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47526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生物(注:绿色字为2014修定,红色字为2015年内容)I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 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生物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本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III 考试内容一、 考试的能力要求 高考生物学科所要考查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

3、容。(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与要求表”所列的实验与探究。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搜集处理数据等,并能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与探究

4、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3. 获取信息的能力(1) 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二、 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和一个选修模块(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共四个模块。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与要求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中用I和II标出,“实验与探究”要求掌

5、握 程度则用文字说明,I和II的含义如下: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II: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知识内容与要求表主题知识内容要求说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IIIIIII(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中的糖类细胞中的脂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IIIIII(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I1-2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

6、的建立过程I(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II(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IIIIIII()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IIIIII(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II-细胞的代谢(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被动运输主动运输IIIIIIII(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IIII(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ATP的利用II IIIII()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

7、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IIIIIIII()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II(6)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IIIIIIII1-4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II(2)细胞的无丝分裂I(3)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IIIIIIII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分化及其意义II()细胞的全能性II(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胞的凋亡II IIII()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III必修二、遗传与

8、进化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二、遗传与进化2-1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II(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IIII(3)动物的受精过程II2-2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IIIII()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IIII()基因的概念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III()DNA分子的复制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分子复制的过程III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不作要求(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II

9、II遗传密码的破译不作要求2-3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IIII(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IIII IIIIIIIIIIIIII(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IIII(4)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IIII IIII2-4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II(2)

10、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基因突变的实例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IIII()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III(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IIII(5)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IIII2-5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I(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I(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I2-6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III(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II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必修三、稳态与环境3-1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生长素的

11、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IIIIII(2)其他植物激素II(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II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播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IIIIIIII()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II II I(3)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II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细胞生活的环境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IIIIII(2)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IIIIII(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III()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IIIIIII(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 3-4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IIIII(2)种群的数量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IIIIIIII()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