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4794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六线施工组织设计(C标)(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施工组织设计5.1 编制依据及原则5.1.1 编制依据1) 株六线增建第二线引入贵阳枢纽工程(线下工程和站场轨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株六线增建第二线引入贵阳枢纽工程C标段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3)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则及有关规定;4) 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 铁道部及成都铁路局关于既有线施工确保行车安全的有关规定;6)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7) 爆破安全规程;8) 招标文件的澄清回复;9) 标前现场考察资料。5.1.2 编制原则1) 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先进科学,合理可靠,因地制宜。2) 质量和安全目标明确,保证体系健全,保证措施完善。3) 工程进度计划满足工期要求,关键路线

2、合理。4) 确保既有电气化铁路行车安全。5) 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文明施工。5.2 工程概况5.2.1 概述本标段线路范围从既有贵昆线的贵阳西站昆明端出站(里程DK8+400)至石板哨车站昆明端出站(里程DK17+200)。新建二线从贵阳西站引出后,沿既有正线右侧与既有线并行,至DK10+400处由于受既有正线小半径限制改为双线绕行,改线半径为400m,至DK12+300处新增二线接上既有贵昆正线,而既有正线则接上既有南环线。由于增建二线后贵昆双线占用南环线,需将南环线改在正线上出岔,设置安全线和两正线间的渡线,形成花坡线路所,并需改建南环线0.58km及部分地方公路。由于暂不能提供详尽的设计

3、图纸和相关资料,本次招标不包括改移道路。石板哨车站既有为双线车站,本次改建只须将到发线有效长延长。确保既有线行车绝对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本标段地质特征为:丘峰洼地地貌,表层粘土一般厚0-2m,局部2-6m,基岩为白云岩夹页岩及白云岩中厚层夹薄层状,风化颇重,节理发育。5.2.2 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I级限制坡度:6、13最小曲线半径:400m牵引种类:电力闭塞类型:自动或继电半自动闭塞5.2.3 工程范围 本标段工程范围从贵昆线贵阳西站昆明端出站(里程DK8+400)至板哨车站昆明端出站(里程DK17+200)段全部线下工程和站场轨道及南环线部分改建工程。5.2.4 主要工程数量一、

4、路基工程1、站场土石方1) 填土方: 959m32) 填渗水土: 1251 m33) 挖土方: 10289 m34) 挖石方: 1485 m32、区间土石方:1) 填土方: 18593 m32) 挖土方: 124289 m33) 挖石方: 26290 m33、加固防护:1) 渗水土: 5565 m32) 土工布: 8015 m23) 中粗砂: 4122 m34) 干砌片石: 476 m35) 浆砌片石: 2071 m36) 抛填片石: 1740 m37) 铺草皮: 16872 m24、附属工程:1) 浆砌片石: 4036 m35、挡土墙: 10340 m36、拆除工程:1) 拆除砌石: 183

5、9 m37、石方控制爆破及防护工程1) 石方: 11252 m32) 靠壁式排架防护:850m二、桥涵工程:1、涵洞:9座/123.4横延米三、轨道工程:1、新铺线路:0.716km2、拆铺线路:0.222km3、拆除线路: 0.19km4、铺底碴: 1306 m35、铺面碴: 2766 m36、新铺道岔: 10组7、拆铺道岔: 1组8、拆除道岔: 6组5.2.5 工程特点本标段工程属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改造,行车干扰大,且石方控制爆破和桥涵施工必须确保既有线的行车安全;站场轨道工程和花坡线路所插入道岔及南环线拨接施工都必须与运营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以确保既有线的行车安全;进场道路及

6、施工场地狭窄。工程数量不多,石方控爆工程是重点项目。5.3 质量目标、创优规划及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5.3.1 质量目标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全部工程均不低于株六复线已评出的样板工程和精品工程。全线创部优,重点工程出精品。5.3.2 创样创优规划我局在本项目上实施质量目标管理,质量方针为:“追求卓越管理,创优质工程,提供诚信服务,保用户满意。”成立各级质量管理小组和各类重点及关键工程QC小组,形成创优网络。按照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管理模式组织实施本合同

7、段工程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全过程受控状态。在工程质量上获得社会综合效益,在工序控制中实现向业主的承诺。自施工准备起,即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制定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创优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创优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层次各专业人员,形成严密的创优网络。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从而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创优目标实现。详见创样创优目标规划表、创优质工程计划表、创样板工程计划表。5.3.3 创样创优措施1) 加强领导,成立创优领导组成立由局指、项目经理部、工程队三级创优领导组。局指创优领导组名单:组 长:赵 智(指挥长)副组长:李凤

8、超(副指挥长) 常乃超(总工)组 员:张广和(项目经理) 张志刚(副经理) 刘金生(总工) 白太亮(施工技术室主任) 刘掌虎(安质检主任)王亚林(试验室主任)2) 强化管理意识,依靠全员创优对所有参加工程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目标分解,层层细化落实,一直到班组、个人,真正做到质量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单位第一管理者更要标准高,管理严,作风好,努力使全体参战员工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共同努力。3)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搞好创优的前提条件,在建设单位的领导和协调下,我们将积极认真地与设计、监理单位密切配合,从机构、人员和运作机制方面予以加强,形成完善的

9、质量内控网络,认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从提高工作质量、完善责任制、突出过程控制、加强质量管理入手,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使本标段工程质量不低于建设单位已评出的样板工程。4) 克服质量通病,以创新促创优推行、树立第一管理者样板工程作为本单位的质量先导,推动管内所有工程质量上台阶,以点带面,在本标段形成群众性的创优局面,突出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操作规程,消灭质量通病,实现全段创优,决不让常见质量通病影响创优的顺利进行,集中精力攻克重点、难点工程,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投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努力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上台阶。5)质量奖惩制度为了鼓励创样出精品,确保工程创优,结合本标段

10、工程情况及我局在株六复线施工的经验,特制定如下质量保证奖惩办法:(1)奖惩办法:对创优质、样板、精品工程的单位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如下:创精品工程实行重奖,奖单位工程总造价的2%,并不少于10000元,授奖牌。 创优质样板工程,奖单位工程总造价的1%,并不少于2000元,授奖牌。创优质工程,奖单位工程总造价的0.5%,并不少于1000元。(2)奖罚办法:所施工的工程虽符合铁道部验收标准,但达不到优良的,罚施工单位该工程造价的5%,并追究施工责任人的责任。所施工的工程不符合铁道部验收标准的,必须返工重做,追究施工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停职离岗并实行重罚,除赔偿返工造成的直接损失外,尚应罚该工程

11、造价的1%,单位不少于5000元,个人不少于500元。5.3.4 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1) 质量保证体系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配齐强有力的精干人员,做到各级人员、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工程质量实行项目经理责任终身制。见附表:质量保证体系图2) 贯彻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标准作为贯标认证单位,我局在本工程施工中将严格按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系列质量保证的模式组织生产,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加强材料质量

12、控制,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各个标准分解落实到岗位、到个人。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3) 质量保证措施(1) 组织措施落实质量责任。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法人代表对施工质量负总责,施工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技术责任和法律责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一套质量保证的领导组织。组织机构设置。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自检、自控体系。项目内部设安全质量室,专业工程单位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量员,配齐、配全、配强质量管理人员,实行工程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系,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

13、详见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试验质量控制。设立工地工程试验室,设专职试验工程师、试验员负责本工程的工程试验工作。配齐专业人员和所需的试验检测设备,通过标准检测、检验手段和方法,对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进行质量验证。对施工过程进行定量监控。保证试验数据的科学、真实。建立TQC组织。本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QC小组,围绕重点工序展开活动,在施工全过程中发挥质量PDCA循环控制功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详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图人员持证上岗。本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管理证书和技术职称,或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所有技术工人和特殊工种上岗前经过专业培

14、训,全部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责任制。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实行自下而上逐层负责的岗位质量责任制。视质量为生命,本着为人民负责、为业主负责、为企业负责、为自己负责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2)技术措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大胆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订施工网络计划,按照网络节点工期要求,分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加强测量工作。设置专业测量组,由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熟练测工组成。测量组由项目部技术部门直接领导,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负责施工前期的控制桩和基桩的复核测量;测量资料的整理上报和保

15、存;施工工序测量;竣工测量等。通过高精度和准确控制保证工程定位质量。详见中线测量程序。测量、检测设备保证。为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所有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严禁使用。此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有计量负责人专人负责进行标定、检验。保证检测计量的准确性。建立科学先进的试验检测制度。工地试验室和质检部门执行严格的试验和检验制度,通过制度保证检验工作和试验材料的数据准确、科学,用量化的指标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隐蔽工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的有关规定,按照如下顺序执行:隐蔽工程完工自检自检合格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及附件隐蔽工程48小时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继续施工。发现隐蔽工程与设计资料有较大差异时,立即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并通知设计单位参加检查确认。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工程师代表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并提供必须的条件。施工监测。施工监测含有两方面的内容:施工产品的监测和周边环境的监测。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