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2889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二、教材分析“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

2、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

3、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

4、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五、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六、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七、教学方法:实验、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八、教学过程: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

5、重描述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燃烧、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列举一些使物质燃烧的方法吗?【回答】用火柴、打火机、烟火、炉火等火源将纸、煤、酒精灯等引燃,用电子打火点烟、钻木取火等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待征发光、发热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过一会儿后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6、?【演示】在玻璃棒的下端、中部、上部三处各系上一小块白磷,把玻璃棒插到盛有80热水的烧杯里,使下端的白磷浸没在热水中,中部的白磷悬于水面处,上部的白磷露在烧杯外,结果只有水面处的白磷燃起来了。【分析】水面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不同的是水面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了而水中的没有,这就说明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水面上的白磷与烧杯外的白磷同在空气中,而烧杯外的白磷下面没有热水,其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物质要燃烧还得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

7、火点。【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灭火呢?【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讨论】1实验室如何熄灭酒精灯?它应用了什么原理?2木头着火时,通常泼水可以熄灭,为什么?3. 请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并分别说说它们的灭火的原理。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引入】大家知道,同是一种物质在不

8、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也不相同。如碳、硫、磷等在氧气中燃烧就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在同一条件下,有些物质能平静燃烧,有些物质则急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同是燃烧,但现象会出现如此的差异呢?燃烧的特殊现象爆炸【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看到:1氧气的含量不同,可燃物燃烧的激烈程度是不同的。2由于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混合,经点燃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生成的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一些车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引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燃烧的现象也有影响,总的来说就是【板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

9、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课题2 燃料和热量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复习与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提问】: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很多自己熟悉的燃料,其中有很多就是我们本课要重点学习的化石燃料。 【讲授新课】:一、化石燃料教师提问,学生看书回答化石燃料的种类、

10、形成过程、特点(不可再生)1、煤和石油:【活动探究】:课本P132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分组汇报。部分问题需预先布置学生准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活动结束前需对相关问题总结归纳。2、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你知道什么是有机物吗?你能举出有机物的例子吗?【思考回忆】通过你收集的资料、了解的信息,你看到的甲烷是什么样的物质。通过阅读教材,查询资料

11、,你知道甲烷有哪些存在形式吗?甲烷的俗名有哪些?甲烷俗称沼气,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成的。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甲烷的性质: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2、可燃性:点燃前要先验纯。【实验7-4】: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讨论】: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讲述】: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所以甲烷也是沼气的主要成分。【学生阅读】:沼气的综合利用【讲解过渡】: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学生活动】:根据书P135的数据计算多少年后石油

12、和天然气将被耗尽?【教师讲解】: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化石燃料用不了多久就耗完了,你有怎样的对策? 【学生活动】:1、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思路(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 2、讨论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的方法。 3、了解海底“可燃冰”你听说过可以燃烧的冰吗?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那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点燃【提出问题】: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产生热量?写出至少四个可燃物燃烧的反应。点燃2H2 + O2 = 2H2

13、O点燃2CO + O2 = 2CO2点燃C + O2 = CO2CH4 + 2O2 = CO2 + H2O【讲述】:可燃物的燃烧是最常见的有热量放出的反应。【提问】:燃烧是一种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那么,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吗?(不一定。)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如: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等等;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讲述】目前,我们使用得最多的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都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并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不可再生。据

14、估计,依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以供人类开采40 50年。也就是说,40 50年后,地球上也就没有石油了,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因此,充分利用燃料是目前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提问】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燃料燃烧时如果空气不足就会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燃烧: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污染,影响环境,危害健康。)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可讨论回答。)通常工作上有哪些做法?(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在工业上常需要将固体燃料粉碎,或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燃烧效率。)3如何充分利用煤及新技术

15、的开发?(制新型煤粉燃料器;将煤进行液化、气化;水煤气或干馏煤气。)【实验7-5】:教师演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触摸、感觉。【学生活动】:记录现象,描述感觉,分析得出结论:不仅燃烧,其它反应也可能放热。【推测】:是不是有些反应会吸收热量?有例子吗?【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举例说明。【课堂总结】:学完本节你有何收获?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学生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有:A:NH3、CO2、NO 雾 B:CO、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