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82943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全国通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二中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计算题专练 1(20分)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取g=10m/s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

2、后的速度v1和v2(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图12(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1(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qBv2(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mg=0-mv2由式得:v2=2 m/s(3)代入前式求得:B= T(4)由于电荷由P运动到C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Eq-mg)mv12-0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qBv1+mg)由以上两式得: 2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即UAB300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10-10C,质量m

3、10-20kg,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L12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求(静电力常数k9109Nm2/C2)BAv0RMNLPSOEFl(1)粒子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2)点电荷的电量。2(1)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侧向位移为h, 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OR的距离为y,则: h=at2/2 (1分) 即: (1分)代

4、入数据,解得: h=003m=3cm (1分)带电粒子在离开电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得: (1分)代入数据,解得: y=012m=12cm (1分)(2)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y,则:vy=at= 代入数据,解得: vy=15106m/s (1分)所以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 (1分)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 (1分)因为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上,所以该带电粒子在穿过界面PS后将绕点电荷Q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与速度方向垂直。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1分)由: (2分)代入数据,解得: Q

5、=10410-8C (1分)3如图(甲)所示,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相距很近,上面分别开有小孔 O和O,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P、Q与金属板C、D接触良好,且导轨垂直放在磁感强度为B1=10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0.50m,金属棒AB紧贴着导轨沿平行导轨方向在磁场中做往复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乙),若规定向右运动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从t=0时刻开始,由C板小孔O处连续不断地以垂直于C板方向飘入质量为m=3.210 -21kg、电量q=1.610 -19C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D板外侧有以MN为边界的匀强磁场B2=10T,MN与D相距d=10cm,B1和B2方向如图

6、所示(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不计),求 (1)0到4.Os内哪些时刻从O处飘入的粒子能穿过电场并飞出磁场边界MN?(2)粒子从边界MN射出来的位置之间最大的距离为多少?3(1)只有当CD板间的电场力方向向上即AB棒向右运动时,粒子才可能从O运动到O,而粒子要飞出磁场边界MN最小速度v0必须满足: 设CD间的电压为U,则 解得 U=25V,又U=B1Lv 解得v=5m/s.所以根据(乙)图可以推断在0.25st1.75s内,粒子能穿过CD间的电场。(2)当AB棒速度最大,即v=20m/s时产生感应电动势为:=B1Lv=100V此时带电粒子经加速后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v=100m/s 此

7、时带电粒子的轨道半径为 出射点与O的水平距离为:粒子从边界MN射出来的位置间最大距离为S=d-x=7.3cm4如图10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为半径为、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N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半径的圆弧,圆弧下端切线水平且圆心恰好位于M轨道的上端点,M的下端相切处置放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恰好能经过M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后落到N的某一点上,取,求:(1)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多大?(2)钢珠落到圆弧上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13分)(1)设钢珠

8、在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在最高点,由题意 2分从发射前到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2)钢珠从最高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1分 1分由几何关系 2分从飞出到打在得圆弧面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分联立、解出所求 1分5(18分)如图10所示,空间分布着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左侧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其宽度为L;中间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带正电的粒子(质量m,电量q,不计重力)从电场左边缘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穿过中间磁场区域进入右侧磁场区域后,又回到了a点,然后重复上述运动过程。

9、(图中虚线为电场与磁场、相反方向磁场间的分界面,并不表示有什么障碍物)。(1)中间磁场区域的宽度d为多大;(2)带电粒子在两个磁场区域中的运动时间之比;(3)带电粒子从a点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a点时所用的时间t.5.解:(1)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得 在磁场中偏转,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见在两磁场区域粒子运动的半径相同。如右图,三段圆弧的圆心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为2r (2)带电粒子在中间磁场区域的两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由于速度v相同,角速度相同,故而两个磁场区域中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3)电场中, 中间磁场中, 右侧磁场中, 则6(8分)如图所示,为某一装置的俯

10、视图,PQ、MN为竖直放置的很长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有匀强磁场,其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金属棒搁置在两板上缘,并与两板垂直良好接触现有质量为m,带电量大小为q,其重力不计的粒子,以初速v0水平射入两板间,问:(1)金属棒AB应朝什么方向,以多大速度运动,可以使带电粒子做匀速运动? V0MBNPQA(2)若金属棒的运动突然停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继续运动,从这刻开始位移第一次达到mv0/qB时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磁场足够大)6(8分)(1)粒子匀速运动,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等大反向,则金属棒B端应为高电势,即金属棒应朝左运动(1分)设AB棒的速度为v,产生的电动势 (1分)板间场强 (1分)粒子所

11、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 (1分)有 (1分)(2)金属棒停止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位移为时,粒子转过的角度为(1分)设粒子运动时间为,有 (1分) (1分)7(12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轴沿水平方向,y轴沿竖直方向。在x轴上方空间的第一、第二象限内,既无电场也无磁场,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x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四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场强大小与第三象限电场场强相等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质点,从y轴上y=h处的p点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进入第二象限。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点进入第三象限,带电质点恰好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经过y轴上y=-2h处的p点进入第四象限。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粒子到达p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第三象限空间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带电质点在第四象限空间运动过程中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7.解:(1)质点从P到P,由平抛运动规律 h=gt v v 求出v= 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45角 (2)质点从P到P,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Eq=mg Bqv=m (2R)=(2h)+(2h) 解得E= B=(1) 质点进入第四象限,水平方向做匀速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