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293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近年来,一股互联网投资理财的热潮涌入校园。不少大学生从使用余额宝开始,不断尝试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群体, 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研究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状况,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和使用现状, 可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在大学生中推广提供思路。同时, 了解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理财方式,研究其理财行为特征, 帮助我们树立适度、 科学的理财观念,引导其进行互联网金融理性投资。 1、研究背景:长期以来,国人忽视了对大学生理财理念的教育,缺乏对其理财行为特征的研究。近几年来,随着校园理财人数

2、的剧增, 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理财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方支付、 网络融资和在线金融服务研究。学界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内容多为第三方支付产业升级、 业务模式创新及政府监管等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拓展了银行业支付业务的范围, 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对网络融资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分别为融资实现模式、 发展对策以及风险控制与政府监管。在线金融服务研究上,由于新事物发展极快,相关监管政策没有落地,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于在线金融服务模式和特点, 以及对发展前景的探讨。2、研究意义: 大学生理财行为和互联网金融两个领域, 学界都进行

3、了较多的研究。但针对大学生通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进行理财的行为特征的研究较少, 并缺乏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需求分析。互联网时代下,80 后、 90 后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受众, 研究其运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的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是 80 后和 90 后中最具活力的群体, 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进行研究,一方面, 得出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 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进一步创新提供可行思路。另一方面, 发现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特征,为其进行科学、 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提供建议。3、研究现状: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现状分析 (1) 使用互

4、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群体特征: 人口特征: 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主要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群体, 教育程度都相对较高,拥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财知识。从性别上看, 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人群是女性。从大学生的收入和消费状况来分析,很多大学生目前手中有一定的闲散资金,可以用来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行为特征: 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基于网购的需求来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财相关的应用相对较小, 对于相关互联网产品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而且从大学生的对于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和网购和社交软件相关性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比如说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从大学生

5、的使用现状来看, 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普及度较高, 大多数同学都或多或少的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的深度还不够, 大多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购物需求层面。对于相关理财和投资,以及借贷的相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程度相对较低。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群体,风险安全问题是她们考虑最多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问题值得去关注。 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较为突出,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和接受较为容易。从忠诚度来看,大学生的转化成本并不是很高, 所以忠诚度较低, 较为容易接受各种品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2) 互联网金融产品市场和大学生群体的供

6、求特征: 供给产品特征: 互联网金融产品拥有“快捷, 便利, 门槛低” 等等适合大学生金融投资的特点。而且互联网本身的种类多样, 拥有针对不同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可以服务于大学生投资,可以服务大学生创业等等。而且互联网金融产品拥有较好的客户体验和用户至上的感觉以及大数据平台带来的便利性。需求特征分析: 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收入等方面来看,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的潜在需求, 而且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中的好奇和从众心理, 较强的接受能力和较低的又为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生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趣和未来的前景预测较好。 供需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

7、产品和大学生这一市场并没有将供求统一起来, 互联网金融市场并没有很好的挖掘大学生这一潜在的用户需求,在这一市场达到将潜在的顾客需求转换成实际需求。而且对于大学生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不够, 大学生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不够, 而且对于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用户的专门性和针对性不是很强,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深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另外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需要进一步深化。4、关于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建议 (1) 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供给方的建议。从调查来看,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投资能力及投资理财需求的群体, 是一个值得深挖的市场。并且,具有极强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大多

8、体验过或正在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并且,他们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较大需求。结合调查结果,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供给方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专属大学生的用户平台,增加用户粘性。从产品来看, 目前市场上,互联网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只是收益率的差异。因此, 个性化专属化服务成为新的突破点。现实调查中,不少大学生有大学生平台的需求。如何加强平台建设呢? 一方面,可通过与大学生日常所需的消费场景相联系, 如校园一卡通的充值; 另一方面,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中, 嵌入大学生理财经验的沟通交流区,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教育区。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金安全系数。在调查中,大学生们最大的顾虑

9、是资金的安全。一是技术风险,即账号和资金被盗, 二是投资风险。针对这两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供给方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降低资金被盗风险,并做好被盗资金准备和及时; 同时, 运用大数据优势, 强调收益率时也要注重资金安全性。三是加大互联网金融理财线下宣传。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解还处于网络购物支付的层面, 通过线下宣传,加深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参与度。(2) 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建议。加强理财知识学习,提高理财能力。调查显示,互联网金融产品给大学生带来了理财意识的觉醒, 但理财能力的不足是他们深入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主要障碍, 而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可能导致大学生盲目进行互联网金融投资,上当受骗。因此,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群体,可通过自学的方式加强理财知识学习, 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知识的学习。通过参加模拟投资比赛等比赛,实际互联网金融理财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理财战略。在调查中, 大多数大学生将资金投放于银行活期储蓄或余额宝类互联网直销货币基金,理财方式比较单一。对于闲置资金较少的大学生来说, 仅通过余额宝类金融产品进行理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对于拥有较多闲置资金的大学生,则需进一步优化投资战略,适当增加收益较大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如人人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