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培训总结大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4526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系培训总结大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系培训总结大全撰写人:_日 期:_体系培训总结大全通过公司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内审员培训班。能够成为本次培训班中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能够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内审员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将我在本次培训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我认为在我厂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点:1)、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质量安全责任分解到人洗煤厂要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把关,制定质量、指标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对每一个过程都要严格进行控制,确保质量达到合格要求。2)、事前控制制度对于洗煤厂

2、而言,要从入厂原煤抓起,对每一批入厂原煤要做详细的质量检查,并分类入仓,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至各关键技术类岗位,制定合理的配煤方案,杜绝失误的出现。3)事中控制制度质量检查部门是我厂指导生产的重要检测部门,在生产当中对每一个煤样的检查都能对当班的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加强质检车间的管理,对每一个煤样都要认真对待,确保煤样具有代表性,并指定专人进行监督,从采样到制样进行全过程监督,并留有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我厂生产,把好质量关。4)保留原始记录,为质量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对于我们生产单位来说,保留相关的记录,既可以作为以后质量研究工作的有效

3、数据支持,也可以作为发生质量事故后,追溯原因的原始证据。所以我厂还需要加强原始记录的管理,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工作保留最宝贵的经验,才能够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完善与改进。5)加强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双包机责任制,定期维护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给生产创造良好而稳定的环境。二、体系管理的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是关键贯标认证工作是对传统管理的挑战,必然会与项目传统管理或工序产生矛盾,只有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亲自挂帅,才以保证贯标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培训是根本体系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这就要求公司根据每个层次和职能所需进行层层培训和全员培训,

4、通过反复培训提高职工的环境和安全意识以及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3)运行控制是保障运行控制是体系实际的运作过程,也是逐步实现方针、目标的过程。运行控制主要内容是控制、检查、不符合与纠正措施,只要重视了各个过程环节的动态管理,就能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就能取得安全和环境绩效。总之,公司建立体系取得认证证书不应该是最终目的,而是应该通过认证,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不断推动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_篇二:质量体系培训心得体会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一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

5、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

6、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

7、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质量理念支持。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我认为:(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

8、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二)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

9、、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

10、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三)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

11、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b.管理制度不严谨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篇三: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体会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心得_月_日我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通过培训老师深入浅出、由点到面的讲解,使得原本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通

12、俗易懂,让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二、计划、实施、检查、持续改进,简称为pdca的管理流程广泛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质量管理所包括的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管理、流程管理等一系列项目中,无论哪一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pdca管理流程息息相关。在这个管理循环链中,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在与管理相关联的环节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功效。三、物流企业的产品是服务,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凝固与体现。我们利用“pdca”循环实现阶梯上升的管理目标,达成企业的最终愿望,也就是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管

13、理,得到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服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并不断持续改进。优质、高效、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在物流方面的需求,从而提增强了业务竞争力。也使顾客感到:我们银河物流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其次,印象最深的还有“流程”这个词。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就是用一些流程标准来控制产品(服务)的合格。只有严格执行了标准流程,产品(服务)就一定合格。所以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工作的流程都有哪些,然后经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过程,做到工作层次分明,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就会由复杂变的简单了。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系统地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标准。我们在建立自己的质量

14、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切合实际,切不可生搬硬套。千万不要“照葫芦画瓢”,盲目的依照体系标准去工作,而是把我们实际的工作流程与标准融入到体系中去运用,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并不断持续改进。五、经过学习改变了大家对内审的认识,内审不是专门挑刺、找毛病的。内审在不断检验我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我们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实现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因为得到实践而不断调整完善,从而体系与服务都得到持续的改进。最后,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要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5、,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使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为和习惯,从而牢固树立起服务一流的观念。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立足于本职工作的小改进,终会促成企业优质服务的大突破。第二篇:培训体系培训体系(trainingsystem)企业培训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与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训实施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制度、培训政策、管理人员培训职责管理、培训信息搜集反馈与管理、培训评估体系、培训预算及费用管理、培训与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与培训相关的制度。培训课程体系是指建立并完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

16、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培训实施体系则包含了确保企业培训制度实施,并通过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和落实、跟踪和评估、改善和提高,体现培训价值的一整套控制流程。企业培训体系的特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是培训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该培训体系是否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最优秀的人力资源。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结合自身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身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2)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应该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