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2520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一、 填空题(131=31)1、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 、 、 、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主单位是 。3、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4、在下面的变换单位的式子中, 填上缺少的部分:(1)2.8厘米=( )米=2.810-5 ( )。(2)3.5米=( )毫米=3.5106( )。5、1000页的一本书, 厚度为4 厘米, 每张纸厚度是 微米。6、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0.13( )。 (2)地球的半径是: 6400( )。(3)一根头发的直径是: 70( )。 (4)一本书

2、的厚度是: 18.5( )。7、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7.52厘米,17.52厘米,17.53厘米,17.51厘米,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是 厘米,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8、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厘米。9、一支钢笔的直径是36.1mm,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估计值是_,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10、某人准备去商场为丈夫买裤子, 她在家先粗测了一下丈夫所穿的裤子的长度, 她以一 的长度作为“单位长”, 测得裤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5倍, 则裤子的长可记作 , 其中数字部分为, 单位

3、部分为。二、选择题:(315=45)1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 A、兵乓球的直径; B、物理课本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杯的高度。 1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13、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2.4厘米; B、2.41厘米; C、2.411厘米; D、24厘米。 14、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数据为1.41厘米、1.52厘米、1.

4、43厘米、1.41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该是() 、1.416厘米; 、.43厘米; 、1.42厘米; 、.44厘米。 15、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图正确的是( ) 16、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A2cm2 cm1000.02mB2cm21/100 m0.02mC60m60m1000m0.06mmD60m6010000.06mm17、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值记为( )A0.18毫米B0.18厘米C0.18米D0.18千米1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D以上说法都

5、正确19、测量单人课桌的长度,选用下面的哪个尺子更合适( )A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B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C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D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20、长度测量时,下列对于测量工具的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并依据此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B根据测量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C根据单位的大小选择测量工具D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选择最高准确程度的测量工具21、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则测量结果 ( )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有何影响, 无法判断22、若正确测得某一

6、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23、古代的“记里鼓车”利用齿轮传动装置,每当车轮转动150圈时,机械人自敲一次鼓(1里=500米),由此可见车轮的直径大约是 ( )A1.60m B3.33m C106m D都不对24、妈妈要做一个新窗帘,让小明帮她测量窗户的高度,小明应该从下列四个刻度尺中选用哪个呢?(两个数字分别是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 )A30米,1分米; B3米,1厘米; C1米,1毫米; D0.2米,1毫米;25、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

7、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三、实验题:(42=8)26、要测一圆锥体的高, 身边只有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 如何测? 画出测量的平面图。27、用学生三角尺,铅笔来测一段细铜丝的直径,请写出实验步骤及计算式四、计算题(52=10)28、一位同学粗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他先走了10步, 测出距离为6米, 于是他就以这样的步幅, 从家到学校共走了520步。那么, 他家离学校多远?29、某人用直径为80厘米的铁环, 绕操场滚动一周, 若铁环刚好滚动80圈, 求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五、探究题(61=6)30、

8、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实验序号材料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1铁球201.962铁球302.473铅球201.96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 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 和 ,结论是: ;(2)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

9、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 (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 (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 。参 考 答 案一、 填空题1、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交流合作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评估 分析论证2、刻度尺 米3、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4、(1)2.810-2 千米 (2)3.5103 m5、406、(1)m (2)km (3)m (4)mm7、17.52 mm8、mm 3.50cm9、36mm 0.1mm mm10、5.5 5.5 二、选择题11、D12、D13、B14、C(点拨:1.52cm跟其他

10、几个数据相差很大,所以它是错误的数据。求平均值时要舍去;求平均值后的值的有效数字应该跟所给数据的有效数字一样,所以四舍五入取1.52cm)15、D16、B17、C18、C19、A20、A21、B22、C23、A(点拨:每击一次鼓为一里,即500m,设车轮直径为d,则150=500m,d=1.60m)24、B25、A三、实验题26、答:步骤一:如图,把圆锥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步骤二:如图放好直尺和三角板; 步骤三:读出直尺的读书即为圆锥体的高h。27、答:步骤一:如图,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 步骤二:用刻度尺测量出铜丝长为L; 步骤三: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n; 则铜丝的直径为d=L/n。四、计算题28、解:步长:L=6m10 =0.6m S=nL =5200.6m =312m 答:他家离学校312m。29、解:铁环的周长 =3.140.8m =2.512m 操场的周长 S=nC =802.512m =200m 答:操场的周长是200m。五、探究题30、(1)1 3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无关 (2)不同时 不是 存在比较大的空气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