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29258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宁波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程宁波城西网城西引力(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高桥老镇地段(CX03)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本 宁波市高桥老镇地段(CX03)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 3 -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住建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11;(5)

2、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准则2014.11(在编);(6)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7)宁波市城西地区分区规划(2014-2020)(在编);(8)各类专项(专业)规划;(9)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10)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高桥老镇地段位于鄞州区,北至姚江,东至梁祝路,南至幸福路,西至规划道路-望春西路-秋实路,总用地3.22平方公里。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

3、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1.7其他规定规划实施和管理中一般应遵守技术管理文件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进行管理。02、功能定位、规划重点、发展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根据相关上位规划对该区的发展要求,结合现状情况,确定本地段功能定位为:以TOD为导向的新型生活居住

4、区,活力老镇,承载休闲商务、生态居住和生态绿廊的重要功能。2.2规划重点延续分区规划构建片区特色;协同高桥中心共筑TOD新城;继承生态理念引领绿色城西;注重设施配套打造宜居之地。2.3发展规模本区规划人口4.2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03.04公顷(不包括水域面积19.71公顷),占总用地的94%,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72平方米。2.4规划结构规划总体结构可概括为:“两带两轴,一心四组团”。两带:滨江景观带和沿梁祝路城市景观带。两轴:沿望春西路(中山路)城市发展轴和沿新丰路城市景观轴。一心:高桥组团中心。四组团:沿望春西路、新丰路分四个居住组团。03、控制单元3.1控制原则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

5、、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3.2单元划分结合行政街道和社区界限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依据上述原则,本区划分为4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为GQ03-01至GQ03-04。3.3控制内容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口控制规模、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本编制区的总建设容量约为300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

6、量不得突破。04、用地规划4.1居住用地与人口4.1.1规划布局规划居住用地119.92公顷(商住混合用地中居住按60%计),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9.57%,人均居住用地28.6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109.40公顷,服务设施用地2.79公顷,商住混合用地12.88公顷。4.1.2规划人口规划结合现状人口分布,以规划城市道路及河道围合,形成4个社区。规划居住人口约4.2万人,约1.62万户,户均2.6人。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2.1规划布局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9.5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3.06%,人均公共设施用地9.4平方米。4.2.2行政办公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

7、地2.61公顷,为保留的派出所和新建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4.2.3文化设施用地规划文化设施用地1.79公顷,为街道级文化活动中心。4.2.4教育科研用地规划教育科研用地22.24公顷,为保留的高桥镇中心小学、高桥社区学校,和新建的1所7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高中。4.2.5体育用地规划体育用地11.92公顷,为区级体育中心,结合西部带状公园设置。4.2.6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医疗卫生用地0.76公顷,为保留的高桥镇卫生院(街道级)。4.2.7宗教用地规划宗教用地0.26公顷,为保留的三成庙,是区文保点。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7.40公顷(商住混合用地中商业按40%计),

8、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04%,人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5平方米。围绕轨道站点适当布置商业商务,打造TOD为导向的社区型核心商圈,提供一站式生活中心,丰富望春西路城市界面,完善城市发展轴。集约、灵活用地原则,净菜超市、社会停车场库、电信、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及交通设施结合商业商务地块合理设置。4.4绿地规划绿地58.0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9.17%,其中公园绿地43.18公顷,防护绿地14.91公顷。4.5水域规划水域19.71公顷。用地代号用地性质规划(2020)4.3万人用地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百分比(%)R居住用地88.57 33.21其中R1一类居住用地4.59R2二类居住用地76

9、.45Rr其他居住用地0.85Rs幼托中小学用地5.99Rm住宅混合用地0.69C公共设施用地53.3920.02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2.59C2商业金融用地15.30C26市场用地1.29C2m商办混合用地16.05C3文化娱乐用地4.02C4体育用地2.00C5医疗卫生用地5.14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6.39C9其它公共设施用地0.61T对外交通用地20.647.74其中T1铁路用地19.15T2公路用地1.49S道路广场用地54.6720.50其中S1道路用地51.10S2广场用地3.08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49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722.14其中U2交通设施用地2.24U3邮电设

10、施用地2.30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1.18G绿地42.8916.08其中G1公园绿地38.80G2生产防护绿地4.09D特殊用地0.840.31其中D1军事用地0.84城市建设用地266.44100E1水域17.07总用地283.79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配套原则公共服务设施,或称配套公建,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5.2配套要求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市区级、街道级和社区级三级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市区级公

11、共服务设施根据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配置。街道级必须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菜场、街道服务中心等各项设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初中、高中、邮政所等设施。社区级必须配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等各项设施,有条件可以集中建设形成社区中心。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6.1绿地系统规划绿地58.0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9.17%,其中公园绿地43.1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达10.3平方米;防护绿地14.91公顷。6.1.1公园绿地沿姚江形成滨江公园,控制宽度约90-150米,面积约8.7公顷

12、。沿邵家渡河、梁祝路形成宽度60-90米不等的带状公园,作为区级公园。沿后塘河南侧控制30米宽绿化带,最终形成约95米宽的滨水绿带,结合运河文化打造休闲漫空间。沿望春西路北侧控制20米宽公园绿带,延续中山路城市景观轴。其余沿20米宽河道两侧控制20米宽绿带,沿15米宽河道两侧控制15米宽绿带,保证生态绿地的连续性。6.1.2防护绿地规划沿秋实路退远期道路控制线30米,沿通途路退远期道路控制线25米,沿新丰路退道路控制线8到10米。6.2水体系统规划水域面积19.71公顷,水面率控制在6.1%左右。后塘河:规划按现状宽度控制,最小控制宽度40米,河道两岸结合商业休闲设施打造滨水休闲天地。邵家渡河

13、:结合河道两侧地块的改造,最小控制宽度为30米,河道两岸形成区级城市带状公园。城市20米主干河:基本按现状宽度控制,最小控制宽度为20米,河道两侧形成良好的绿地景观。城市15米一般河道:基本按现状宽度控制,最小控制宽度为15米,河道两侧形成良好的绿地景观。其他一般河道:基本按现状宽度控制,最小控制宽度为10米,河道两侧形成良好的绿地景观。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的聚集点。根据开放空间的公共性,着眼于更大范围,形成多层级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1)第一层级:区域性公共空间廊道姚江生态绿廊:本区拥有滨水岸线1.8公里,东西连接梁祝生态绿心和滨江湾头公园。(2)第二层级:片区性

14、公共空间廊道西部带状公园:沿邵家渡河、梁祝路的带状公园,向北贯通至姚江和姚江绿心公园,向南延伸至新庄古村绿心,是片区性公共空间廊道。后塘河-大西坝河带状公园:运河文化的继承和提升,结合轨道站点,打造水畔天地,营造漫空间。(3)第三层级:一般性公共空间廊道区内其他主要河道两侧的沿河公共空间廊道,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有利于组织连续的步行系统,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4)重要公共中心节点大区域范围内共形成四个重点开放空间节点。其中,轨道高桥站为本区重要公共空间节点。轨道TOD核心:围绕轨道站点打造生态商业商务核心,其中本区依托轨道高桥站点打造一站式社区生活中心,也是本区的组团中心。(5)社区公共中心指居住社区的公共绿地,一般结合社区中心布置,便于老人和小孩就近户外活动。6.4步行系统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体系,有助于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的连结,并为居民提供散步健身游憩的步行空间。滨水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应提供连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