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4964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8 中国自然地理(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38中国自然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图为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和局部景观图。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3题。1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合理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纬度B该国位于西半球C该国位于南半球 D该国位于大洋东岸2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论述,不合理的是()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显著B深受海洋影响,自然带没有形成典型的经度地带性规律C东西跨度大,时差大D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3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A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B多洪涝灾害C水能丰富 D森林分布广【答案】1.A2.B3.A【解

2、析】第1题,由图可知,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可判断经度为东经;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国为中国,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太平洋西岸。第2题,我国疆域辽阔,东西跨度大,特别是中纬度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经度地带性明显。我国南北长约5 500千米,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显著;东西长约5 000千米,东西跨度大,经度相差也较大,时差大;我国疆界绵长,相邻的国家多,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城市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太阳能资源丰富、水源短缺、沙漠广布。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自然地理要素数值变化趋势图,回答45题。4

3、下列能代表我国地势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5在100E附近,四种地理要素变化最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答案】4.B5.C【解析】第4题,我国沿30N纬线地理要素的东西分布中,地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并呈阶梯状分布,故选B。第5题,由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可知四种地理要素可能为: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地势高低、为水能资源、为热量资源。结合经纬度,变化最大的区域在四川盆地,故是地形因素影响。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观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

4、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分析回答67题。6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A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B四川盆地C东南丘陵 D准噶尔盆地7图中径流深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的疏密程度B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北季风的影响C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原因是此处地处地势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D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原因是此处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答案】6.A7.C【解析】第6题,根据题干给出的径流深的概念,结合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可得出答案。第7题,径流深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

5、量的变化,该曲线在甲处出现明显转折,原因是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形成地形雨。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810题。8图示区域有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9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10图中R河一年中有两次洪峰,正常年份应该出现在()A3月和6月 B4月和7月C5月和8月 D6月和9月【答案】8.D9.B10.C【解析】第8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山脉走向。第9题,图中有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

6、过,因而图示区域植被呈现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的特征。第10题,东北地区春季5月份气温升高,冬季的积雪融化形成春汛;8月份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夏汛。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地区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1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太阳辐射差异大气环流影响距海远近不同地势高低差异A BC D【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1月,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温差较大,南方较温暖而北方较寒冷,对应曲线;7月,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但纬度高的地区气温略低,对应曲线

7、。第12题,冬季,北方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都小于南方地区,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南方地区;此外,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明显,故气温较低。读图,回答1314题。13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东侧为内蒙古平原,西侧为东北平原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14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条山脉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13.B14.C【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线和山脉走向可判断,分别表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8、和武夷山;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四条山脉夏季都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侧为迎风坡,降水比较丰富。二、综合题(共44分)15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A_;B._;C._;D._;E._;F._;G._;H._。(2)图中字母所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填写字母)(3)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_平原;_高原;_平原;_盆地;_山峰;_山脉。(4)巨大弧形山系是_山,其东段位于_国境内。【答案】(1)天山昆仑山秦岭台湾山脉雪峰山太行山大兴安岭长白山地(2)GFE(3)东北青藏华北塔里木珠穆朗玛

9、峰横断(4)喜马拉雅中16.读“我国某区域及其1月0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说出1月0 等温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呈东西走向,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秦岭)影响。(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因为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因为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或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4)交通枢纽。理由:通过古栈道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西安),向南联系四川盆地及城市(如成都和重庆);向东通过汉水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武汉)。【解析】第(1)题,受纬度与地形的影响,0 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第(2)题,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第(3)题,R1河段以沉积为主,说明流速较慢;R1、R2之间有支流汇入,因而R2河段流量较大。第(4)题,这里有古栈道经过,又有河流流经,说明汉中在古代可能为交通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