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46611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红杏花白(返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桃花红杏花白的风格把握与情感处理摘要:我国山西省境内产生了一首叫做桃花红杏花白的民歌,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代表了山西民歌的最高水平。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爱情的歌曲。它的主旨是表达年轻男女在对待爱情时的徘徊,以及对未来日子的憧憬。这首歌曲在旋律、歌词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是一首水平较高的民歌歌曲,是山西民歌领域比较突出的作品之一,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山西民歌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该首歌曲又不仅包含山西民歌的优秀特点,同时也吸取了其他音乐的优势之处。因此我们在演唱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掌握准旋律节奏的特点情感的变化以及人物的塑造。在对桃花红杏花白这首歌分析

2、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山西民歌的诸多优点,比较典型的有曲调优美、感情色彩浓厚,同时普及难度低,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听众倍感亲切。山西民歌的题材广泛,有的属于赞美劳动,有的则是反映民众生活疾苦等等。山西民歌的创作者们以民歌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尽情的抒发心中所想,或借民歌之形批判社会中不公平之事,反映大众的反压迫精神和憧憬未来日子。笔者选取了以下不同角度对桃花红杏花白展开分析,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可信度高。一、山西民歌的历史与发展1.历史文化 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高原一带,人口众多,在山西境内还生活着数量极少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大都属于回族或满足,除了这两个少数民族,山西基本上是单一的

3、汉族地区。山西的发展至今也有较长的历史。比如本文研究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就融入了一些安徽黄梅戏的音乐元素。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很多传说就和这里密不可分,比较典型“尧都平阳”等等。而且在近现代,山西境内也发现了不少文物,他们都直接证明了山西在中国历史上发展极早,例如有距今四千年以上的陶埙等,多种文物相继在这里被人们发掘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古人使用的乐器也在陕西境内出现,据此可以断定山西的音乐发展也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关于山西民歌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尧天舜时期。山西民歌基本遍及了省内的每一个角落。山西的历史发展中还有我们后人最所熟知的晋商文化。山西在百年前为中国最富有的地方。由于国家的动乱最终

4、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在那个时期,晋商的活动足迹遍及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晋商自己建立的小团体。他们会请山西的艺人去表演节目也会找其他省的艺人到山西演出这样长此以往山西的文化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文化传入了山西有些。这样互相交融也促使了山西民歌也广泛融合了外来的音乐文化,使山西民歌更具多元化。2.民俗文化山西民歌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山西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为其的产生提供了沃土。与此相对应,山西民歌的很多因素也直接体现山西的民俗文化。民俗也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物质民俗”就是所谓的“衣食住行”。例如山西河曲民歌中的歌词“白布

5、衫衫呀袖袖长,羊肚肚手巾啊遮荫凉”运用的就是“衣”的民俗。“猪油软膏包白糖,不如娘家下糠窝窝香”运用的就是“食”的民俗。“你走西口我上房,手板住烟囱泪汪汪”运用的就是“住”的民俗。“二套牛车你慢慢游,真魂魂跟在你车后头”运用的就是“行”的民俗。其次“社会民俗”对于山西民歌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很多作品都不同程度体现着男欢女爱的这一主题。在封建社会男女的婚姻是不自由的,有的很早就被家长逼迫结婚了,往往相爱的两个人最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原因最后不能在一起。山西民歌中“大海捞针枉费心,咱二人相好一场空”这句歌词描写的就是尽管咱俩很相爱但最终要想在一起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表现出了封建时期的婚姻现

6、状人们渴望着自由的婚姻。本文的研究的桃花红杏花白也是属于爱情题材的作品,反映了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时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民俗”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方面组成。叠字现象广泛存在于山西民歌中,与此相对应的叠字现象也在是山西民间口头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典型的有 “青草弯弯杨柳叶叶摆,红丹丹的桃李花花开”,“麻阴阴天气雾沉沉,想亲亲哭成泪人人”等。这些歌词运用的就是山西语言民俗中的叠字。山西的“精神民俗”也丰富了山西民歌的素材。除此之外,很多山西民歌也体现了鬼神等相关的封建迷信因素。 “四月里来四月八,奶奶庙上把香插。”这句歌词描写的就是神崇拜。小寡妇上坟中,“梦见

7、我丈夫附了我个身,我给我丈夫蒸贡献。”描写的就是鬼魂崇拜。因此山西民歌的发展过程中,在每个不同阶段都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对其做出的贡献。二、桃花红杏花白的艺术特征1.题材歌词桃花红杏花白主要讲述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它利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细腻的叙述角度,将男女主人公在爱情来临时的心境,让人产生共鸣。山西民歌多是即兴演唱,跟生活劳动紧密相连,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填写演唱,在生活劳作中即情即景发挥,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真实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歌词都和生活密切相关,普及难度极小,易于传唱。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漫山遍野向阳开呀,啊个呀呀呆。花丛里小阿妹摘一朵山花带,女儿好风采,啊个呀呀

8、呆。开花调唱得心花花开,忘不了春来把树栽,待到桃杏满枝头,迎亲的锣鼓咚咚咚咚敲起来。从这些歌词中可以看出歌词很随意自然、很真实,都是反应人民的真实生活,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不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歌词中还运用了山西地方语言中典型的衬句“啊个呀呀呆”,这一句在整首歌曲中重复了好多次。不仅使整首歌曲更加具有山西民歌的特点而且会让人听起来特别的活泼、喜庆、优美、乡味十足。从唱词可以看出这首歌曲的情感是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现实社会是残酷的但是我们还是憧憬渴望获得自由甜美的爱情。在该作品中较好的处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的问题,把男女对于爱情的痴迷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

9、憬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2.曲式结构和调性 桃花红杏花白为ABA三段体曲式结构,D徵调式。曲式结构为:前奏+A(a+a+a)+B(b+b+b”)+A(a+a) A段的节奏是四四拍,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A段中a(20-26)小节,有较强的节奏感,作者在此将民间音调完美的融入到作品之中,为听众呈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主人公。“花丛里小阿妹”一句需要轻声演唱,而且最后的“妹”以及其中的“戴”字要使用波音演唱出来。作曲家巧妙的发展了原始民间音调,塑造了清纯可爱俏皮的小阿妹形象。通过这样的氧演唱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现女主清纯、娇羞等特点。B段开始转用八三拍的节奏,这整从四四拍直接变为三八拍的

10、形式这在山西其它民歌中是不从出现的。八三拍节奏可以将听众带入轻松的氛围,较好的符合了歌词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女主对于未来的向外之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山西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曲的高潮出现在C段(100-115)小节,很好的和A段主题遥相呼应,注释和弦和快速的分解和弦是伴奏肢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手段一定程度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同时其曲调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回到了徽调。整段旋律音区都是高音为主,所以这对于演唱者的基本功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宽广激情的演唱时声音要有高位置,打开喉咙往下吸气横膈膜扩张,应打开牙关声音集中在眉心处,笑肌抬起来。三、 探究山西“开花调” 在我国山西太行山区

11、存在一种较受欢迎的传统民歌,那就是“开花调”。其范围主要在山西境内的各个县,每个县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开花掉,但是“左权开花调”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左权开花调”的特点是上句常常“xx开花”为起兴,下句往往体现作品主体,这也是“开花调”这一名字产生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学习:音调由于开花调也属于民间音乐的范畴,引起其具有音调简洁的特点,同时上下两个互相呼应的乐句构成是其最主要的形式。旋律则大部分采用七声音节,但也存在着少数的五声调式音阶和大跳的音型。例如本文研究的这首歌曲就是五声调式开头第一句旋律就是大跳的音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品的感染力得到很大提高,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其中的感情

12、变化。唱词特点:开花调的唱词是开花调歌曲独具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唱词中大量运用山西的本地方言中的衬词衬句独具特色堪称一绝,如桃花红杏花白中的唱词“啊咯呀呀呆”、“亲呀咯亲呀么呆呀咯呆”等,极好的突显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所以演唱过程中一定要地方方言的这种韵味给唱出来。在开花调中,开花时一个范围极大的概念,早已不仅仅是不仅植物的特性。这样的开花下边都会接一句与之相关联相呼应的句子。比如苦相思:“山药蛋开花结疙瘩,疙蛋亲是俺知心人。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就照见俺疙瘩亲。这样的开花都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联系。这些就是开花调中唱词最典型的特点。3. 代表曲目: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业内人之致力

13、于左权民歌的收集整理。到现在为止,已经取得不错效果,开花调作品的收录数量突破一百,其中不乏广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等优秀作品。这些歌曲都是左权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开花调的特色发挥到较高水平。而在现阶段,也有少数人在开花调方面具备较高水准,比如刘改鱼、冀爱芳等,他们都为开花调的继承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四、 结合自身的研究与演唱实践总结桃花红杏花白的风格把握与情感处理1. 风格把握 桃花红杏花白在抒情方面有较高水平,往往很容易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实感。就音调和风格而言,其完美的呈现了山西传统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以大调为主。虽然大调多是比较宽广雄壮激昂的情感,但是这首歌曲给人却是有一种委婉

14、动人娇羞的风格。带有一种江南歌曲的味道在里边,这也是山西民歌中唯一一首带有江南味道的歌曲,因此在演唱时候要注意把握好这种风格。2. 情感处理 在演唱歌曲时,为了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很多必要的事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不仅仅是记住歌曲的曲子等,而且要充分体会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据此采用相应的舞台表现方式。在情感的处理上首先A段第一句“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中的第二个“来”虽然在高音上,可是必须要采用弱唱的方法。这样演唱是考虑到了在地方方言中,它只发挥着衬词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按照乐谱的要求。 “啊个呀呀呆”的音色要唱出山里阿妹的清婉甜美、害羞,而对于此表现内容,落音唱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

15、句中的“啊个呀呀呆”这一句要与唱出与第一句不一样的情感要把山中小妹的那种骄傲的性格面貌唱出来,使之与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啊个呀呀呆”形成对比。B段为富有弹性的八三拍子。这和第一部分截然不同,风格骤变,所以演唱者要充满激情,富有表现力,努力营造一种激励的氛围。整个B段都可以每六个字唱一个重音。第一句中的“声”“歌”“呀”“呆”四个字加入甩腔,时值短、有弹性、不能长的过于生硬,也不能使蛮劲。二句中“忘不了春来把树栽”一句唱的要饱满有力,充满无限感慨。“迎亲的锣鼓,咚咚咚咚敲起来”从歌词上就可以看出气氛很热烈欢快。想到心爱的人马上就要来迎娶自己了心理是无比的开心。为了较好的和女主的特点相匹配,在演唱“

16、咚咚咚咚”时最好有点跳跃。“敲”字要处理成顿音,要唱的很生动然后在一吐为快的动力中唱出后边的歌词。到快结束处又出现了四个衬字句“啊”,这时候作品开始向舒展激昂的方向发展。第一个“啊”要唱的渐强,第二个“啊”要逐渐减弱,第三个“啊”则要以平稳为主,最后一个“啊”不仅要继续渐弱而且速度也要渐慢,让人回味无穷,有更大的好奇心,对后面的内容迫不及待。A段是A段的再现段,在第一段的调式上进行纯四度的进行,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累积后的爆发。因此与A段相比,A段的力度等细节方面都产生了变化,较之前有所提高,因此在演唱时最好要更宽广,与第一部分产生前呼后应的效果。在某些部分演唱时要更加响亮,突出重点,这样才更富有节奏感,增强演唱的感染力,让听众有更高的认同感。第二、三句衬词“啊”则不宜采用洪亮的唱法,这样演唱才能完美展现作者隐藏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