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2658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产荒背景下银行如何配置资产 “银行传统风险管控的重点,在于融资人的主体信用管控,从主体信用动身确定融资额度和风险管控措施。在国家“盘活存量”的政策支持下,存量优质资产盘活手段在渐渐增加。建议银行在配置非标等类固收产品的基础上,由注意主体信用向注意资产质量转变,发展以优质资产为核心的私募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管控现金流、管控核心资产,在实质上限制风险,提高资本收益率。摘要:本文介绍了2015年7月份以来,银行所面临的高收益资产匮乏的资产荒现象,以及银行不良持续增长、利润增长乏力的局面。在内忧外患双重背景下,本文认为银行应谨慎采纳“加大杠杆、拉许久期”的策略,并对银行重构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提出了建

2、议。关键词:资产荒 商业银行 资产重构 资产支持证券2015年7月份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及股市回落,不少探讨机构抛出了“资产荒”或者“资产配置荒”的论调。简而言之,“资产荒”指整个金融市场流淌性充裕,而投资渠道匮乏,高收益又相对平安的资产可得性降低。资产荒令银行传统的资产配置思路出现困局。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利润却增长乏力。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给银行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向带来极大挑战。外患:资产荒制约银行资产配置在前几年经济上行、投资驱动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需求极为旺盛,这两类企业对成本敏感度较低,为市场供应了大量高收益的固收类资产。2015年上半年

3、,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收益资产供应减速, 不过资本市场的火热为银行供应了二级市场配资、股票质押式回购等相对高收益的类固收资产。随着7月份以来股票指数出现高位回落,银行进入高收益资产匮乏的“资产荒”时期。(一)银行资产端出现两个重要变更1、地方政府债发行及置换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看法(国发201443 号)发布。以此为标记,我国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进入新阶段。国家开正门、堵偏门,通过激励以地方政府发债的方式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并置换存量债务。地方债务置换是指在财政部甄别存量债务的基础上,把原来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形成的短期、高息债务(包括银行贷款、BT、

4、城投债、信托融资等)置换成许久期、低成本的地方政府债券,旨在引导地方政府规范化、透亮化融资。2015年,全国人大批准下达了6000亿元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和3.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额度。自2015年5月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正式驶入快车道。下图为地方政府债的发行状况。截至2015年11月底,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达3.7亿元,全年的发行任务基本完成(见图1)。图1:2015年来地方债发行量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利率几乎清一色紧贴投标利率下限。即使是10年期的债券,发行利率也始终在4.2%以下,大幅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见图2)。图2、地方政府债票面利率走势图线2、房地产投资低迷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5、数据,2015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已降至3.5%的水平,相比去年同期降10个百分点,创下本世纪以来最低增幅。同时,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交易所公司债,满意资金需求。截至9月30日,30家地产公司共公开发行公司债48只(期),募集资金规模1254亿,13家地产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共26只(期),募集资金规模381亿元。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仍旧处于去库存阶段,新开工和投资下滑趋势尚未扭转,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尤其严峻。房地产投资意愿下降,正规发债渠道放开及低成本公司债的大量供应,导致房地产行业高收益、低风险资产供应大幅萎缩,甚至出现了低成本房地产公司的

6、公司债对存量高成本融资的替换,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荒。(二)资产荒在债券市场的表现1、资金供应回流,债券需求旺盛随着传统高收益资产供应的削减,大量流淌性起先找寻投资新领域,以替代高收益资产,并干脆推高了上半年的股市。但2015年6月份以来,股市去杠杆导致各类股市衍生高收益资产快速收缩,大量此前参加股市的资金起先从股市撤出。近期,虽然IPO重启,但是针对新股申购政策进行了调整,取消预缴款,意味着IPO开闸对债市资金的分流依旧有限。对于债券市场,由于打新基金对打新股的依靠程度降低,其只能增配固定收益债券,因此债市需求猛增。即使是在地方政府债券加码发行、交易所政策利好导致公司债供应增加的三季度,面对巨量

7、,债券发行利率依旧出现了一路下行。2、债券市场收益率也下行明显,信用利差明显收窄由于债券需求与供应的失衡以及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自2015年3月起,债券到期收益率一路下行,引领了一波债券的牛市行情,从1年期到10年期,各期限信用产品的到期收益率都明显下降(见图3、图4)。图3:3年期企业债与1年期公司债到期收益率走势图4:长期限企业债与公司债到期收益率走势同时,由于交易所债券在质押式回购方面相对便捷,使其成为加杠杆操作的首要选择,公司债需求增加,加剧了同期限不同信用级别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收窄(见图5)。图5:3年期企业债与3年期公司债到期收益率走势3、许久期资产供不应求,收益率下降明显在资产收益

8、率一路下行的状况,为提高回报率,投资机构纷纷实行拉许久期的策略。反映到数据上,许久期的公司债与国开债的信用利差显著收窄,其中9年期AAA公司债的收益率甚至低于10年期国开债,出现倒挂(见图6)。像9月24日万科公开发行的公司债,5年期中标利率为3.5%,与5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相比,信用利差也几乎为0。图6:长期限公司债与国开债到期收益率走势(三)资产荒令银行面临资产配置压力自2012年来,银行通过自营或借道各种通道方式,将资产配置到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形成了大量的高收益信贷和非标资产。自2014年以来,随着存量高收益资产的渐渐到期或被置换为低收益资产,银行的投资收益率出现大幅下行,相

9、关业绩指标也呈现下降趋势(见图7)。图7: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与平均资本利润率变动趋势内忧:银行盈利压力增大(一)不良贷款与不良率双升,资本压力增大依据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状况(法人口径,下同),截止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4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59%,较年初上升0.20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45亿元,比上季度增加1665亿元。贷款损失打算合计22634亿元,较上季度增加972亿元,拨备覆盖率由一季度末的211.98%下降至190.79%。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季度环比增速依次

10、为9.12%、7.48%、10.44%、9.87%、16.60%、11.13%、8.65%;虽然不良贷款暴露有所趋稳。但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双升的趋势仍在持续。2015年四季度,由于经济增速依旧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加大,预料银行不良贷款仍将接着攀升。在2014年的四个季度中,商业银行平均资本足够率分别为12.13%,12.40%,12.93%和13.18%,资本足够率逐季度增加。但进入2015年,银行资本足够率起先下跌,一季为13.13%,二季度进一步下降18BP至12.95%。虽然三季度回升至13.15%,但在当前经济形势及不良贷款持续增加的状况下,预料2015年内,为了满意监管资本的要

11、求,银行依旧面临肯定的资本压力(见图8)。图8: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率与资本足够率变动趋势不良贷款、拨备、资本三者亲密相关,不良贷款的增加将干脆影响银行的拨备、利润和资本。依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银行业三季度较二季度多计提损失打算972亿元,将干脆导致银行税后利润削减729亿元(=972*(1-25%企业所得税率),由于当年净利润干脆转为“未安排利润”(核心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三季度新增拨备会导致当年净利润及核心资本干脆削减729亿元。虽然由于拨备的增加幅度大于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会导致银行超额拨备增加28亿元(=972亿元-944亿元)。而超额拨备属于附属资本的核算范围,因此超额拨备的变动会导致

12、附属资本增加28亿元。上述两个因素合计导致银行监管资本削减701亿元(=729亿元-28亿元)。而二季度,由于损失打算的计提(836亿元)及不良增加大于拨备的计提(258亿元),导致银行监管资本削减885亿元。2015年二至三季度,银行监管资本合计削减了1586亿元(=701亿元+885亿元)。在满意资本足够率10.3%要求的前提下,上述监管资本的削减将干脆导致银行新增资产的形成实力降低15398亿元(1586亿元/10.3%)。而这仅是二季度和三季度的不良资产增加导致的。考虑全年不良资产的增加规模,银行监管资本削减的更少,迫切须要增加利润,以对冲不良资产对利润及资本的侵蚀。(二)净息差缩减,

13、盈利实力下降从货币政策层面看,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持续扩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等,导致银行负债端成本持续攀升。但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未变,企业盈利实力渐渐下降,致使信贷需求不足,制约了银行贷款定价实力,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2015年初,净息差收窄趋势尤为明显;二季度末银行整体净息差为2.51%,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虽然三季度净息差略上升至2.53%,但较上年同期仍下降0.15个百分点(见图9)。图9:银行净息差变动趋势与此对应,银行盈利实力出现下降,2015年前三个季度,在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4.78%的状况下,银行业累计实现净利

14、润1292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21%。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4210亿元,较二季度削减69亿元,环比降低1.61%。同时,2015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1.20%,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6.68%,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均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创新资产配置结构,突围资产荒困局为解决高收益资产匮乏、利润增长乏力的困局,目前银行较多采纳的策略,是降低信用评级准入、加大杠杆或拉许久期,许多投资机构也采纳了这种策略,所以市场会出现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和信用利差的收窄。但在经济下行趋势没有变更状况下,银行化解存量不良已经压力重重,从审慎经营的角度动身,笔者并不

15、举荐银行采纳上述应对策略。由于面临越来越严厉的资本监管,银行可投资资产总量受到资本的限制,不能超过资本的12.5倍。银行增加资本的手段有限,主要包括增发股票、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混合资本工具等,应更加注意资本的收益率,提凹凸风险资产占用的资本的比例。因此笔者建议银行重构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并提高以下两类资产的配置规模,在风险可控的状况下,提高资产收益率。(一)加大资产支持证券的配置力度自2012年资产证券化业务重启以来,截止2015年10月9日,证监会主管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规模1423亿元,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存量规模3532亿元。由于目前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认可度尚待提高,因此存量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价格相较公司债而言,具有肯定的优势。同时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方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2年第1号),投资高评级资产支持证券化能够有效节约风险资产,提高资产收益率。(二)先人一步,抓牢优质资产银行传统风险管控的重点,在于融资人的主体信用管控,从主体信用动身确定融资额度和风险管控措施。在国家“盘活存量”的政策支持下,存量优质资产盘活手段在渐渐增加。建议银行在配置非标等类固收产品的基础上,由注意主体信用向注意资产质量转变,发展以优质资产为核心的私募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管控现金流、管控核心资产,在实质上限制风险,提高资本收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