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价值(价值体系价值取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3739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的价值(价值体系价值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的价值(价值体系价值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的价值(价值体系价值取向)(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的价值(价值体系价值取向)从人类文明开始,建筑就已经产生。建筑作为居住的载体,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就中国而言,自夏商周奴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时代,建筑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无论是建筑的体量,空间划分还是细部处理都加入了等级的观念在内。我们暂且不论是否合理,单就建筑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来说它们已经满足了要求。倘若将建筑的功能安排视作人的外表,那这些附加的价值评判体系就可以说是建筑的灵魂。但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主义向全世界蔓延,建筑做为沟通工具的功能丧失了,各种国际式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建筑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当然这和经济高速发展有很大关系,但就建筑业来说,这是畸形的发展。建筑已经失去了她

2、的灵魂。那么建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取舍呢?下面我们从 几个方面逐层理解。第一,建筑为何而生。讲到这点我想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应该更明了些。哲学讲究本质,也就是事物的本初。建筑为何而生,也就是建筑为什么而存在。这个问题牵涉两个主体,一个是建筑” 一个是“什么”。那首先来说什么是建筑,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 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 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为人服务的,那么刚才说的“什么”也应该是指的人。换句话说建筑是为人“居住”而生。居住的定义是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在建筑中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构筑过程也是居住的一部分,人作为存在者不能仅仅把住宅作为栖息地,而是有死者(即人类,这里将人类做了较纯粹的划分, 即人类应能承担死亡, 没彼岸和来生)在整个承担死亡过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居住的内容,也就是生活。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的载体,他所承担的就是人类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也就是建筑是围绕人而建。在这个定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建筑的范围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作为公车司机,他的居住载体就是公路,园丁的居住载体就是花园,白领的居住载体就是写字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