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5170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地理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高考地理学科未考先知一、信息归集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地理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考查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符合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的需要。个别例题的选取有一定的变化或者更换。2、高考考情报告1.试题结构试题结构没有变化,必答部分有选择题11道(44分):非选择题36题(24分)、37题(22分)共46分;选答题在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任选一题作答(10分)2.特点分析:(1)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地

2、理试题考查的重点和方向都是高中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和四方面的能力。如太阳辐射、交通运输、植被、农业、工业、人口等,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在每个重点知识块的选点命题又以核心知识为主。如工业重点考区位因素。(2)突出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考查 绝大多数考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立意十分明显,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如:主观题36题以错那湖和青藏线为背景考查了风沙活动的成因、危害与防治。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及材料综合分析作答,难度属中等偏上,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3)突出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考查 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

3、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近些年来人类对人地关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涉及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的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如:选择题13题,新能源电站的分布;79题,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影响;36题风沙对铁路的危害;42题旅游环境对出游影响等知识均体现的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思想,这类试题在高考中还会维持较高比例。 总之,地理试题在变化中保持了稳定,重能力考查,起点低,贴近生活,巧妙地设计和隐藏了难度但没有回避难点,侧面考查了热点。更符合课改的趋势,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二、命题预测(1)主干知识考查。天气与气候、整体性与差异性、农业、工业、资源与可持

4、续发展等主干知识点仍将是15年高考的热点。 高考钟情于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明白,无论怎样变形变式,都能把握知识的实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多想一步,主动拓展知识,举一反三。(2)地理空间定位。就是地理学科的“特质”,知道“在哪里”始终非常重要。地理学习要求同学们头脑中装有世界与中国的“格局”,重要的经纬线及大陆、国家轮廓都要熟悉。高考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注意宏观与微观的转换,通过提供有用的定位信息,考查快速定位能力。(3)地理图表。选择题中统计图、景观图概率较大。 图像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求同学们从图像类型入手,穷尽图中信息,正确理解命题者意

5、图。图像信息的给予方式也不一样,或显或藏,需要大家与问题相结合,抓准利于解题的直接信息,通过读图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快速解题。(4)新的概念的建立与准确理解。高考试题常以新的情境呈现地理概念,对于考生而言都是从未接触过,有些是科学实验成果,有些是研究报告最新数据,通过介绍概念引导考生学习新知识,从而引发对概念的思考与理解,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5) 考查人地关系问题。资源问题、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考查概率较大。(6) 热点事件考查全国卷很少考热点本身,但是在试题中会隐含热点地区知识。如:“一带一路”,“城市化”,“工业4.0与智能革命”,“环境问题及影响

6、”等为高考命题热点。三、典题示例1.考查地理主干知识-农业 例题:15届全国大联考联文综7联 2. 考查区域定位的能力 例题: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全国卷63.地理统计图表的考查例1: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冲刺卷三读珠江上游岩滩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67题。6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71997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学C水库下泄流量增大 D水库清淤6B 由图中信息可知,19922002年该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始终大于出库泥沙量,导

7、致库区泥沙淤积严重,从而使水库库容逐渐变小,故选B。7D 由上题可知,由于泥沙淤积导致水库库容逐渐变小,需要对水库进行清淤作业,从而使水库库容增大,发挥水库应有的功能。例2:15届100所名校示范卷全国卷单科一模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坐落在岛屿南端的乌苏怀亚,被誉为“世界尽头的港口城市”,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解释德雷克海峡狂涛巨浪的原因。(6分)选择穿越德雷克海峡相对合适的季节,并解释原因。(4分)总结德雷克海峡洋流流速的空间变化规律。(2分)指出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4分)答案:位于长年

8、盛行西风带,且基本是海洋区域,对风和西风漂流的阻挡削弱作用较小;受北部南美大陆和南部南极半岛的阻挡作用,海峡狭管效应明显,进一步加大了风浪。(6分) 夏季。原因: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较小,海上风浪变小。(4分)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表层流速快,低部流速慢。(2分)位于众多岛屿内部水域,并且港区为水域开阔的避风港湾,风浪较小;陆域部分地处沿海平原,利于陆地货场、交通等建设和布局。(4分)4.新概念的理解、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例题:15届全国大联考东部单科六下图为云南省与全国文盲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云南与全国文盲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19902000年云南文盲率减幅

9、低于全国B20002010年全国文盲人口逐渐减少C20002010年云南文盲减少人口多于全国D20002010年全国文盲人口多于云南14影响云南文盲率一直较高的原因有A云南义务教育时间较短 B云南人口出生率较高C云南人口死亡率较高 D云南大学学校数量较少13D 19902000年云南文盲率减幅为14.05%,全国文盲率减幅为9.06%,由于云南人口基数远小于全国,故20002010年云南文盲减少数量远小于全国,虽然全国文盲低于云南,但人数远多于云南。14B 云南文义务教育与全国一样,均为九年,死亡率对文盲率影响不大,影响文盲率的因素主要是小学学校的数量,而不是大学数量。云南出生率高,新出生婴儿

10、比重高,是导致其文盲率一直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5.人地关系的考查 例题:15届100所名校模拟示范卷(七)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20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D大水漫灌蒸发加强降水增加19、 B 该地气候干旱,湖泊附近地势低洼,水分条件最好的是草甸;远离湖泊的外围是移

11、动沙丘。20、 C 由于大量的引水,会导致河流下游干涸、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河流及湖泊沿岸的绿洲萎缩、退化。 6热点问题的考查例1:100所名校模拟示范卷单科七套下图中甲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乙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完成89题:8.四个城市中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的是A.城市B. 城市C. 城市D. 城市9.该区域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是A.区域农业的发展 B.降水量增多C.石油开采与加工 D.环境的整治8.B 据甲图可知,城市绿化面积最大、水源充足,且位于绿洲的中心位置,故城市级别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9.C 据乙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该区域城市化速度加快,再结合

12、甲图可知,石油开采与加工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例2: 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7模单科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银川平原虽气候干旱,但因黄河贯穿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近年来,宁夏提出疏浚、恢复湖泊湿地、重塑“塞上湖城”的构想。材料二 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1)根据图文信息,推断银川平原众多湖泊湿地的形成条件。(4分)(2)分析20世纪80年代银川平原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4分)(3)宁夏疏浚、恢复湖泊湿地、重塑“塞上湖城”的构想是否可行?阐述其理由。(6分)(1)(地面沉降,)地势低洼,易于汇水;黄河流经,灌区密布,洼地积水成湖。(4分)(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及城市扩张迅速,围湖造田、建设用地增加等。(4分)(3)可行。黄河流经可保证湖水的补给与更新;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可以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或不可行。占用大量耕地;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恢复湖泊湿地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6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