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437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的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的鉴别诊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鉴别诊断1、心脏神经官能症 此患者常诉胸痛,但为短暂的刺 痛或持久的隐痛,常喜欢不时地深吸一大口气或做叹息样呼 吸,胸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心尖部附近,或经常的变动。 症状与劳累关系不明显,多无明显诱因。胸痛发作时含服硝 酸甘油无效或在十分种后才有效,常伴有心悸、疲乏及其他 神经衰弱的症状。2、急性心肌梗死 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 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 休克,偶有发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便之缓解,心电图中 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 ST 段抬高,并有异常 Q 波。实验室检 查示白细胞计数、血清酶(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乳 酸脱氢酶等)、

2、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T等增高。3、肋间神经痛 其常州累及1-2 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 在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 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便疼痛明显加剧,沿神经行径处在压痛 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故于心绞痛不同。二、慢性胃炎的鉴别诊断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而无溃疡及 其他器质性疾病者而言,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 此症多常见,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嗳气、 反酸、恶心和食欲减退等,有时症状酷似慢性胃炎,胃镜可 明确诊断。2、胃癌:是最常见的胃肿瘤,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属中老年,多数症状不明显,诊断主 要胃镜

3、加活检、依赖 X 线钡餐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3、消化性溃疡:是其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结 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而命名,由于临床上大多数发生在 胃和十二指肠,常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主要表现为 上腹部疼痛,且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征。确诊需 要依靠胃镜检查。4、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其典型者疼痛常因进食油腻 食物而诱发,位于右上腹部,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发热、 黄疸,体检:右上腹部压痛明显、墨非氏征阳性,部分可触 及胆囊,可行 B 超、内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协助诊断。三、肩周炎鉴别诊断1、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因颈 5 神经根受到刺激5出现肩部疼痛,而长时间疼痛、肌痉挛又可导致慢性

4、损伤性 炎症。故颈椎病可有肩部症状,也可继发肩周炎,其主要鉴 别点是颈椎病时单根神经损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 痛,且有神经定位体征,此外,头颈部休征多于肩周炎。2、肩部肿瘤 肩部肿瘤虽较其他疾病少见,但后果严 重。临床上有时将中老年人的肩痛长期以肩周炎或颈椎病治 疗,从而延误诊断。因此,凡疼痛进行性加重,不能用固定 患肢方法缓解疼痛,并出现轴向叩痛者,均应摄片检查,以 除外骨病。四、脑出血后遗症鉴别诊断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时间短暂并反复发作的脑 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 分钟至数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缺损,其频繁发作易进 展为脑梗死,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5、,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 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或病史,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别,颈内动脉系统 症状是对侧发作性单侧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对侧面瘫。 特征有眼动脉交叉瘫、Horner征交叉瘫、优势半球暂时发生 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临床表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 有耳鸣,特征脑干有跌倒发作,小脑共济失调,枕叶视皮质 和颞叶缺血可出现暂时性皮质盲和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CT 或 MRI 有助于鉴别。2、脑梗死:是指因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局限性脑组 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常见的临床类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 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各有特 点:动

6、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眼中发病。起病较缓, 症状多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多为完全 性卒中可在数秒内达高峰,具有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易 引起脑血管痉挛,致局灶性癫痫发作。腔隙性梗死,其特点 是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 预后良好,多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五、短暂性脑供血不足的鉴别诊断1、美尼尔氏综合征:发作性眩晕、恶心和呕吐,时间多 超过24小时,伴耳鸣与听力减退。除眼球震颤外,无其他神 经系统定位体征。2、癫痫局灶性发作:局灶性症状为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的 肢体抽搐面非瘫痪,有视幻觉无视力障碍。脑电图多有痫样 放电。头部CT、MRI可有脑病变表现

7、。3、心源性脑缺血发作:无神经缺损的症状,心电图、超 声心动图检查多有异常。六、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 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 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 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其病理变化为 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60% 70%的患者在活动期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2、假性痛风 指的是焦磷酸钙双水化合物结晶沉着于关 节软骨所致的疾病,又称:软骨钙化症。此病急性发作时突 然起病,关节呈红、肿、热、痛的表现,关节腔常有积液。 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其它常见的髋

8、、踝、肩、肘、腕等大 关节,偶尔累及指、趾关节,但很少像痛风那样侵犯大拇指。 常为但个关节急性发作。手术和外伤可诱发。慢性的可侵犯 多关节,呈对称性,进展缓慢,与骨关节炎相似。七、恶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肾动脉狭窄 可为单侧或双侧。病变性质可为先天 性、炎症性或动脉粥样硬化怀,后者见于老年人。凡进展迅 速的高血压或高血压突然加重,呈恶性高血压表现,药物治 疗无效,均应考虑本症,体检时可在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 闻及血管杂音。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2、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络细胞 肿瘤可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出 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升高。凡血压波动明显,阵发性

9、血压 增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苍白症状,对一般降压药无 效,或高血压伴血糖升高,代谢亢进等表现均应疑及本病。 主要在血压升高期测定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 草基杏仁酸,显著增高,提示嗜铬细胞瘤。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症系肾上腺皮质增生或分 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临床上以长期高血压伴顽固的低血钾为 特征,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血压为轻、 中度增高。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钾,高血钠、代谢性碱中毒、 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尿醛固酮排泄增多等,螺内酯试验阳性 具有诊断价值。八、结肠炎的鉴别诊断1、大肠癌:其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主要临床表现 是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

10、结肠下 段或直肠癌糜烂坏死,可在痢疾样脓血便,里急后重的症状, 大肠远端癌引起的肠腔狭窄,可引起顽固性便秘,大便性状 变细,结肠上段的癌变,可因表面糜烂、炎症可导致肠功能 紊乱,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粘液脓血,2、慢性细菌性痢疾:大多是因为急性期治疗不当,或 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肠寄生虫病以及平素不注意饮食卫生 等多种原因造成。患者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检查可分离 出痢疾杆菌,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有效。3、肠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 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 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 病。根据患者的主诉以腹痛为主,无明显

11、的其它症状,继续 完善检查鉴别。九、美尼尔氏综合征的鉴别诊断1、前庭神经炎:该炎症仅局限于前庭系统,耳蜗和中 枢系统均属正常,多罹患于 20-60 岁成人,常有感冒病史。 症状突然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自发性 眼震向健侧,听力功能正常,患侧前庭功能减弱或消失。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为本病主要症状,可表 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头部活动时可诱发加重。 可有头痛,多为发作性胀痛,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可有视觉障碍和猝倒,并有反复发作倾向,特别是颈椎畸形 或骨质增生,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均可诱发脑干前庭中枢或 内耳供血不足,常引起不同程度眩晕、耳鸣、耳聋等。因症

12、 状比较复杂,应进行 CT 或 MRI 有助于鉴别。十、糖尿病的鉴别诊断1、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吸收快, 可引起进食后30分钟至1小时内血糖过高,出现尿糖,但空 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2、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 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可高于正常, 出现尿糖,但空腹血糖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 正常。3、药物引起高血糖:噻嗪类利尿药、呋噻咪、糖皮 质激素、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三环类抗抑郁 药等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减 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十一、脑梗死的鉴别诊断1、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

13、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 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动脉硬化引起破裂出血, 于 50 岁以上多见,有高压病史,一般在白天活动过程中或 激动时发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突然剧烈头痛、呕吐、 昏迷和偏瘫等脑损害症状,常在数分钟数小时内达高峰。脑 脊液呈血性,头颅CT检查发现呈高密度影的血肿。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时间短暂并反复发作的脑 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 分钟至数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缺损,其频繁发作易进 展为脑梗死,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 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或病史,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别,颈内动脉系统 症状是对侧发作性单侧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对侧面瘫。 特征有眼动脉交叉瘫、Horner征交叉瘫、优势半球暂时发生 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临床表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 有耳鸣,特征脑干有跌倒发作,小脑共济失调,枕叶视皮质 和颞叶缺血可出现暂时性皮质盲和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CT 或 MRI 有助于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