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校本教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4844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辅导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校本教材(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辅导校本教材目 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1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4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心理-9因受不了管束,16岁初中生离家出走-13告诉孩子遇事要保持冷静-16给父母的四个建议-17让孩子记忆力出众的窍门-23学生厌学怎么办-30孩子学习不好咋办?-32如何纠正孩子的厌学心理-35怎样帮孩子克服厌学?-37厌学、不求上进的解决方案尊重你的孩子-40怎样帮孩子减压-43分析差生人格特点-45学生为什么“厌学-50网瘾病症的主要表现-53青少年自己怎样戒除网瘾呢?-55哪类孩子易染上“网瘾-56戒网瘾透视:如何才能真正解决网瘾?-59目前“网瘾主要治疗手段-62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讲座-63

2、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和防治策略-72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80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81孩子逆反心理的的原因和相关知识-83孩子叛逆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86孩子早恋怎么办?-98给早恋一个自尊的青春通道一-99给早恋一个自尊的青春通道二-101感恩励志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作用-102让孩子学会宽容-107心理健康十项标准-108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110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12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学目的: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开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教学内容: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

3、生情绪开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开展中的特殊现象。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教学重点:中学生情绪开展的特点。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1.明确什么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人或事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对客观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3情绪

4、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其鸣,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1情绪肉格性的特征;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认情绪。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

5、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三、训练: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一方面培养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把消极的情绪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四、全课小结喜、怒、哀、乐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七彩画卷。在生活中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世界同样是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情绪无论具有怎样的特点,始终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既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减弱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调节和利用。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五、作业

6、结合自身情绪的特点,谈一谈不同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板书设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作用。3.情绪的演变。4.情绪的特征。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6.情绪的调节。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另外,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心理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

7、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开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认识问题。目前,就我们农村地区来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令人担忧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

8、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很少甚至没有去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出现“荒漠化的状态。2、心理学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在农村的学校里,心理健康知识在广阔教师中普及率低,面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莫能助,束手无策。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当遇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都习惯于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或是自己的准那么去作出是非、对错的简单判断,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另外,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

9、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缺乏宽容忍让意识等等,这种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对学生这个群体全班、全校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3、心理教育的误区。为了通过相关的验收,心理教育等于在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这是很多农村学校的常见错误做法,引进心理教育的课本,相当局部类似于心理学的普及课本,比方向学生解释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意志等等,反映出人们对于心理教育不同程度的误解。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二、如何搞好学校心理工作由于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没有专职的教师,我们很难对学生进行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并不是

10、我们就应该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而是应该在我们能做到的根底上,尽全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证明。不少国家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及广西的少数学校,也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效果是显著的,但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较为闭塞的农村学校却仍是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逃其咎-追求

11、高分、高升学率,已成为不少学校办学的思想根底。当前,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所有教师都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都有极大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过:“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就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能反映一所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眼光。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师生之间建立“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光要以身立教,还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及时去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二教育者要不断完美自我,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在师生的交往中,学生希望教师和蔼、热情、宽容、耐心、作风民主、行为坚韧,同时具有令人愉快的外表和礼貌;期望教师处理问题公平合理,有幽默感,关心学生,善于正面教育,有独特的教学才能。如果教师脾气不好,偏激,不公正,对学生漠不关心,要求不合理,或者对学生不友善,进行挖苦嘲笑,等等,那么学生的心理也不会非常健康。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那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