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格障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4666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缘人格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边缘人格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边缘人格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边缘人格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边缘人格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缘人格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缘人格障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缘性人格障碍朋友跟我讲起让她啼笑皆非的“一段情”。她与一个在相亲网站上认识的男子认识有一年多了,之所以用“认识”,而非用“交 往”一词,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交往过,他们是在相亲网站认识的,那就意味着二人关系的 开始是以“婚姻”为目的。朋友说,可以肯定他确实是单身,然而每当二人的关系有了那么一丝暧昧时,这个男 子就会消失不见,手机设置屏蔽她的电话号码,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也是灰色,发话给他,也 从无回应,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等到她对这男子的态度感到不耐烦,因而在各种通讯工具上删除他时,他又会锲而不 舍地开始“追求”她,反复加她的QQ、MSN,每天一个电话打到她的办公室,由于她拒绝接 听电话,也不通过

2、他的网络通讯工具的申请,他竟然能坚持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她想:他条件也不差,身边应该是不缺女人的,既然能在我身上花这么 多时间精力,那应该是真的喜欢我吧?还是给他个机会吧。于是两个人相约出来吃饭,在美 好的环境下,他向她表白,说了很多让人感动的话。似乎事情发展到这里,这段关系已经要走到爱情阶段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表白事 件过后,两个人的关系却丝毫没有进展他们并没有开始下一次约会,这位男子也不再每 天打电话给她,在通讯工具上遇到,也只是彼此礼貌地打招呼,就像是那天的烛光晚餐和动 情表白从未发生过。他们至今还保持联系,在工作上,他总是及时提供许多帮助,然而却不谈感情。她知 道不能再在通讯工

3、具上删除他(以免再被疯狂追求),但二人的关系也不能再进一步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百度百科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解释有很明显的学术性,一般大众很难真正理解什 么叫做“不稳定”,什么叫做“伴随多种冲动”,全文如下: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 it y disorder,简称BPD)。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 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 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 “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边缘性人格障碍被认为这是一种较难治愈的严重的精神疾病。然而

4、事实上,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很可能你身边的某位同学、同 事或朋友,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我这样说,会不会立刻引起你的恐慌呢?其实大可不必,如果说要恐慌,也轮不着路人甲。在几种常见的人格障碍里,只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才会对他人和外界有攻击性(这 个很可怕),而其余的几种人格障碍,比如强迫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等,通常只是 对自己有很大的攻击性。边缘性人格障碍却有一定特殊性,它介于二者之间。但即便如此你还是不用担心你的同学或同事会对你进行攻击,因为他们仅仅对自己和 自己所爱的人才会有攻击性。如果你们只是一般的社交关系,他们往往都会对你非常礼貌周 到,工作上也很出色,并且聪明

5、,口齿伶俐,有才华,有些人看起来还很幽默大方,他们在 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病症的命名:“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意思是说它介于病与 非病之间,通俗来讲,这个定义的解释是:看起来像是没病,然而实质上却又有病。那么,本文开篇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男子,是不是有病呢?我没和他接触过,但从 朋友描述的样子来看,很可能他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但他同时有着正常的人际功能, 事业也做得还不错。问题就来了,边缘性人格障碍,到底是不是有病呢?他们怎么就有病了?以下是医学上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征描述:根据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义,BPD放在Axis I

6、I。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主要征状 如下:1、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放弃。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 image )或自体感受(sense of 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5、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7、长期感到空虚。8、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说白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内心总是有极度的、异常的恐惧被抛弃的感觉,由于 太恐惧自己被抛弃,以至于她常常幻想自己被抛弃的场景,然后就真的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7、那 一刻她会坚信即便现在没有被抛弃,不久也一定会被抛弃),就开始大哭,放任自己的情绪, 会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情,以改变“被抛弃的结局”此时她们的伴侣就遭殃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自我认同的障碍,也就是说她时而觉得自己 像明星一般优秀得光芒万丈,时而又觉得自己差得像狗屎一般一文不值,并由于这样反复的 差异过大的自我认同,导致她时而自信时而自卑,时而自尊自爱时而自暴自弃,让身边的人, 尤其是她的爱人产生很大的不适。同时她们常常分不清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象出来的场景导致的感受的分别,她们也不 相信自己的感受,明明对某事的感觉非常不好,却认为这是应该的,正常的,还是会继续去 做那件事,但

8、事后又感到很大的痛苦,并且往往那痛苦已经超出常人能理解的范围。之所以心理医生、精神科医师会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很可怕,是因为边缘性人格的人 常常会用自杀去威胁最亲近的人,而作为她们最亲近的人之一,心理医生往往是最常被威胁 的人。但众所周知的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之所以要用自杀来威胁最亲近的人,她不过就 是要用这种疯狂的行为来证明:“你是爱我的,你是重视我的,我对你来说是重要的”这件 事,然而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只有一次的证明是不够的,你必须要一遍一遍地证 明,一直证明到让我的内心相信为止,只要我的内心还没有相信,你就必须要不停地证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情绪极度不稳定,她们可能上一刻还在喜

9、笑颜开,一分钟过后就 开始痛哭流涕,感受到极度的悲伤或愤怒,她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了负面情绪来 到的那一刻,她们往往是任由那情绪对自己的控制,疯了一般地把想做的事情和想说的话, 一股脑都给倒出去而不顾后果。当然事后等她们清醒过来,又会觉得很懊恼自己的行为,可是下一次她又会继续那样 做。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在爱情中,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复无常,她们对爱有着一种近 乎饥渴般的渴望,所以常常会奋不顾身地、像飞蛾扑火般地扑到她认为的爱情中去。然而当 这段感情趋于稳定,她就会开始患得患失,既怕靠得太近会遭受被抛弃的痛苦,又怕离得太 远让她感受不到爱意,所以就会表现出分分合合:当你离她近了,她会想办

10、法推开你(吵闹、 要求分手、出轨等),可是当你离她远一些,她又会拉你回来(哭泣、哀求、保证爱你)。 如此这般的,会让她们的爱人感到非常困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常常体会到极强的负面情绪,而她们在与这些负面情绪的相处方 面,商数几乎为零,因此她们最亲近的人,亲人和爱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她们的病从何来?有一部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会警惕自己的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中,发现 自己的情绪常常处在一种边缘性的状态,因而决定要改变,然而这改变之路是漫长和艰难的。因为和其他人格障碍一样,边缘性人格障碍往往也是和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人格特 质是天生的,很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当然我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

11、者,与童年经历的 关系也非常大。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会导致边缘性人格障碍呢?1、童年曾遭遇过性侵犯,而当时又没有被很好的处理,成年后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 率就会大增。2、童年期父母离异,或者有被亲人遗弃的经历;3、童年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感觉与身体的分离状态,即内心感觉是一种状态, 然而身体和行为却是另一种状态,两种状态是分离的,即心理学所说的“抽离”状态;4、童年期曾经历主要亲人死亡,且那死亡对自己的冲击非常大;5、童年期曾长期主动或被动介入父母的关系,成为隐形的“第三者”。6、童年期被主要亲人虐待,身体、精神或性虐待都可导致成年后的精神问题。7、主要抚养人情绪极其不稳定,当事人无从预测抚养

12、人的行为反应,从而内心分裂;8、其他的创伤经历。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都是在关键的成长期遭遇重大的成长事 件,比如父母离异、虐待、亲人死亡等,对于有些孩子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而对另一些 孩子的影响却是终生的,所以不见得所有小时候经历过以上事件的人,成年后都会遇到精 神或心理问题,这还取决于生活事件经历者本身:1)他天生的人格特质;2)他当时发展 出来的应对方式;3)以及成年后他自身做出的选择。生活事件本身的发生是无法改变的,而以上三点的不同,却决定了不同的发展结果。我们该怎么办?阐述了那么多,也许你会问:如果我的男/女朋友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我该怎么办呢? 值得一提的是,边缘

13、性人格障碍的人都非常聪明,大多数人都会有着敏锐的嗅觉,他 们往往会在人群里挑出最好的男人或女人来作为她们的伴侣,所以一般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 的伴侣都有如下特质:1)稳定而又温和的个性;2)一夫一妻制的坚实拥趸者;3)喜欢婚姻生活,喜欢安定感;4)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有能力负责任;5)内心里有很多的安全感,对自己和生活都有确信感。如果你自我评估发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而你的伴侣又有一些上述的特点,那么很可 能他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很可能你们已经顺利地度过她的情绪起伏期,也有可能你们还正处在煎熬中。通常来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人,连续三年给他抱持性的爱 和关注,那么他就可能会

14、好转,恢复情绪的稳定,达到真正的自尊自信自爱,此时他会变得 非常有魅力,是一位非常好的爱人。如果你新交往的女朋友,看起来就像是边缘性人格障碍,那么你就需要评估自己是否 具备以上特质,以及你对她的爱,是否能深到愿意坚定、稳定地抱持她三年的时间,不管她 怎么闹,怎么若即若离,怎么变化无常,你都愿意一直耐心地站在原地,看着她,爱着她, 不离不弃。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但是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寻求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那么建议你从现在开始,首先在心里种下一棵“我现在的内心状态并不是健康 的”的种子,然后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反应,多做与自己连接的工作,尤其是停 止头脑里对自己的批

15、判,方法是:那声音出来的时候就无视它,不回应它,只是看着它,不 久你头脑里的声音就会消失,你的内心会逐渐恢复宁静。在宁静的基础上,其他的症状才有 得到缓解的可能重要的是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被爱的感觉和安全感,来自于你的内 心,而不是外界的任何人虽然你此时感觉不到也无法认同这句话,但也请硬性地把这句 话植入到你的头脑里。同时你也需要至少有一个可以安全地袒露自己的朋友,而你的朋友是足够健康的,让 她来陪伴你,给你稳定的抱持性环境。在临床的心理咨询工作中,面对边缘性人格障碍,咨询师会放下所有疗法,而是以自 己整个人来给她做治疗,用健康的亲密关系中会有的:无条件关注、稳定的抱持、真诚而开 放的内心、温

16、和而坚定的拒绝等因素来使治疗向前推进。需要提一下的是,我个人并没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成功案例,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 过好几例很明显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由于目前心理咨询还没有纳入医保,这使得 很多人难以负担过重的心理咨询费用,连续三年的心理咨询,意味着近十万元的咨询费用, 这么高昂的费用,使一般人都无法走到痊愈的那一步。以上所述“稳定地抱持三年”的观点,是在参加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培训时,导师林 文采所讲的,她有不少成功案例。最后,我个人常常会质疑一些心理学中的病理性命名,总觉得“XX症”的名词,会不 由得就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其实只是内心里的空洞太大了,才导致 在行为和情绪上有这么多的问题出来,在我看来那还没有上升到“病”的程度,起码当事人 还是有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