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计算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509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的计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计算教案.doc(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单的计算教案简单的计算教案简单的计算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10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根底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才能和解决问题的才能。重点难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2、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教具、学具准备: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1、填空3/4里有个1/42/5里有个1/54/8里有个1/85/9里有个1/9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2、,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1、教学分数的加法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2学生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3老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2、教学分数的减法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2让学生说出老师演示的过程3让学生根据老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4提问:5/6表示几个1/6?2/6表示几个1/6?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3、教学例31出示1个圆片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5让学生计算6全班交流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4、学生先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3、法的计算方法。5、练习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四、作业教科书第页的1、2题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简单的计算教案2 课题:简单的土石方计算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事例,经历认识“方”并解决土石方计算问题的过程。2、理解“方”的详细含义,可以灵敏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纯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演变成“横截面的面积乘长”。教学过程

4、:一、巧设情境,激趣引思。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有关内容,请大家考虑以下问题。1什么是体积?体积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是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答复以下问题。这节课我们运用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二、自主互动,探究新知。课件出例如题1:让学生读题,讨论:挖出的土与地窖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交流计算的结果。老师介绍“方”,让学生用方描绘挖出的土。课件出例如题及拦河坝的和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怎样计算拦河坝的体积?为什么这样计算?

5、使学生知道:拦河坝的体积=底面积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三、应用拓展,反思交流。1、应用:(1)试一试 帮助学生弄清图意,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解决。(2)练一练 第1、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独立完成。第3、4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要解决问题,先要求出什么?2、拓展:练一练5 板书设计:简单的土石方计算 21.61.5=4.8(立方米) 拦河坝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横截面的面积:8342=22平方米 土石体积:2250=1100立方米 答:修这个拦河坝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简单的计算教案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

6、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可以用计算器进展简单的计算。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浸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准备:1、师、生自备计算器。2、老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比赛激情1、出示一组计算题, 师生同时进展计算比赛。老师用计算器,学生用笔算。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

7、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3、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4、尝试用计算器计算:1挑选比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展计算。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二、释疑、操作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2、同学之间互相释疑,有困难的地

8、方老师进展补充。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明确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一样,但都具有一个最根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4、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 计算前面比赛中的另外三道题。老师巡视需要帮助的学生2 师生第二次竞赛:选用练一练第1题中的局部习题再补充几道。第一组:4187+5492 10825-9418 1.258289108 60020 40584456第二组: 1036-897+218-164 135015210021.287.6021.7 20-3.816+0.903-7.053反响结果,交流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象1.258,60020,

9、21.287.6021.7 不需要用计算器,口算就行了。4进一步明确计算器要用于复杂的计算,才能显得方便的道理。三、简单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1 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2 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3 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4 假如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2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1 用计算器计算以下各题:4164416444164444162 通过

10、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3 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444441644444416444444416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5 运用你认为适宜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6 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增加内容。虽然在教材中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但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生疏,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纯熟操作了,面对这个实际情况,我首先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根底出发

11、,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用的方法,在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中,重点解决运用计算器进展混合运算的按键顺序。其次,采用师生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互相释疑、老师补充这样的学习方式来进一步学习、完善已有的认知构造,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唤起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从而掌握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第三,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展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的生活情境和用计算器探究规律这两个环节,借助计算器的计

12、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简单的计算教案4 教学目的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展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理论才能。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惯用具、玩具等。教学设计一、设境激趣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运用多媒体,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1元 角 1角 分一张2角可以换 个1

13、角老师给予鼓励。二、情景对话出示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三、过渡进入新课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生:可以去换钱。师:那该怎样换呢?生讨论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表达了数学的简洁美,并表达了实用

14、性。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助。出示3元8角 角26角 元 角师:你是怎么想的?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通过理论活动稳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4师:如今,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出示尺子:1.20元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学生讨论生:1.20元就是1元2角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师:看其他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出示本子 0.50元 8角墨水 3.00元 1元2角书包 35.90元 9角尺子 1.20元 5角橡皮 0.90元 3元铅笔 0.80元 35元9角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师:谁来计算一下?生:8角5角13角1元3角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