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爸爸的贺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83864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给爸爸的贺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送给爸爸的贺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送给爸爸的贺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送给爸爸的贺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送给爸爸的贺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给爸爸的贺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给爸爸的贺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给爸爸的贺卡教学设计人文素养培养方向: 让学生感悟亲情, 学会关心父母, 体贴父母;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节课注重 信息技术与美术、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几个学科的整合,实现了信息 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教材分析送给爸爸的贺卡是在学生掌握 WOR基本操作工具后,对绘 图工具、图片工具及文本框的进一步综合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 好,将为后面的“修饰电子报” ,“制作小名片”等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方面:1、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并能运 用对“文本框”的操作在图片中插入文字。2、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在制作、修改、完善贺卡的过程中 掌握 word 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霉让学生感悟亲情,学会关心父母, 体贴父母;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了解及掌握教材特点的情况下,我联系学生实际,设计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插入图片、调整图片,运用对“文本框”的操作在图片 中插入文字。教学难点是:图片及文字的合理布局。三、本节课的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一创设情境 法、作品评价教育法等教法组织教学。这些教法,我将在后面的教学 过程中进行具体阐述。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明确目标思考

3、讨论 0合作创新”。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 知欲、好奇心强,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操作计算机的一定水平和能 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录入和鼠标操作,对 word2003 的操作 环境有一定了解; 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能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具 有创意的任务。在引导下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合作、 实际操作等方式, 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会贯通。四、教学过程实施教学之前,我会做好如下准备:1、检查微机室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教师机、学生机都能 登录局域网。2、课前将教学中学生所需的图片素材

4、、自制课件等文件传至学 生机。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流程:1、创设情境,温情导入2、引导设疑,探究解惑3、明确任务,分组创作4、作品欣赏,交流评价5、归纳总结,完成建构下面我具体说说各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温情导入 首先,为学生们朗诵一首写给父亲的诗父亲 ; (课件出示 )。五年级学生对诗歌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因此,通过我对诗歌声情并 茂的朗诵,让学生酝酿对父亲的感情,引导回味父亲的爱,以此激发 学生们的感情投入。接着, (课件出示 )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 6月的第三 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它就是父亲节。虽然父亲节早已过去了,但 我们可以随时表达对父亲的爱。这节课我们

5、一起用电脑来做一张贺 卡,送给自己的爸爸。 ( 创设这种情境的意图是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 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感恩的激情,为后 面的设计制作贺卡做准备。 )第二个环节:引导设疑,探究知新首先,让学生欣赏几张贺卡 (大屏幕演示 ) 。 (此环节目的在于为 学生提供目标范例, 让学生了解贺卡格式, 让学生学会制作电子贺卡 表达对父亲的爱。 )接着,我出示其中一张贺卡,让学生观察分析:这张贺卡卣哪几 部分构成 ?学生就会回答:由背景、图片、文字三部分构成。然后引 导学生分析贺卡制作步骤。第一步,贺卡的背景先让学生打开 word 软件,找到“绘图工具栏 ,。尝试练习,并 出示自学

6、任务: 你能用哪个工具做出背景 ?你会设置环绕方式吗 ?提示 学生阅读课本P19页的内容。学生练习后,请学生上教师机利用大屏 幕演示。我会从旁予以指导、纠正。第二步,插入图片小组讨论, 弄清图片来自于“插入 菜单中的“图片”,在“图片” 一栏中选择“来自文件” 。出示自学任务:如果想让图片能随意地移 动,该怎么做呢 ?你能去掉图片中的白边吗 ?你会改变图片的大小吗 ? 让多个学生上教师机演示。同样,我在旁边做具体指导。第三步,插入文字文字如何“写 上去呢 ?我提示:试试“文本框”工具。出示自学 任务:你会设置文本框格式吗 ?文字“放 在哪儿,才能使贺卡看上去 更美观呢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本

7、课的难点。 )因此这部分内容,我 运用教师机做了具体操作演示。( 这一环节中,通过设问启发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 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其过程由学生自由练习、上台演示、教师巡视、 指导讲解完成。通过问题的求解,完成了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体系 的建构, 掌握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 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尝试中获得新知。 )第三个环节:明确目标,分组合作 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合作分组,在规定时间内,运用学会的知 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送给爸爸的贺卡 ,要求图文并茂。并 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下来, 在最后展示作品的同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接着我出示

8、图片素材所在位置。 然后学生开始分组创作。同时,我发放表格,巡视、指导、调控 课堂气氛。(在这个环节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 我探索、自主学习、团体协作和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 的。)第四个环节:作品欣赏,交流评价 首先,小组作品展示: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我相机让学生就学 习方法、操作技巧进行介绍。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评出“优秀设计 奖,“最佳创意”奖,“最 受欢迎”奖等几个奖项。接下来,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全班欣赏并作评价。( 此环节中,说优点、找不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这样 的评价方法, 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 旨在使评价主 体多元化,

9、评价结果也多样化。 )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提问学生: “你准备怎样把这张贺卡送 给你的爸爸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并借此进行升 华:“家中还有哪些家人我们也要予以关爱 ?”“对爱的表达,除了送 贺卡,还可以做些什么 ?”通过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在信息技术 课堂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在这个环节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提高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升华到对家人的美好情感。 ) 第五个环节:归纳总结,完成建构首先我提问几个学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归纳总结。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 的知识建构。然后布置课后实践:完成贺卡制作,通过 QQ邮箱等方式送给自己的爸爸。并借此引申: “你能在贺卡上设置声音、动画效果吗 ?、,( 此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拓展创作思路,引发他们强 烈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