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读书笔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37736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读书笔记(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读书笔记最近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 一个角开启了一扇门。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 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里面还有教 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一、教师与儿童这个世纪的孩子都是在6+1的环境中长大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部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生活在被关心的气氛中。 所以当一个孩子要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时,总是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比如情绪不 稳定哭闹的、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身体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

2、题强烈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随机应变,最好能拥有像孙悟空般的 72 变。既然没 有悟空那种能耐,那就只有看书吸收本领了。碰到孩子如果哭闹,要是以前我便会跟孩子进行移情情绪,但是如果移情还 是不管用时便只是用放任的态度处理,让他一个人冷静会。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知 道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正确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重要。老师首先要对这个 情绪进行识别,深入的了解观察这个情绪产生的原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首先鼓励幼儿将事情表达出来,一般我们常见的有移情情绪的方法,其实让 幼儿宣泄情绪也很重要,让幼儿用活动来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如让他去踢球、跑 步、跳跃、大声吼叫等,在剧烈运动中将积累的情绪能量发散到其他地

3、方。而且 也要避免经常问幼儿不愉快的事情。到了 4-7 岁的幼儿在活动时,已经具有与伙 伴友好合作的愿望了。但是往往在真正合作的时候却出现了抢或是没有计划没有 组织的合作,以前我一直也很头痛,觉得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好像影响了幼儿的 主体地位,如果不进入活动,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矛盾。而书中呢也是极个小 朋友在建构区搭建房子,由于分工不明确而发生了矛盾。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急于 介入,而是抓住机会引导他们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老师首先是说:你们搭建的东西都很好,地方不够怎么办?于是孩子们开始 搭建游乐场。老师继续引导说:游乐场真好玩,想想看,游乐场里还有什么呢? 于是孩子们又开始搭建木马、滑梯、小桥

4、、游船等。孩子们自己开始分工忙起来。 这样做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发生。因此,当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在没有 危险的前提下,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二、教师与家长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 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 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 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 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 可

5、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 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这个学期我们组织了亲子类型的活动,以 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请家长来助教,请家长来体验做老师。这 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通过虚拟情境以再现成人的社会经验与 人际关系,从而使幼儿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游戏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 的重要源泉,是幼儿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 3-6 岁的幼儿来说,游戏应该 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所以,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 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

6、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 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中提到幼儿通常通过游戏整 理及延伸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在游戏环境中增添道具可以鼓励幼儿游戏。如参观 过理发店后,增添理发店的材料等。也可以在墙壁上放映实地调查的幻灯片,营 造一个即时、真实的环境,让幼儿可以通过扮演而进入实际体会的过程。幼儿喜 欢变换图像,并喜欢在投影片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背景下玩游戏。幼儿创造游戏环境的过程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过程。如当幼儿提出如何制作 公共汽车的窗户、如何让刷卡更逼真等,幼儿已在自己解决问题。只要幼儿自己 仍然用不同的方法在尝试解决问题,教师

7、就没有理由介入。我想我们有时太急着 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如果他们看起来正要放弃,这就是介入的时机。如果我们习 惯将教师当作资源,他们通常会在需要的时候寻求支持。有时我们可以分辨出哪 一位幼儿正遇到挫折且需要帮助,如在闹别扭、放弃、离开或者破坏自己的作品 的幼儿就是。这时,我们老师可给予帮助:看起来你做这个工作遇到了一些麻烦, 让我告诉你一些做法,或许可以帮上你的忙。试着不给予直接解决的方法,只是 提供足够的协助。幼儿通常也会将游戏和游戏环境中建构的东西联系起来,这些 游戏经验对幼儿而眼是相当珍贵的。通过游戏,他们强化、加深了他们的经验, 且使相关概念更加清晰。当他们探究时所观察到的情景和角色时,

8、他们将新的知 识和旧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内化了相关的概念。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 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 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 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 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只有当他成为自己 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 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

9、 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 “不许动”的原则。” 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 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 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 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 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 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10、。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 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到达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 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幼儿教 师读书笔记大全3 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 生读后感。二是圆满性,即到达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 涵。就应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 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忙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 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 了幼儿所

11、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 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刻,给予幼儿过多的 直接帮忙。等等。在这种状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 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 累积性。在有限的时刻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 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 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能够让他们透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 味道

12、、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一样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能够透过体验明白 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 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状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 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 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 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刻歇性地预留一部分 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刻。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 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

13、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 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 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透过活动获得 深人、满足的体验。三是时刻。充足的活动时刻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 完整和圆满,教师务必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刻按自己的 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刻,教师才能够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 结论,幼儿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 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 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

14、满、充实的, 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果果,是个害羞腼腆但又非常爱笑的小姑娘。像她这般个性的孩子,很容易 被淹没在孩子们中间。但我确实非常喜欢她的笑容,任何时候都是笑脸相迎的。六一排节目了,大班不少孩子对大王叫我来巡山这首歌曲甚是喜爱,所 以,我们便选了这个歌曲来排舞蹈。歌曲是浅显易懂的,可是动作学起来真是不 太容易,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非常琐碎,手脚一起动的频率颇高,不少孩子掌握 起来都太困难。实在无奈下,只好想着选几个跳的熟练些的孩子参加这个节目, 其他孩子另有节目。想凑个六个人,左挑右选还是少了一个。这时候,我发现了 果果,每次练习时虽然动作没有很到位哦、,但她都

15、会尽自己努力做出来,而且脸 上总是带着甜甜的笑。我想,就她了!于是,热火朝天地练习起来。练习的过程虽然经常出错,但是,每次跟果果说,哪里应该如何如何,她总 是笑眯眯的接受,练习时努力做到。后来,通知果果妈妈说果果被选上跳大王 叫我来巡山时,果果妈妈很意外的问我是不是选错了,果妈知道自己女儿内向 腼腆,而且跳舞也不算好,所以很意外。我解释了果果其实很不错,有很努力在 做,而且看得出来很珍惜这个机会。于是,果妈也很高兴的准备起来。终于到了上台的一天,我看着台上卖力的果果,虽然不是跳的的,但是进步 是的。六一的节目就这样结束了,慢慢地这件事我也遗忘在脑后了。直到有一天, 我们大班举办了“今夜不回家”

16、的活动,活动中请小朋友自己表演节目,在高举 的小手中我意外的看到了果果的小手,于是我请了果果,并用相机记录下了果果 的表演。事后发给果妈看时,果妈说自从六一的节目以后,果果明显自信积极了, 以前总是羞羞答答低着头,现在愿意表现了。在果妈不住的谢谢里,我慢慢回忆, 好像是这样,讲故事、背儿歌、工作示范,都能看到果果自告奋勇的举手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按排,便会改变一切。其实,果果这样的孩子有很多, 被淹没的有很多,但是,其实只要我们偶尔的机会,就会激发他们的无穷力量。 真的是要尽量关注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给你惊喜!吃过午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饭后散步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楼上走廊 上,孩子们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画,就在这时果果小朋友跑 过来大声告诉我:“于老师,于老师,笑笑她跑了”可没等他说完,笑笑便大 声哭了起来,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关爱的目光看着她,然后轻轻走过去, 单腿跪下,伸开双臂,作出要拥抱她的动作,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