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5KB
约6页
文档ID:497834793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_第1页
1/6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班级:×××班 教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是刚刚踏入学校的小学生们,他们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有很多希奇感,对《地方课程》这本学科也有一种好奇的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但是还有个别孩子未能脱离幼儿园时的习惯,如上课坐不端正、听课时爱讲空话等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二、全册教材内容《人自然社会》一年级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5个课题,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保健、公民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5个模块的内容各个模块的课题安排大体如下:安全教育:《下课了》、《左和右》、《走路的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我是谁》、《我的身体》、《我们一样吗》、《我很聪明》、《管好我的物品》、《和同学一起》、《怎么办》、《我做错了》;体育与保健:《把手洗干净》、《我要喝水》、《套圈》、《玩小棒》、《踢石子》、《挑花线》、《拍手》、《踢毽子》;公民道德教育:《让教室更整洁漂亮》、《垃圾箱在哪里》、《我和新鲜空气》、《我说话的声音》、《我的家》;性健康教育:《男孩和女孩》;此外,还编有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

三、编排特点1、每课时的安排尽可能联系家乡的实际,给学生提供观察、说话、操作以及想一想、写一写的过程 2、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 3、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目标(参照每课时的目标)五、教学措施1、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2、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课前预备,课后复习,学习时专心致志,平时善于收集家乡的资料等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安排1认识新同学2校本教材 3写字4我们做游戏 5国庆放假6校本教材7写字8踢毽子9校本教材10写字11男孩和女孩12校本教材13写字14我的家15校本教材16写字17杭州和西湖18校本教材19复习总结20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2010-09-21 23:44:35)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教育教学 项目内容  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1)、一(2)两个班,经过近几天的观察,发现他们的水平相差很大,从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看,知识面较狭窄,课外知识储备及少而且又是一年级新生,有很多知识几乎是空白,而且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探究的能力,对于这类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有较强的探索科学,探索奥妙的精神,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是比较强的,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积极性较高,能够很好的和教师进行合作学习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从而让他们走出社会时学会一点用武的本领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浙江名人)、浙江环境(浙江气候)、浙江经济(浙江风景)、浙江文化(浙江工艺)、和谐浙江等五大主题内容。

各个板块的内容的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活动》、《过端午》、《牛郎织女的传说》浙江环境:《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管好我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车去杭州》;浙江文化:《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骆宾王》、《家乡的古桥》;浙江经济:《我是浙江人》、《家乡的古桥》;和谐浙江:《认识新同学》、《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怎么办》、下课了》、《走路的安全》、《乘车去杭州》每课课文由课题、主体文和活动栏目“阅读”“交流”“活动”组成,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照片等全册课文按照《课程标准》内容纲要各模块的排列顺序编排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羁绊,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        全册教学目标       1、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乐意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从中体会其友情和乐趣。

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培养发现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经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提醒学生注意喝水的卫生与安全2、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懂得垃圾应仍到垃圾箱内,初步了解垃圾与环境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3、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懂得在不同才,场合要注意说话声音,学会轻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5、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养成不说谎的习惯6、培养与同学合作的精神,以及练习身体的反映能力平时能注意交通安全  全册教学重难点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

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早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附: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课 时18.30—9.5始业教育 29.6—9.12第一课  认识新同学139.13-9.19第二课  我们做游戏149.20-9.26中秋节放假 59.27-10.13国庆节放假 610.14-10.10第三课  玩小棒1710.11-10.17第四课  跳房子1810.18-10.24第五课  挑花线1910.25-10.31第六课  踢毽子11011.1-11.7第七课  我们一样吗?11111.8-11.14第八课  男孩和女孩11211.15-11.21第九课  怎样洗手更干净11311.22-11.28第十课  垃圾箱在哪里11411.29-12.5第十一课  让教室更整洁11512.6-12.12第十二课  管好我们的物品11612.13-12.19第十三课  怎么办 11712.20-12.26第十四课  下课了11812.27-1.2第十五课  走路的安全1191.3-1.9总复习1201.10-1.16期末检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