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457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 XX县区中医院“二甲评审”整改实施方案 2013年9月8日至9月9日,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指导,在汇总过程中,指出我院在各项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针对专家指出的各种存在问题,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在评审工作结束后,立即召开了评审存在问题汇总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重新梳理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措施。会上通报了我院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全体职工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深刻领会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目的要求并依据细则和二甲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

2、对比、找差距、查漏补缺、逐一落实。工作过程中,注重把持续改进与医疗安全、中医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议相结合。将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工作贯穿始终。认真扎实开展持续改进自查整改工作。 一、管理组: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应以红字头文件下发。 2、在县卫生局制定的绩效工资管理实施细则基础上,可制定本院的绩效工作管理办法。 (二)队伍建设 1、医院中长期规划,应有10年的长期规划。措施落实实情况标识明确。 2、中医类别医师占总医师比例应提高。招聘中医人员与医师总 数吻合。急诊科应配备其他类别医师。 3、各科学习、培训、讲课:发通知、签到薄做1级支撑材料:讲义手稿、学习

3、照片2级支撑材料。 4、如医院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符合医院本身文件后,上级文件(国际、省级)不必一起存档。 5、师承最好每年制定计划和措施。 6、西学中,不必每月进行考核,可每年或两年考核一次。 (三)“治未病”服务 完善体检流程、增加中医技术应用、让首周接受中医理念、宣传中医文化、用中医文化增加中医收入,做大、做强治未病科。 (四)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1、医院名称不规范。在文书书写、制度落款中存在医院名称不规范问题,如制度落款为“青龙中医院”,在超声报告单中为“XX省XX县区中医院”,都应该写成标准名称,即XX县区中医院。 2、在双向转诊中,下转诊人数缺少详细统计。 3、下乡义诊应向卫生局提出申

4、请,并加以备案。 4、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应急演练应有上报信息、宣传,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并予备案,保证演练的真实性。 5、门诊交费、取药秩序比较乱,应加强管理。 整改计划。邵宏军副院长主管,医务科、护理部及各科室合作,改善人才梯度建设。 整改措施: 1、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立即以红字头文件下发。 2、由账务科主管、办公室协调制定本院的绩效工作管理办法。 3、由办公室制定10年的长期规划。 4、拟招聘中医人员中医人才13人,中药学人才3人,急诊科进行人员调整。 5、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并留取资料。 6、存档文件管理进一步加强,依据上级文件制定的符合本院的上级文件不用存档。 7、积极开展中医院师承

5、教。 8、西学中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9、治未病科完善体检流程,增加中医内容,制定相关制度,上交到医务科备案,由邢瑞彬主任完成,十月一日前完成。 10、辅助检查科室报告单统一报告单位“XX县区中医院”。 11、我院为基层医院下转病人较少。 12、下乡义诊活动由邵宏军院长负责,完善相关手续。 13、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演练及时上报,向卫生局提出申请予以备案,保证演练的真实性。 14、保卫科负责维持秩序,导诊人员负责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门诊交费、取药管理。 二、护理组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未实行考评激励机制,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在入院评估表中辩证施护内容缺乏时间上的变化,未在不同时间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体现辩

6、证施护内容,施护要点。紧急状态下调配的护理人员无专业培训,未制定计划。 整改计划。由张志伟院长负责,李翠红总护士长负责督促与管理,各科室护士长协调配合,组织学习中医辩证施护,并考核,建立奖惩制度。 整改措施: 1、根据职称、学历、患者满意度实行按劳分配,年度评选优秀护士名额多于普通病房,以巩固护士的专业思想,使护士安心工作,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达到不断完善。实施弹性排班,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差错发生了,提高各方面的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2、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并根据辩证施护标准计划对患者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的主要病情,应用中

7、医八纲辩证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不同时间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体现辨证施护内容,施护要点。护理部每月抽考科室护士背诵中医护理方案内容。 3、护理部组织医院储备护士学习紧急医疗救援、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等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三、检验 检验科布局欠合理,与县医院微生物培养重点数量少,加强与三甲医院外检、外送、以满足临床需要,未装备微生物室。文件及记录存在用圆珠笔书写。输血相关文件欠完善。 整改计划。刘庆友院长主管,检验科主导,改善检验科布局,积极参加国家输血评审,医务科及手术科室加强输血病历质控。 整改措施: 1、办公室已搬出检验科外,按照相关要求合理明确划分污

8、染 区、半污染区和缓冲区。 2、与我县人民医院合作,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工作,住院医师 认识细菌培养与药敏的重要性。 3、试剂与校量准品出库单不再登记抄写。 4、文件及记录一律用钢笔或黑色中性笔书写。 5、酒精不再登记。 6、消毒记录合并归类。 7、更换输血知情同意书格式。督促临床科室加强对输血病历 的质控。 8、大量用血审批单要审批签字,急诊及时补办。 9、与XX市中心血站联系,上血站统一管理系统。 四、临床组 (一)临床科室建设 中医病历格式不完全一致。中医治则未做详细记录,中医处方单位标注不清,上级医师辩证分析与治疗法则讲解记录不全。 诊疗方案定期优化欠缺。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未在首次病程中有

9、所记录。未在医嘱中书写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病情评估表各科项目无本科特点。处方书写中,个别医师字迹潦草。 (二)、患者安全 转科交接登记不全,职能部门管理未尽到督导职能,无监管记录。“危急值”管理欠规范。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建议进一步加强。 (三)、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缺少院长医疗质量活动办公会记录。科室考评指标不细化,术前讨论记录中缺少术中出现危险情况及术有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手术记录在最后术者签名下方标注时间不具体。麻醉单排放顺序不正确。病历书写持续改进措施自查出现问题少,病历书写质量要每年有提高。门诊登记欠规范。 依据上述问题我院制定相关整改计划及措施。 整改计划:由刘庆友院长负责,

10、医务科主管,相关科室协调配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整改措施: 1.进一步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加强病历书写培训,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主办的病历书写培训班,加强院内及科室病历书写培训。统一全院中医病历书写格式,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中医治则及中药处方,处方中详细标明单位。上级医师查房详细讲解辨证、治疗法则及用药,指出缺陷及不足之处。 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细化科室考评,医院联查小组每月一次全面检查、医务科定期抽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历中诊疗活动的记录以及医生对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掌握情况,运行病历中的诊疗记录与科室诊疗方案要一致。 3.进一步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路径,完善各科室中

11、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科室人员熟练掌握科室中医临床路径,并在临床中组织实施,要求出入路径医嘱、入路径同意书、路径表单齐全。 4.加强处方书写管理与培训,对于处方书写多次不合格者暂停处方权并予以扣除科室联查分。 5.各科制定优势病种方案结合本地和本院实际,并加强管理,各科组织学习。 6.围手术期病人术前可不必应用中药,但要在首次病程中记录中医药干预计划。 7、定期组织中医临床路径有诊疗方案学习,并在月联查中抽查医生对方案及路径掌握情况。 8、各科制定符合本科病情的病情评估表。 9.严格处方管理,对不合格处方予以通报批评,三次以上予以暂停处方权处理,并组织处方与病历书写培训。 10.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12、,识别患者身份。实施有创诊疗活动前,做到实施医师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并签字,继续执行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责任人为各科护士长。 11.接获非书面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的结果时接获者规范、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结果和报告者姓名与电话, 值班医师做到紧急处理并做好记录。由各科副主任负责检查及监督。 12.认真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及风险评估表并签字。 13.医疗质量管理以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季度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通报存在问题,布置相关工作,责令相关科室进行整改。 14.根据二甲评审标准及评审组提出建议,重新制定院内月联查标准,每月根据联

13、查标准进行联查。 15.各手术科室由科主任负责检查,在术前讨论中增加术中出现危险情况及术有并发症的防范措施。 16.手术记录在最后术者签名下方标注时间具体到分,由医务科组织培训并考核。 17.进一步完善病历书写由医务科组织学习。 18.进一步完善病历书写持续改进措施,提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使病历书写质量逐步提高。 19.由门诊穆显成主任负责规范门诊登记,详细记录患者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五、药事组 药事人员结构低,不能满足我院现有业务需求,要求我科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保证指导临床用药。特殊药品应放 置在保险柜中。 整改计划。由李兴岭院长主管,吴海燕负责执行

14、和管理,改善人员结构,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整改措施: 1、加强中医药知识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提高业务素质,积 极提升职称。 2、向院部提出申请购置保险柜。 六、感染组 未设置肠道门诊,在无传染病科的条件下,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医务人员对重大传染病知识、法律法规、相关制度,治疗规范及隔离措施不能熟练掌握;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程度不够,标本送检率低,存在有多重耐药菌感染但未被确诊的可能;医院感染病例诊断不及时;目标性监测项目少;手术室清洗池离厕所太近;洗手液、纸巾用的是日化的产品,医疗垃圾暂存点医疗垃圾桶直接放于地面。 整改计划。张志伟副院长主管感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防保科及各科室合作,针对专家指出的不足、提出的意见,能立即解决的立即改正,需要持续改善的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整改。 整改措施: 1、成立感染性疾病科、设立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 2、各临床科室不得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检验科、x光室、ct室和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一并发现和确认传染病病例必须按规定 及时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