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8511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待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主要表现形式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经营成果失真,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报告的失真上:一是经济业务失真即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二是会计核算资料失真即请客送礼、行贿、挥霍浪费等非法支出纳入合法支出项目中。关键词 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措施Abstract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2、refers to th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eport reflects the data, situation and main body of accounting economic activity actual condition and inconsistent results, including pending project information and practical with discrepancies, overall information for the facts dont complete, not sufficientl

3、y. Main for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asset valuation distortion, money exchanges, distortion, income distortion, cost distortion, operating results distortion, eventually embodies in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report on economic business distortion: one is that list income, disor

4、derly deficiency squeeze disorderly column cost, spending and property damage such as charge not in time. 2 it i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gifts, bribes, that treat wasted, and other illegal spending into legal spending projects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reason ; measures

5、目 录1.引言51.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背景51.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2.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52.1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52.2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52.3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后果6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73.1内在原因的治理措施73.2外在原因的治理措施74.小结85.结束语8参考文献81.引言1.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

6、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十分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会干扰经济秩序和决策,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会计信息失真给信息的使用者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成为他们进行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是现今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信息造假和财务欺诈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已经不容忽视。1.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的意义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有助于我们对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利于加大对会计行业的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我国经济建设的秩

7、序才会规范有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2.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2.1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待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主要表现形式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经营成果失真,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报告的失真上:一是经济业务失真即虚列收入、乱挤乱列成本费用、支出和财产损失不及时记账等。二是会计核算资料失真即请客送礼、行贿、挥霍浪费等非法支出纳入合法支出项目中。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8、金流量状况。2.2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一、内在原因1.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信息失真负有直接的责任。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对某些经济活动特别是复杂的经济活动难以量化或精确地计算。另外,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处理业务的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在会计人员会计法的继续教育中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即使来听课也是草草应付考试。他们缺乏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也就无法谈什么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导致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势,缺乏有效而实

9、际的在职学习和提高。2.单位负责人指导思想不端正。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主体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了个人私利或本企业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厂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搞账外账、小金库和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3.会计自身因素的限制。现行会计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能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计量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还有会计政策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同一经济业务规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供企业选择。4.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进一步促进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一些

10、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岗位轮换制度不遵守,记账凭证填制、账簿记录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等,造成账目混乱,数据差错严重。5.财经法规执行不严,缺乏有效检查、监督机制,一是政府监督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国家把审计的重点只能放在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上,通常对企业的审计仅限于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和分析。二是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情风,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房作弊,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11、用。二、外在原因1.企业体制存在弊端。随着会计法等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并落实了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但如何有效而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务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会计在我国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又要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这是由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管理形式决定的。2.监督不力。尽管财政部和证监会一再强调要求监督者秉公执法,但由于缺乏应的地位和制度作保证,监督者往往出于现实考虑,顾虑重重。执法部门对企业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总是顾及人情关系,避重就轻或视而不见,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以罚代法,使得

12、作假付出代价大大小于产生的利益,对有关责任人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致使一些经营者和单位领导胆大妄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3.法规不健全,理论不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企业会计准则、十三个行业会计制度、相继颁布的一系列具体准则共同起作用,情况混乱。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但现行的这部法规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须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在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

13、客观情况;重要性原则,是将重要的事项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事项合并反映等。2.3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后果(1)导致国家经济决策的失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它可以是企业直接投资者。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灵,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紊乱,也导致国家的投资的流失。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透露,每年年终各地上报经营业绩数字掺有水分,各个部委都要对上报的材料经过普查、抽查、汇总,修正,取得了正确数字后才能上报给中央领导作为决策依据,制定发展策略统计局虽然每年都要求各个部门如实上报,但是虚假现象仍频繁发生。(2)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

14、常发挥需要各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公允、公平的原则。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重要。然而观察我们的会计市场会计诚信问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出于融资的目的还是逃税的目的,各种造假手段都有,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威胁着市场经济秩序。 (3)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

15、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4)减弱了投资者的信任度。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郑百文”公司的一个购买了该公司股票的老职工在深度套牢痛心疾首之余,就对公司的会计报表产生了这样的疑虑:是股市疯了,我疯了,还是“郑百文”的会计报表疯了?同样,安然公司破产案也让公司员工和股票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为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也付出了几十亿美元的代价。3.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3.1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应致力于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基本条件,为各种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建立并完善各生产要素市场;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应通过建立健全对接受出资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政府作为出资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但不论行使哪种职能,都应当以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为前提。3.2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独依靠“数字”来评价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