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4297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层次设计思考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来看,优秀的学生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并觉得是一件极为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学困生却经常拖欠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说他们不是不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他们没有能力完成。久而久之,也就没

2、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这些都说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由于受思维速度、智力因素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数学,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是不同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的基本理念中首先就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

3、的题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建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性差异。只有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也要有选择的余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开设一个“作业自选超市”,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例如,我在设计锐角和钝角作业题时,进行了分层设计,填空:1、一块三角尺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把直角、锐角、钝

4、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 ( )。2、钟面上的时间是4时时,时针与分针成( )角,钟面上的时间是3时时,时针与分针成( )角,钟面上的时间是2时时,时针与分针成( )角。这样设计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并且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提供了一个自由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所以,教师还应该经常有意无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从而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题目,需要我们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作业的有效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