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3820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 那天我接待了两位三岁孩子母亲的咨询。即使年纪相同,但两位宝宝的行为和性格却显示出巨大的差距。第一位母亲的宝宝,是我们的老师向我推荐的,她除了在智能发展方面含有突出的优势外,性格和行为方面全部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尤其是在和母亲的配合行为方面做得十分好,假如母亲要临时离开,让她独自呆一会时,会告诉她:当表上的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母亲就回来了。这位宝宝会十分平静地接收,没有丝毫的害怕和不安,老师注意到这位母亲的良好教育方法,感觉很值得推广。于是我着重向这位母亲请教她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方法,母亲尤其谈到对于孩子自律行为的培养。在宝宝七八个月时,这位母亲已经开始认

2、真地培养孩子根据规则约束自己愿望的良好习惯了。那时如带宝宝去超市,宝宝会拿部分喜爱的玩具抓在手里玩。母亲许可她在超市里时玩这些玩具。但要离开超市时,母亲就让宝宝把手里的玩具放回去。即使宝宝不愿意,母亲也坚持,告诉她:只有母亲交了钱的东西,才能带走,不交钱,就不能把玩具带回家。再大部分,母亲就要求宝宝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分给家里其它人吃,假如亲人不在,也要求她留下来。同时要求宝宝自己根据和母亲约定好的时间看电视、约定好的时间去玩、或约定好的计划购置宝宝想要的东西等。母亲坚持并遵守这一约定,即使宝宝忘记了她想买东西的约定,母亲也会提醒她,并按计划带她去买回来。久而久之,宝宝习惯于这种约定的方法,很多自

3、己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就建立了。如:说好只看十分钟的电视,到了约定的时间,宝宝就会自动关上电视。即使大人不在跟前,她也一定会这么做。一样的约定方法,母亲也用在对宝宝行为的要求方面。母亲不许可的行为,假如提出了要求,母亲就一定要坚持,不能出现前后要求不一致的做法。因为宝宝已经习惯于相信母亲的话,所以对于行为方面的要求多数会根据母亲的指示去做。但一定会有反抗的情况出现。当宝宝出现情绪激动地反抗,以哭闹来坚持不合理的要求时,这位母亲并不妥协,既不和宝宝一样情绪化地责骂她,又不以冷落来处罚,而是十分幽默地以宝宝平时最喜爱的点数手指的游戏来强调自己的要求,她一边用单手点数手指,一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哭、也

4、、没、有、用,妈、妈、不、相、信、眼、泪。”当宝宝看到母亲的幽默和她在学自己平时的方法时,往往就破涕为笑,不再闹下去了。听完这位母亲的叙述,我相信每一位母亲全部会钦佩她的睿智并为她的巧妙喝彩吧!这么的母亲教出来的宝宝,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也就十分必定了。但另一位宝宝的情况却是十分鲜明的对照:随时全部会以剧烈的方法表示强烈的个性愿望。不论外界谁提出约束她的要求,只要不合她的意愿,就坚持不做,而且会以哭闹的方法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认真观察一下母亲面对宝宝哭闹时的处理方法,或是束手无策地妥协;或是和宝宝一样情绪冲动地责骂,结果可想而知,只能使宝宝的这种情绪和行为方法愈演愈烈,并逐步形成习惯。这种强烈的情绪

5、反应让宝宝身边的教育者感觉很头痛。她的配合行为少而反抗行为多,既影响她的性格成长,更影响她的能力发展,因为全部的学习过程全部会伴伴随对她人的观察、领悟和模拟,她的不配合行为严重地阻断了学习过程的这一基础,也就无法达成高效益的学习。所以,相信每一位母亲全部期望像前一位母亲那样,帮助宝宝建立起良好的性格品质。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位“不相信眼泪的母亲”呢?首先,我们能够看到,前一位母亲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信任的关系:母亲相信宝宝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要方法适当,宝宝就能够很好地完成母亲期望她做到的自我约束的任务。同时,宝宝也和母亲之间达成十分信任的程度:宝宝相信母亲所说的话,即使母亲离开这么的

6、为难事,宝宝也相信母亲的话能够给她安全感,而不至于感觉害怕。这种高度的相互信任感,正是心理学认为的最好亲子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的表现。这种和宝宝之间的高度信任是和母亲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当宝宝还处于婴儿期,刚开始接收母亲的教育时,母亲正确的教育理念就在帮助双方一点一滴地奠定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了。从宝宝出生,母亲就认为她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具有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所以,母亲所要给的不是包办替代满足她的一切欲望,而是要时刻关注和激励宝宝每一个学习的愿望和努力,并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以这种教育理念开始婴儿期的养育,母亲就会对宝宝全部的行为给标准一致的指导:宝宝正确的行为会得到激励,而不正确的

7、行为则会被约束,即使这种约束过程会引来哭闹等反抗情绪,母亲还会坚持。因为母亲相信宝宝是一个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基础的独立人,而不是传统认为的那样什么全部不懂的婴儿。就像“不相信眼泪的母亲”告诉我的那样:她认为当宝宝受到约束而感觉痛苦时,母亲不能心软,因为必需让宝宝慢慢接收这些小小的痛苦,这么才能避免以后形成不良习惯再纠正时的大痛苦。这位母亲的“不心软”,不是把一个小小的宝宝当成具有承受能力的男子汉了吗?所以,当母亲想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习惯时,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对宝宝的能力信任理念,在详细做法上,母亲就会坚持对宝宝合适约束的要求,而不会因为宝宝的眼泪和小痛苦,就轻易放弃应有的要求,随意满足宝宝不

8、合理的欲望了。其次,母亲自己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而且前后一致地坚持标准。母亲的坚持是在连续地激励宝宝进行自我管理的努力,这种坚持过程既包含有对宝宝所取得成绩的关注和肯定,也包含对宝宝无理要求的拒绝和处罚。尤其是后者,往往是母亲不易完成的,但也是十分主要的。因为当宝宝不合理的愿望很轻易实现时,就会认为这是应该的。当家长向孩子的无理取闹投降的时候,实质是在教孩子把自己的精力用来控制那些照料自己的人,而不自己照料自己。要为孩子设置界限,让孩子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但设置界限不是情绪冲动的后果,而是智慧、经验和爱心的过程。第三,就是要有约束宝宝不合理愿望的技巧。看看前一位母亲的方法,就在告诉我们一个十分

9、成功的经验:在宝宝哭闹或情绪激动时,平时所用的讲道理等方法全部行不通了,这时最好是利用宝宝平时喜爱的游戏方法来转移她的注意力,平息她的情绪波动,同时坚持告诉她母亲的要求不能改变。这么做的过程,既能避免母亲和宝宝间的情绪冲突,同时也让宝宝感受到母亲的冷静、智慧和承受困难的态度,这无疑是给了宝宝一个楷模的力量,会有效地平息她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对照“不相信眼泪的母亲”的经验,我们能够检验一下,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品质过程中,所持有的教育理念,是把孩子当成有独立的管理自己能力的人而十分的信任她,还是只把她当成一个仅仅是接收母亲的爱的被动者?在对孩子提出是非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做到前后一致地坚持要求吗?还是放纵自己的随心所欲,而且在孩子坚持不合理要求的哭闹中心软,放纵她的随心所欲了?再有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技巧,假如我们的技巧太少,方法太生硬,一样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对照前一位母亲的经验,我们需要检验、总结、并学习。/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