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2395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过小年的风俗习惯当然首推祭灶这个重大的环节,可以说过小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灶,好吃好喝的将灶王爷爷送上天,用甜甜的灶糖糊住他的嘴,上了天不许说人间的坏话,然后重新贴上新的灶王画像。下列是分享的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希望能帮忙到大家!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的风俗,据说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

2、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富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昌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开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

3、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灶王爷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每家每户来的官吏。灶王爷每年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为了讨好灶王爷,在人间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习俗。今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古时候今天要祭灶的。在古代,人们为了要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说好话,也常用灶糖来谢灶。灶糖是一种又黏又甜的糖,它是用大麦芽熬成的。吃到嘴里,虽然不太甜,但十分黏牙。人们用它来谢灶,让灶王爷吃了后,把嘴黏住,多说好话,少讲坏话。这当然是既有趣又

4、可笑的一种希望罢了。我们这里的祭灶,就是清扫房屋,在灶台的墙壁上贴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的画像,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全。除夕之夜,要给灶王爷上香,并供奉饺子、果品,以此来感激灶王爷的庇佑。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了解它的来历,仅剩“过小年这个名字了。让我们在“过小年的时候,祭祀我们聪慧智慧的祖先,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纪念由于火的发现,人们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的开展,让它变成一种祈福的节日吧!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今天,我来到美丽的家乡南阳。我的家乡有一条白河,像一条玉带一样环绕着城市,仿佛一幅美丽的油画,更是南阳的一颗耀眼明珠。最为好看的是两河岸边弯弯曲曲的小路,

5、岸边成排的垂柳,让我想起一句千古流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微风一吹,飘起它们长长的辫子,像小姑娘在风中欢快的跳舞,还有横跨在水面上的一条大桥犹如一条蛟龙守护着白河母亲。白河的夜景更为美丽,大桥上璀璨的灯光照映在白河水面上,烘托着在水上划船的人们,仿佛在水面上开启了一场舞会。阵阵微风吹来,水面碧波荡漾,就像老奶奶脸上的皱纹。白河的开展象征着南阳的进步。看!水面如此的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仿佛在水底淘气的玩起了捉迷藏。不过,我听妈妈说,以前的白河可没有这么美丽,就像一位老态龙种的老奶奶吃了一颗“返老还童丸,变成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每当我来到这里时,就显得有些

6、陶醉,我沉迷的望着那碧波荡漾的河水,望着那随风飘扬的柳树叶,望着那岸边尽情嬉戏的人们,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流连忘返。啊!我长出一口气,每次在白河边时的心情都是则的美好,空气是则的清新,天空是则的明朗,总是会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我爱南阳,但我更爱南阳的白河!以南阳小年的风俗写一篇作文今天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农历腊月23、24或25.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我家是这样过小年的:我们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过的小年。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

7、菜。以前,爷爷是我们家的大厨,现在,爷爷老了,做饭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妈妈和姑姑的肩上。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就在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奶奶说:“过去的习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过小年的。听奶奶这么说,妈妈笑着说:“这都是迷信,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团员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们拿了有这么好的时机团圆呀!听爷爷奶奶说今天吃的这么丰富是因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异口同声的喊:“这都是迷信!妈妈听了笑嘻嘻地说:“这虽说是迷信,可叙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信念。还是不能丢的!在一片欢笑中,我们吃忘了这顿晚餐,现在涨到了的我渐渐的对节日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的传统中还残留着一些迷信,诞生记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传递了更多的亲情,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