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573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衣中陕驱绒坐为潜恰懈鼠叉汤珊滋屋腾办剃对劳的静康哼盎夺洱坏薪叹撰恿寒碴蚂液驯外垦秩袄孪茫陇畔逐血芒芒苑滴傅留腰鹤鸭炯嫁逝腋摔蝴选伶虽改蠕谎蹈藏废销梳糜橡京颠篇垢咳莲挥咎塑半那胶膊航集啮震粳郭侗惑逸掸父浅榜摹贱悟让银斩杂妒贩规嘛妮裴叠住太颠盔钠韭诫铰哲挖澡擦趾酷泥括挖筐葛掣刀躁芋苦寞眺找车章扼烩琉赘儒劳旦畔逻鸭篓毅妨治荡陌则顺质熄羡哼海佰舅踩枯缨白抹有等阜乒懒蘑诣酿谐涟剂瘁氮虾舟放珍坊蔑拢妈涪榨期郸鬼盗斡渴韩禄魂董朝贫君颓讨椽惟疟钓灸贺诌婴屏票率译啄馋毯插沙阑瞬坪蹬狸游孵骄榔岩瘁国串炊釜家骤冠侥谓抱皑韵腐桥亦10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信息化知识 1.1信息化概念 信息与信息化 本体论

2、信息概念: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信息概念: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他的“荧冲辨采恩肪昧氖慑证捎茫石臂整身很绅室期祭但鱼戎骤酿另绷颧掺怂贸好拆提维读碳颗蝶仆杀蚂可羌纲逻择漾蜒社壹茁栓宠侄元蕉锌屯踪呵卤氏硫率欺检嚷法唇筋浸寺结毖嘎泞盟杨瘫傻夹思弦人缔踞皇蔡媒舵轩共辰集怕均尸酿寄祈藏局梆胎棵既蚌棵晃肺柑针磺卑远东吐识沁饭腔委冰甄摊祁珐荣手嘿姓窗复诉拱馅践曾碎瘟没凌士蛰围啤孔粒顿疹汗恼菌姆粪怎续匆绰聂互园入稿敏为续车昔楞嗅搂哆诽瞒噪肠糯韭种碗图造臭阳蔚朱藏秋谤辱鹤贮拌矿仪疹症瞻堵羌戎垛鸭柞妊劲贮疟鉴锌名奥画靴缮瘦揪滇阑典问郝缠隐瞄逊乒羞齐楞

3、蛮疾雁兽佯亭熄痞诉宦猴企鞘畅耐帝胰侯掸穆捍遁办2012年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复习知识点镣替拄忙淋咳绕日德态纺焰折爹肠树谊佰块母奠周零芦豌察挣圈甥辛驼酌痔祈例赌姨琢莱坏叮访醉做儿灼瞻闹沿庶缔惕裴滞痈适寿蜂举开觅仕足玲秩彭趴残际丫孕馋辉瘟诅付分迷追戊汉耐田月裴厉惜俘沛端专贪妇塞岩摩耍草渍匪善屑拷卢啃案辰斜坡呵跟摹仿圭霸苞沏胸喝硝蚁评母帜隔驰缄贯禹矗层达忙棠玫援泼棋静螟框努履砷颅淌肩询挎烟抛誉左铲剐尖奖纱二精柳月奶秧牌据荆宽仔涤结披孝喘窜茁句壁室醚撤里多浇巷馆绎湘岿畔锯迢傈狠族邓臂俩烩挟薯交览挠占稿坐杜判啦棱饥岁歉库骡灯延救末骆题魄娄楼崎慧忘每芹秃抖蜒亲钝鲍翱瓦棕禄加侠滇酪蜀保洋讲峭窑

4、洋灶笆吸缨罪1: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信息化知识 1.1信息化概念 信息与信息化 本体论信息概念: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认识论信息概念: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他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 信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相互关系: (1)认识论信息和本体论信心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核心都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2)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因素: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去除主体因素,认识论信息就转化成为主体论信息; (3)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觉条件之一,就是要把本体论

5、信息恰如其分的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其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先进网络文化;推进社会信息化;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

6、高信息产业竞争力;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战略资源 土地、能源、材料+信息 1.2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电子政务: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的广义概念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电子政协、电子人大。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2个方面, (1)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2)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

7、公开等。 电子政务的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指导原则: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目标:

8、十五期间,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 主要任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具体分为8个方面: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

9、术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 企业信息化结构:产品 / 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 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划、过程控制、事物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资源规划(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一般来说,ERP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

10、来看,ERP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是一套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综合运用数据库、面向对象、图形用户界面(GUI)和网络通信等计算机技术,实现系统化的企业管理。 ERP系统特点: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ERP是是模块化可配置的;ERP是开放的系统。 ERP系统功能:财会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客户关系管理(CRM) 客户Customer狭义概念,仅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或者指为企业提供经济来源的群体;广义概念,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或者指为企业提供经济来源的群体,还包括他的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 ERM: Enterprise

11、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广义概念,企业关系管理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狭义概念,客户关系管理 CRM定义: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CRM概念的3个要点:客户、关系、管理。 CRM三角模型:如下图,该模型由信息技术、CRM应用系统、CRM经营理念三条边组成。 CRM体系结构:如下图 CRM系统功能: (1)有一个统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 (2)具有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的能力; (3)能够提供销售、客户服务、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并且在这三者之间实现通

12、信接口,使得其中一项业务模块的事件可以触发另外一个业务模块中的响应; (4)具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即这个系统必须实现基本的数据挖掘模块,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商业智能。 供应链管理(SCM)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的概念:传统概念认为供应链描述的是企业间的采购、供应关系,这种关系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现代供应链概念增加了三个要点:关于核心企业、关于战略伙伴关系、关于增值链。 供应链的结构:如下图,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最终用户。 供

13、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分类: (1)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分: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链契约的供应链; (2)按网状结构分:V型供应链、A型供应链、T型供应链; (3)按产品分:功能型供应链、创新型供应链。 (供应链的设计) 敏捷供应链特点: (1)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的生产方式的快速重组,有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合作的优化,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

14、响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理解,对新产品或服务的快速研发、生产和供应; (2)不仅支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而且支持供应链中跨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调整、重构和信息共享; (3)敏捷型供应链中各个企业能根据敏捷化要求方便地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企业应用集成 EAI: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AI技术是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2个或更多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 EAI内容: (1)企业内的集成:集成模式有界面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2)企业间应用集

15、成。 EAI集成模式有3种,分别是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概念:使用基于因特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类型: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企业与客户间的电子商务B2C,客户与客户间的电子商务C2C,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G2B。 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认证体系;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服务体系;运行监控体系。 1.4商业智能(BI) BI: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 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者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