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3755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课题幸福是什么课型略读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是设计者 执教者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这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它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三个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后,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后,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智慧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相聚,各自回顾彼此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智慧女儿再次出现,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二、教学目标(通过什么策略、方法和手段达到那些目标) 课 标 要 求1、理解“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

2、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1、要继续增强写字教学的指导。2、继续增强词、句训练。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4、展开合作学习。三、学习者特征(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默读、理解课文大意的水平,也能够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基本具备独立阅读的水平,对童话作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 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

3、水平的新要求。这个组中,共选编了四篇童话故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对童话体裁的理解,这个篇课文的出现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一种补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水平,所以,这节课的学习我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童话内涵。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室、实验室;器材、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七、板 书 设 计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 为人治病勤恳工作 对人有用耕地种麦 养活多人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八、教 学 过 程(1、注重教学活动设计;2、知识线索、脉络清晰;3教法/学

4、法渗透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理应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读课题激趣导入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理解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读连接语学生

5、找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这篇是阅读课文。生字、找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老师仅仅起点拨、指导的作用。所以,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交流讨论三、交流讨论 (一)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2、默读事情的起因部分(1-5节),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3、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快乐)三个牧童为什么这么快乐? (因为三个牧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三个牧童快乐的心情。6、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幸福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

6、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二)深入学习,明白道理。1、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板书:学做医生 勤恳工作 耕地种麦2、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3、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学生边读边讨论学生回答学生交流学生读学生回答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了解事情的起因,为学好下文做铺垫。 在教学时,我让朗读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学

7、有所获。总结了解童话的特点四、全文小结,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1、合作表演课本剧体会“幸福”的含义。2、这篇课文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在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3、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4、在这篇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5、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合作表演学生回答学生交流了解童话特点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通过讨论、交流

8、,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童话在人物形象、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作业布置(分层)ABC抄写词语。彼此 铁锹 树杈 泡沫 砌成 清澈 填满 诧异 耕地 谦虚 有益 善良 强健有力 勤勤恳恳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1)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2)文中“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 (4)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读课文,填空。三个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那位神奇姑娘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 2、同学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