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5021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68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蔬菜菜产品安全-概念广义:主要有3个方面,即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狭义:强调的是质量安全,主要指生产出来的蔬菜产品及其在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蔬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是否符合各项营养指标或是否变质;第二,蔬菜产品在生产、运输、贮藏及销售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污染物是否超过相关的标准。保障蔬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的战略性意义:第一,它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第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

2、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第三,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影响蔬菜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来源不同,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种植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产品保鲜包装贮运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产品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等四个方面。(1)蔬菜种植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括因投入品不合格使用或非法使用造成的农药、硝酸盐、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有毒有害残留物,产地环境带来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石油烃、多环芳烃、氟化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产品保鲜包装贮

3、运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括贮存过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的保鲜剂、催化剂和包装运输材料中有害化学物等产生的污染。(3)产品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如黄曲霉毒素、沙门氏菌、禽流感病毒等。(4)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如外来物种侵入、非法转基因品种等。二、如何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从产地到餐桌的多个环节。根据生产过程先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应当通过产地环境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包装储运过程可靠、产品履历可追溯、法规标准认证有保障,以及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来实现。(1)产地环境清洁。土壤质量、圈舍条件、水源、空气等

4、环境质量因子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认证要求。(2)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采取的农节措施和农业投入品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3)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上市流通前应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4)包装贮运过程可靠。农产品采用的包装物、初级加工措施、贮藏和运输条件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5)产品履历可追溯。建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履历记录,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6)法规标准认证有保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广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农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三、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不正确

5、使用。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来源于蔬菜生长地区,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能源的燃烧、交通运输过程排 放的废气和农药、化肥等公害。大气质呈评价内容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 氮氧化物、氟化物、有害重金属元素(Hg、Pb)、有机物(苯并芘)等,一般选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氟化物几项主要指标。2. 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环境并积累,超过了水环境对该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因而引起水环境质量恶化,降低了水环境的使用价值,甚至对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生产用水乃至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3. 土壤污染1) 大气沉降(土壤酸化、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

6、)2) 污水排灌(重金属、多环芳烃等)3) 化肥农药施用(硝酸盐、PCB、DDT等)4) 固体废物堆放处置(各种污染物)5) 工业生产(石油、多环芳烃和重金属污染等)6) 交通运输(TCE等)7) 全球物质循环4. 化肥污染我国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与农作物总产和单产的提高呈显著的正相关。但近年来,随着化肥用量迅速增加,单位化肥所增加的产量与以前相比有下降的趋势,出现了肥料负增长现象主要原因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化肥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导致温度升高;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被暴雨冲刷后汇入水体,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繁生,许多水塘、水

7、库、湖泊因此变臭,成为“死水”;一旦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过多,还会造成土壤对其他元素的吸收性能下降,从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平衡。5. 农药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曾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使用农药可增加3-3.5亿吨 的粮食,如按每人每年250kg口粮计算,这些粮食可以养活12-14亿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毒害事故频频发生,我国每年农药中毒的人数已占世界同类中毒事故的50%左右。控制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全世界每年有300万农药中毒者,我国每

8、年由于农药污染食品而造成的中毒者人数年均近20万,约占食物中毒人数的三分之一。我国蔬菜、水果中滥用农药的现象相当严重。即使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农民仍然在使用。由于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留量超标造成的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据了解,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仅因疏菜农药残留超标、食用工业盐等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就有150次左右。1997年夏季高温季节,江苏省因发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见诸报导的达70多起;1998年山东省宁津县一菜农违反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在韭菜上使用“1605”,造成10余人中毒,1人死亡。1998年由于食用含有残留农药的蔬菜,造成珠海市华夏

9、学校学生集体中毒事件,23人被送往医院治疗。2000一2003年,全国进行了3次针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63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的436种产品,合格267种,平均抽样合格率61.2%;2000年,有关部门对全国9个省会城市蔬菜中9种农药定点检测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率达31%。如此多的食品安全事故与调查数据让人觉得触目惊心,我国蔬菜的农药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化学农药是怎样造成危害的、农药造成害虫的抗药性由于农药的杀伤力,不仅害虫被消灭了,还消灭了(甚至是灭绝了)许多有益的昆虫,这些昆虫是害虫的天敌,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除此之外,害虫和杂草的抗药性也是不客忽视的现象,随着农药大量长期的使用,

10、一些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高,以至一些农药失去效用。、施药后对作物直接污染给农作物直接施用农药制剂后,渗透性农药主要黏附在蔬菜和水果等作物表面,而内吸性农药则可进入作物体内。这些农药虽然可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或活体内酶系的作用逐渐被降解消失。但降解速度差别很大。性质稳定的农药降解消失是缓慢的。例如0.04%浓度的对硫磷在水稻叶上半衰期为46.2h,甲基对硫磷为27h;在0.1%浓度时二嗪农为111.9h,马拉硫磷为31.lh,对硫磷为46.lh,甲基对硫磷为39.2h。这样使作物在收获时往往还带有微量的农药残留。、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农作物施用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散落在土壤中,有些性质稳定

11、的农药在土壤中可残留数十年。一部分农药随空气漂移至很远地方,或被冲刷至水体中污染水源。在有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时,残存的农药又可能被农作物吸收,这也是造成农作物被污染的原因之一。、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农药残留被一些生物摄入或通过其他方式吸入后累积在体内,造成农药的高浓度贮存,再通过食物链转移至另一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的逐级富集后,若食用该类生物性食品,可使进入人体的残留农药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设施蔬菜农药科学使用设施蔬菜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次数、代数多,需格外注意防控,但大多数从业人员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不太了解,存在许多不科学合理的做法,导致防效不佳,蔬菜产品

12、存在安全隐患,要引起高度重视。1、不知药性,胡乱用药许多从业人员不懂农药的性质、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时不加以区分,胡乱使用或多药混用,不但达不到防治目的。反而延误防治时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种植户应正确掌握所用农药的类型、性质、用量、浓度、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或向农业部门咨询,不可完全相信推销商的宣传。做到心中有数,使用准确,防治才有效。2、用药浓度越高越好种植户在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常常随意提高浓度,认为浓度越高,防治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提高浓度后,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浪费,而且还会加速病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下一步用药时,将会再次提高浓度。如此恶性循环,不但防治效果不显著,还会

13、造成药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极易影响蔬菜的商品性。正确的方法是,严格按照化学农药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量、浓度、对象、方法使用,这是提高防效、节约成本的有效办法3、一药长用或一药多用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如果某一品种的农药防治效果较好,菜农就经常使用同一农药,还一药多防或长用,视为“万能农药”随处使用。如此下去,也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在防治中,要正确地选择多个有效农药品种,交替使用,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延缓病虫的抗药性。4、见病虫就用药种植户在“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影响下,发现病虫就及时用药防治,自然就增加了用药次数,不但增加了成本,也易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

14、。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各种病虫害在田间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来确定防治时期,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防治,一定不拖延。5、只喷叶正面,不喷叶背面对于阔叶蔬菜,种植户只喷叶正面,少喷或不喷叶背面,导致防治不彻底,使病虫在短期再次发生危害,正确的方法是,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雾,因有一部分虫卵分布在叶片背面,刚孵出的幼虫均在叶背取食危害,防治时,要对叶片正反两面喷雾,才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6、药液不滴不休正确的喷雾是:喷头距靶标面3040厘米连续直射喷雾,匀速移动,使叶片均匀湿润即可。7、扩大喷片孔一些种植户嫌原配喷片孔径较小,流量不大,费工耗时,就擅自用“土法”硬性扩大喷片孔径,导致喷片孔不规范,出现大雾

15、滴、偏流量,更难实现均匀喷雾。正确的方法是,事先购买不同规格孔径的喷片。根据需要更换喷片,达到预期目的,却不可用“土法”扩大孔径,影响喷雾质量和防治效果。8、视化学防治为万能,忽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防治病虫害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其他方法,效果才更好,化学防治法应该是最后的手段。9、使用违禁农药目前少许农户还在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违禁农药,给我们的蔬菜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农业部推荐使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名单四、生产者的基本义务和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有基本义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间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自律管理。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农业投入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