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3977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1、区域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 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2、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 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3、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 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 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4、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 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

2、包括社会、 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5、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 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使一项生产性活动,也可以是 一项非生产性活动。6、都市圈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大的中心城市以及周边与中心城市有比较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具有发展成为经济综合体趋向的许多城镇、工矿区和 乡村组成的圈层结构地域。 P5137、区域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 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 以创造价值,为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P1528、城镇体系

3、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 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P4619、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 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P26410、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 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量高,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 P33111、 区域副中心城市 区域副中心城市指的是指一个区域范围内,经济实力 较周边城市强大,

4、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区域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 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12、生态环境补偿是指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 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着提供补偿 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P5213、 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 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 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 数。 P9514、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

5、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 的累积结果。 P298二、简答题1、简述产业空间集聚的类型及其原因?答:类型 1)指向性集聚: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形成 了产业(企业)集聚体。(2)经济联系集聚:这种集聚的目的在于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 联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 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 业的产出,这是种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另一种是横

6、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 集聚。横向经济联系是指那些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与部门形成的产业集群 体之间的关系。原因:1)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 从最初的产业集聚现象来看, 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原始动力。早期 的产业或企业集聚得益于各地在自然资源(土地、矿产、地理位置等)及劳动力资 源方面的差异。2)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在当今各国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新型产 业区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产业集聚区往往靠近大学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 ,并 且表现在研究开发型的集聚多集中在理工大学附近 ,而生

7、产导向型的集聚多集中 在工程大学附近的特点。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集聚区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双向的。3)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 交易成本主要产生于市场交 易关系及其过程中。首先,通过有形的地理集中,使得区内企业之间的“有形的” 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合约的谈判和执行成本等都得到降低。其次 , 集聚区内企业面对面的接触、战略信息的详细交流、长期或短期的转包合同、原 料的投入产出联系,使得相近企业容易建立信誉机制,而使企业经营的机会主义倾 向大大减少并产生一种空间上的拉力产业即具有了集聚的可能性。第三 ,集 聚区可以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企业可以在区内找到合适的人才;4)创新网络经

8、济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产业集聚实质上是 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网络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 ,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它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 的新的组织形式,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2、简述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p72答:区域文化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 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一定 程度上,后者对区域的影响更大。任何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其基础是文化背景的力量。 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发展不仅以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形式直接推动生

9、产发展,还 以政治制度形式,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文化含量,从而能在 市场竞争中技高一筹、立于不败。(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历 史文化传统不仅是对经济规律进行理解的前提,而且是对它进行再创造,使之产 生现实生命力的条件。区域文化往往把经济规律按照自己的要求复制出来,使之 具有地方性的特色。(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文 化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文化创新创造了社会 条件,现代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竞争性和科技、人才对经济的注入,又要求文化 发展与之相适应,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内

10、在推动力。(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现代经济 发展是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现代化是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它要求经济、 文化、政治的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持久的生命力。(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区域文化增长力是文化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增长态势。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科技文化水 平: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经济与文化在更高的水平统一起来, 变革旧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总之,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背景是区域经济、政治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又反过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

11、的体现。3、简述新时期城镇体系的主要理论 p4654、简要分析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层面? p4945、简要说明高技术产业区空间布局的特点。 p3816、港口规划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P438 港口规划是根据港口远景客货吞吐里量的规模而确定的港口水域、陆域以及营运 条件等规划。一般需在流域航运或海运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规划中应注意:1)要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由于腹地范围受自然、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腹地范围也随之扩张或缩 小,这种动态变化使腹地范围内的客货流集聚数量也发生波动。2)腹地范围内 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经济潜力,是影响港口吞吐量

12、的最直接因 素,必须做出合理而科学的预测,作为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 3)要从港口体 系的角度选择港址,使各港口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的港口群体,避免一 城一港、重复建设。 4)要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集疏运条件,充分发挥港口的 区域服务功能。集疏运交通系统是港口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必须有多通道、多 方向与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畅通的集疏系统。 5)自由贸易港的选址应与吸引 外资的投资环境相结合。自由贸易港是一国海关管辖以外的港区,享有减免关税、 准许外国船只、货物、外贸加工自由进出等优惠待遇,以达到洗衣外资、吸引先 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繁荣国家经济的目的。 岸线规划是港口规划的主要 组成部分,

13、是一项主要的资源。在弄清岸线条件的前提下,要按“深水深用,潜 水潜用”的原则,和远近结合、生产生活统一考虑的要求,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分段建设。7、简述圈层结构理论关于中间圈层的特征? P323 中间圈层,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 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所谓城乡结合,主要体现在:一在位置上,处于建成区外围,是城镇与乡村的衔接地带,这里有邻近 城市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有较低廉的土地价格,劳动力相对费用低,且有乡村 风景等,对城市扩展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城市工业区、新的住宅区、污水处 理厂等非集约性用地,不断在边缘区出现。 二在功能

14、上,具有城乡二重性,发 生着由乡村向城市的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些地方是城市对外交通站、场、港口、 机场等重要场所,也是城乡物资交流最适宜的地方,建设有大量的集贸市场、批 发商品市场等,因此是城乡客源汇集地带和物资交换地带。 三在社会文化上是 城乡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和衔接地带。边缘区人口构成复杂, 既有城市人口,又有农村人口,还有大量外来暂住居民。这些地方的居民随着收 入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固有的乡村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原有居民的 居住、饮食、穿着打扮、消费与城市居民已无异,但在言谈举止、崇尚迷信、环 境卫生等方面保留着较多的农民本色。 四是在空间景观上,是变乡村景观为城

15、 市景观。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大量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城市道路和各种基础设 施延伸进入村庄,城市型建筑物越来越多。对城市边缘区,按照城乡相似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两个层 次。8、简述县城以下小城镇经济职能的基本类型? P496 县城以下小城镇的经济职能的基本类型:1)交通枢纽型,至少有两种交通 方式或者是两条公路干线的交汇点;2)工业性,工业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 并在乡镇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如果现状工业专业化职能比较明显的城镇,则 应当进行工业职能的组合类型规划;3)旅游型,城镇及其周围的旅游资源 开发至少具有地市级意义,旅游经济有区域意义,并在乡镇经济中占主导或 重要地位;4)商贸

16、型,这类城镇的市场吸引辐射至少具有几个县的范围, 批发市场占重要地位;5)集贸型,农村集镇的基本职能,也是农业经济为 主体集镇的初始职能。 总之,小城镇多数具有多职能和兼容性,同时, 随着镇、县域经济的发展,其职能也会相应变化。9、简述在区域规划中,我们如何选择重点开发轴? P318 区域经济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经过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过 程,需大量的投入和持续的建设。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通常从如下几个方面进 行考虑: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区域发展轴不是一 条交通线,而是经济发展轴,发展轴上的城市应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是经济活动、产业、人口等优先集聚地带和发达地带。 2)有水路交通运输干 线为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及相应的综合运输通道是城市、发展中心、增长极、经 济发达区域的连结线路,它们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区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