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3533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餐桌安全手册﹐帮你鉴别食物污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家用餐桌安全手册 帮你鉴别污点食品2006-12-723:42桂花鱼丑闻盘点 11月25日,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对在港销售的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发现其中11个样本含有违禁药物孔雀石绿。一时间,桂花鱼的“禁药门”事件再度引起公众的关注。港府食环署呼吁市民暂时停食桂花鱼。鉴别小贴士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红心蛋丑闻盘点 北京市场上所谓的白洋

2、淀“红心”鸭蛋,竟然是鸭子吃了掺有苏丹红成分的工业染料产出的11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此事进行了曝光。当晚,北京市食品办即下令全市停售“涉红”鸭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17日发布消息说,质检总局日前对全国蛋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的专项检查显示,有七家蛋制品企业八个批次的产品涉嫌含有苏丹红。鉴别小贴士 颜色上:放养鸭子产的蛋,蛋黄颜色会随四季变化而改变。而且,即使同一批鸭子产的蛋,蛋黄颜色也会深浅不一。而鸭子食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后,蛋黄颜色则没有四季的分别了。 煮蛋时:由于人为添加的色素更容易分离,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或者溶在水里,因此市民在煮蛋的时候,如果发现水的颜色有变化的话,则说明很可能是人为

3、添加的色素,最好不要食用。 切蛋时:实际上,蛋黄自然红的鸭蛋,蛋黄“红中带黄”,切开之后能明显看见有红油流出,味道鲜美。而吃了“涉红”饲料的鸭子所产蛋的蛋黄则是鲜红色的,用它制成咸鸭蛋切开之后可以闻出有玉米面的味道,且蛋黄坚硬、干燥。 福寿螺丑闻盘点 2006年8月中旬的北京,因福寿螺而恐慌。8月17日,北京市出现23人群发性因食用福寿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门诊因此人满为患。8月23日,北京等地食品安全部门叫停水产市场的福寿螺。鉴别小贴士 福寿螺的个头相对田螺要大一些,颜色呈暗红色,田螺则呈青色,福寿螺的壳比田螺薄,壳顶更为尖细。瘦肉精猪肉丑闻盘点瘦肉精这个词曾经频繁出

4、现,2006年又起风波数次。3月,广东东莞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6人中毒1人死亡;9月,上海连续发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10月,深圳4名食客喝猪肺汤中毒。鉴别小贴士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纤维比较疏松,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肉上没有“出汗”现象;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卫生检疫证。甲鱼丑闻盘点 2006年11月,武汉记者暗访甲鱼养殖场,荆州李埠镇鱼塘老板并不避讳“激素”。他说,如果不用“激素饲料”,哪个能撑

5、得下去?按老的养殖方法,给甲鱼喂食小鱼和蔬菜,至少5年才能成形。以前,有人用避孕药和化肥抗菌类药物喂养,但甲鱼容易得病。现在用“激素饲料”,2两饲料即可让甲鱼长1两。鉴别小贴士 选购时,一般以重0.75公斤左右,雄性,爬行有力,鳖裙(即鳖甲四周的柔软部分)厚、形体完整,无损伤的鳖质量最好,滋补作用也最强。自然死掉或被蚊虫叮咬而死的鳖含有剧毒物质组胺,食之将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千万不要购买死鳖。面粉、粉丝丑闻盘点2001年9月,质检总局查获食品中添加“吊白块”七大案例,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检查生产、销售企业3.5万个,查出372家生产食品的企业违禁使用吊白块,160家企业销售含吊白块的食品

6、。涉及的食品主要是面粉、米粉、粉丝、腐竹、食糖等。而现在,“吊白块”使用仍非常猖獗,涉及食品也越来越多,遍布全国各地。 2004年12月,爆出龙口毒粉丝事件,猪圈旁生产“吊白块”米粉,产品多流向路边店。人食用吊白块后可引起过敏、肠道刺激、食物中毒等疾病,容易致癌。鉴别小贴士色泽: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有乳白色或微黄本色,增白粉加工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或惨白色 气味:未增白面粉有一种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增白粉加工过的淡而无味或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陈化粮丑闻盘点2000年12月,广州出现掺了石蜡油的有毒东北大米。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工商部门派人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 2006年6月下旬部分媒

7、体报道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现万吨“陈化粮”,并称这些“陈化粮”均是“东北米”。2006年11月,海口变质陈大米流向市场。鉴别小贴士 辨别陈化粮一看颜色,二闻味道,三用手摸。陈化粮通常呈黄色,大多有霉味。一些不良商贩为掩饰霉味,会加香精。因缺少自然油性,一些商贩还会在米中加矿物油,用手摸时会有黏的感觉。新米最大的特点是每粒米腹部基部胚芽多数还保留着,而陈大米胚芽则没有或几乎难以找到,胚芽脱落处则成了一个缺口。鸡鸭丑闻盘点 2004年4月,安全禽类食品消费白皮书公布说: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禽类制品的消费量仍然偏低。当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使得禽产品市场雪上加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绪岷说

8、,即使没有了禽流感,市场上还有注水鸡鸭。鉴别小贴士1拍鸡肉。注水的鸡鸭肉特别有弹性。一拍就有“噗噗”的声音。2看翅膀。扳起鸡鸭的翅膀仔细查看,注水鸡鸭上边有红针点或乌黑色3捏皮层。在鸡鸭的皮层用手指一捏,明显地感到有打滑的现象。4抠胸腔。有的人将水用注水器打入鸡鸭腔内的膜和网状内膜内。只要用手指轻轻一抠,网膜一破,水就会流淌出来。蔬菜沈阳市民董先生日前在早市买了1公斤紫茄子,从外观上看,茄子颜色喜人,个个“挺拔”。董先生洗菜时,没搓上两下,却发现双手沾满了紫色,原来是茄子掉色了。董先生用刮皮刀把茄子的皮剥掉,然后放进锅里烹饪。第二天一大早,董先生感觉浑身不舒服,不但脑袋昏沉,而且喉头水肿。鉴别

9、小贴士新鲜蔬菜不是颜色越鲜艳越浓越好,如购买樱桃萝卜时要检查萝卜是否掉色;豆角的颜色太鲜艳也不好。不买形状异常的蔬菜。不新鲜的蔬菜有萎蔫、干枯、损伤、扭曲病变等异常形态;有的蔬菜由于使用了激素物质,会长成畸形。不买异常气味的蔬菜。不法商贩为了使有些蔬菜更好看,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如硫、硝等,这些物质有异味,而且不容易被冲洗掉。豆芽丑闻盘点2004年7月,福建湄洲工商部门检查发现,有些经营户销售的豆芽异常白嫩,比平时买的豆芽短而粗。工商执法人员走访有关经营户,发现这些豆芽是用化肥或除草剂催发的。用化肥催发的无根豆芽是一种强致癌物。鉴别小贴士凡是豆芽粗壮发水,色泽灰白,芽秆粗胖、根短、无根或少根,

10、豆粒发蓝,如将豆芽折断,断面有水分冒出,有的还残留有化肥的气味,如带有氨臊味,大多都是施用了化肥的。白木耳丑闻盘点2004年6月,福建邵武市工商局在市场巡查时捣毁了一个利用工业硫磺熏蒸白木耳的窝点。经查,当事人林某因从古田购进的这批白木耳颜色呈黄橙色,难以出手,竟用工业硫磺熏蒸,黄橙色的白木耳经硫磺熏蒸后变成白嫩嫩的。鉴别小贴士品质新鲜的银耳应无酸臭异味,有霉味说明已受潮、发霉变质。有焦味者为次品。银耳如对舌有刺激或辣的感觉,可证明此银耳是用硫磺熏制的假冒物,即使当时色泽洁白,过20天左右又会变黄。植物油丑闻盘点2004年8月,记者接到知情人举报称,南昌很多散装油商家往食用油中掺入棕榈油,一些

11、黑心商家甚至掺入潲水油。在对南昌的散装油市场进行天调查中,记者看到棕榈油被一勺勺舀进菜籽油里,大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都存在掺假现象。鉴别小贴士花生油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油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掺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时,油花 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黑色。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中加入几滴碘酒,就出现蓝紫色或蓝黑色。或者在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 观察,必然会出现絮状悬浮物。香油掺假后颜色变深,如掺棉籽油呈黑红色,掺菜籽油呈深黄色。另外,小磨香油本身无油花,倒油时出现的油花极易消失,如果油花泡沫消失很慢,表明掺

12、假。此外,将油放入冰箱冷冻后观察,纯正香油应为液态。如假香油则凝结。蜂蜜丑闻盘点2006年7月,央视曝光湖北5家企业生产的7种蜂蜜搀假现象,一瓶蜂蜜兑了半瓶糖浆,每兑一吨获利8千元。在市场出售的各种蜂蜜中,特别是一些小贩上门推销的散装蜂蜜中,也有一些蜂蜜搀了假。鉴别小贴士1. 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搀有蔗糖和水。搀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浑浊状,花香味亦差。搀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搀白糖的蜂蜜颜色浅白。2. 搀有面粉、淀粉或玉米粉的蜂蜜,色泽较浑浊,味道也不够甜。将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搀有淀

13、粉类物质。3. 用筷子挑起蜂蜜能拉成长丝的,且丝断会自动回缩呈球状者为上品。白酒丑闻盘点2004年5月,广州市白云区出现“假酒中毒”事件,不法分子用工业酒精勾兑出散装白酒,导致9人中毒身亡,10人病情严重。假白酒事件发生后,广州市工商局会同质监局、药监局和卫生等部门查扣涉嫌有毒散装白酒230公斤,封存散装白酒114.6吨,工业酒精25.4吨。鉴别小贴士看商标,假白酒的外包装盒发旧,瓶体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同时假酒商标的清晰度较差,颜色不正,没有防伪标识;看封口,真酒封口工序较多,防伪球、塑料盖 俱全,假酒的封口则比较简陋,不够规范;看瓶盖,真酒的瓶盖上印有条码、生产日期、批号、防伪标识,假酒由于

14、设备的限制则达不到。食盐丑闻盘点2006年8月,重庆垫江县在对一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调查中,顺藤摸瓜牵出了一起假盐大案。2006年11月,央视披露了贵州、重庆等地区出现的几起工 业盐冒充食盐流入市场,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事故。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经出现了60多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导致20人死亡。鉴别小贴士从小吃店里查获的工业盐从外观上看和食用盐很难分辨。鉴别假盐主要看包装,真盐的包装袋封口呈凹凸不平的锯齿状,而假盐是平的,另外,假盐的封口处往往有一些盐粒被封了进去;真盐生产日期是出厂时用油墨打上去的,假盐的生产日期则是事先印上去的;真盐的防伪标识基本都贴在同一个位置,而假盐的防伪标识贴得很凌乱

15、,没有什么规律。牛奶丑闻盘点2005年夏天,河南电视台报道,一些撤柜名牌牛奶都返厂了,返厂牛奶不但没有被销毁,还被加工后再次进入市场销售。鉴别小贴士首先,在盛水的碗内滴几滴牛奶,如牛奶凝结沉入碗底,说明是新鲜牛奶。如果乳汁浮在水面上且分散开,说明其质量差。如果是瓶装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观察到稀薄现象或瓶底有沉淀的,则都不是新鲜奶。其二,将奶煮开后,表面结有奶皮(乳脂)的是好奶,表面为豆腐花状的是坏奶。凡颜色、气味和状况异常的牛奶,不能食用。果汁饮料丑闻盘点2006年11月27日,温州某镇的陈先生到一家超市里购买了一瓶水果饮料,回家后打开给孩子食用时却大吃一惊:饮料上漂浮着两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黑色杂物,瓶盖上密封的橡皮圈也已经腐烂。而陈先生购买时的果汁还在保质期内。鉴别小贴士鉴别果汁饮料是否变质,通常方法是通过一看二嗅三尝来确定。果汁饮料变质大概会出现以下现象:1. 浑浊。不带果肉透明型果汁饮料一旦出现浑浊现象,则说明该饮料多数由酵母引起酒精发酵所造成。通过观察初步判断已有变质可能。2. 酒精味。若有浑浊现象,且开瓶盖后嗅闻到有酒精味,则可断定瓶内或果汁中的酵母恢复了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