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体育成哈尔滨2014中考新科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4257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雪体育成哈尔滨2014中考新科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冰雪体育成哈尔滨2014中考新科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冰雪体育成哈尔滨2014中考新科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雪体育成哈尔滨2014中考新科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方面正式公布,明年冰雪体育项目将纳入中内容,这是有关部门历时三个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推出的具有鲜明北方地域特色的中考体育考试政策。这使具有35年历史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有了新的突破,也使生活在天然冰雪世界的孩子们在校园玩冰嬉雪成为可能。六个项目纳入中考10月16日,哈尔滨市中学生冰雪体育考试项目及标准(试行)正式出台。从2014年起,哈尔滨八个主城区将冰雪体育纳入中考考试内容。文件规定,中考冰雪体育项目满分为10分,体育考试原30分构成不变,总成绩将增加到40分。考试设六个项目,学生可在100米滑冰、100米越野滑雪(校园)、1

2、00米高山速降滑雪、抽冰尜、滑冰道、雪地“冰球”中自选任意一项。考试由考生所在学校在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寒假前组织完成毕业学年的冰雪体育项目考试工作。需要学校所在区统筹安排场地的,也可酌情安排在寒假期间进行。考虑到目前哈市中小学微博校间冰雪运动开展不平衡、条件差异较大,初期考核标准相对较低。如,100米滑冰和100米高山速降滑雪,男生只要2分钟以内独立完成,即可得满分。雪地冰球要求在10米内设置4个障碍,运球至每个障碍处绕圈一周,抵达终点,男生40秒以内满分。但是,符合中小学全面广泛地开展冰雪体育活动的实情。有关部门表示,待全市中小学冰雪体育活动水平整体提高后,再适当提高考微博试标准。校园

3、难见冰雪科目冰雪体育纳入中考无疑是对现有中考内容的一大突破,哈尔滨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陈国富表示,该政策“破冰”的背后,有国家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更有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名城,号召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广泛开展上冰雪活动的大势所趋。作为中国北方边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冰雪优势。黑龙江是中国冰雪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中国冰雪体育强省,而且冰雪旅游已经成为黑龙江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起源于1978年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至今已有35个年头了,当时哈尔滨市内中小学校几乎都有上冰雪活动,滑冰是冬天体育课主要内容。但是,在日益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下,学校体育出现缩水,冰上课也逐渐淡出校园。孩子们的玩冰嬉雪

4、的活动多数集中在公园、广场和各类成人滑雪场。前几年,城区500余所中小学校中,开展冰雪活动的不足百所,2012年提升至300所,但是冰雪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参差不齐,与所要求的相距甚远。政府助力推动冰雪体育发展。普及教育势在必行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成为城市名片,冰雕、雪雕享誉海内外。同时,伴随着全省冰雪体育长廊的建设和不断承办国际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产生的影响,冰雪体育运动日渐成为哈尔滨乃至全省冬季百姓健身和旅游的主打项目,尤其是大众滑雪、冰雪汽车拉力赛、雪地足球、雪山穿越、冰上龙舟赛等项目已经成为黑龙江特色的品牌项目。冰雪体育运动不但丰富了冬季健身内容,而且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政府的

5、重视和城市发展理念是关键。2013年5月31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哈尔滨市人大微博常委会关于修改哈尔滨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的决定。修订后的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哈尔滨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广和普及冰雪体育健身运动,为青少年上冰雪、市民上冰雪等冬季体育健身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益性的滑冰场,免费向社会开放。具备条件的区、县(市),应当建立公益性的滑雪场、滑冰馆等冬季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免费或者优惠向社会开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举办滑冰、滑雪、冰球、冰壶、冬泳、雪地足球等具有冰雪特色的冬季体育健身活动。”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以冬季项目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业余体育训练队等课余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开展相应的体育健身活动。”2013年,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哈尔滨正式将6个冰雪体育项目纳入中考,这个大突破无疑是对“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巨大推动,也为黑龙江巩固和发展冰雪体育强省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更使身在天然雪域的孩子们获得冰雪乐趣的同时,提高了身体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