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82197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以往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我国发病率为9.410.4,国外报道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病症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病症,分娩后随即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安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说明,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有些因素与妊娠期高

2、血压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称之为易发因素。其易发因素及主要病因学说如下:一易发因素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初产妇。2.年轻孕产妇年龄20或高龄孕产妇年龄35岁者。3.精神过度紧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4.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温升高时。5.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6.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7.体型矮胖者,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4者。8.子宫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者。9.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史者。二病因学说 1.免疫学说妊娠被认为是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从免疫

3、学观点出发,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是胎盘*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响的变态反响,与移植免疫的观点很相似。但与免疫的复杂关系有待进一步证实。 2.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学说临床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发生于初产妇、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者。本学说认为是由于子宫力增高,影响子宫血液供给,造成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所致。此外,全身血液循环不能适应子宫胎盘需要的情况,如孕妇有严重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亦伴发本病。 3.血管皮功能障碍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细胞毒性物质与炎性介质如氧自由基、过氧化脂质、血栓素A2等含量增高,而前列环素、维生素E、血管皮素等减少,诱发血小管凝集并对血管紧因子敏感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升高,病死

4、的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此外,气候寒冷、精神紧也是本病的主要诱因。 4.营养缺乏及其他因素据流行病学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钙缺乏有关。妊娠易引起母体缺钙,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而孕期补钙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下降,但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另外,白蛋白缺乏为主的低蛋白血症、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开展有关。此外,其他因素如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关系亦有所报道。病理生理本病的根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透,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等。全身各组织器

5、官因缺血、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损害,严重时脑、心、肝、肾及胎盘等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抽搐、昏迷、脑水肿、脑出血、心肾衰竭、肺水肿、肝细胞坏死及被膜下出血,胎盘绒毛退行性变、出血和梗死,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DIC等。主要病理生理变化简示如下: 周围小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增高全身小动脉痉挛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尿 肾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缺氧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重吸收增多水肿临床表现及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以下分类: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BP14090mmHg,冰箱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病人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前方可确诊。2.子痫前期1、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

6、4090mmHg;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病症。2、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mol/L血小板100109L;出现微血管溶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3.子痫在子痫前期的根底上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称为子痫。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个别发生在产后24小时,称产后子痫。子痫典型发作过程: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抖,数秒后全身及四肢肌肉强

7、直背侧强于腹侧,双手握紧,双臂强直,发生剧烈的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一分钟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呼吸而恢复呼吸。抽搐期间病人神志丧失。病情转轻时抽搐次数减少,抽搐后很快醒,但有时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病人可陷入深昏迷状态。抽搐过程中易发生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等多种创伤,昏迷时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于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假设孕后20周出现尿蛋白0.3g/24h;或妊娠20周年后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妊娠20周年前血压140/90mmHg,但妊

8、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年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处理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根本处理原则是镇静、解痉、降压、利尿,适时终止妊娠以到达预防子痫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率、病死率及严重后遗症的目的。1.轻症加强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休息、调节饮食、采取左侧卧位,以防开展为重症。2.子痫前期需住院治疗,积极处理,防止发生子痫及并发症。治疗原则也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常用药物有:.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硫酸镁有预防子痫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于先兆子痫和子痫。.镇静药物:镇静剂兼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常用地西泮和冬眠合剂,可用于硫酸镁有禁忌或疗

9、效不明显者,分娩期应慎用,以免药物通过胎盘导致对胎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降压药物:不作为常规,仅用于血压过高,特别是舒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者,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妊娠前已用降血压药者。选用的药物以不影响心博出量、渗血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为宜。常用药物有肼屈嗪、卡托普利等。.扩容药物:一般不主扩容治疗,仅用于低蛋白血症、贫血的病人。采用扩容治疗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常用的扩容剂有:人血白蛋白、全血、平衡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利尿药物:一般不主应用,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

10、容量过多且伴有潜在性脑水肿者。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响。常用药物有呋塞米、甘露醇。.适时终止妊娠:是彻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指征包括: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孕龄34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估计已成熟者;.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孕龄34周,经治疗好转者;.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3.子痫病人的处理子痫是本疾病最严重的阶段,直接关系到母儿安危,应积极处理。处理原则为:控制抽搐,纠正缺氧或酸中毒,在控制血压、抽搐的根底上终止妊娠。护理评估安康史详

11、细询问病人于孕前及妊娠20周前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和或水肿及抽搐等征象;既往病史中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有无家族史。此次妊娠经过,出现异常现象的时间及治疗经过。特别应注意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病症。身心状况典型的病人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根据病理程度不同,不同临床类型的病人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护士除评估病人一般安康状况外,需要重点评估病人的血压、蛋白尿、水肿、自觉病症以及抽搐、昏迷等等情况在评估过程中应注意:初测血压有升高者,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方能正确反响血压情况。同时不要忽略测得血压与其根底血压的比拟。而且也可经过翻身实验roll over tes

12、t,ROT进展判断,即在孕妇左侧卧位时测血压直至血压稳定后,嘱其翻身仰卧位5分钟再测血压,假设仰卧位舒压较左侧卧位20mmHg,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其阳性预测值33。留取24小时尿进展尿蛋白检查。凡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者为异常。由于尿蛋白的出现及量的多少反映了肾小管痉挛的程度以及肾小管细胞缺氧及其功能损害的程度,护士应给予高度重视。妊娠后期水肿发生的原因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还可由于下腔静脉受增大子宫压迫使血液回流受阻、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引起,因此水肿的轻重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但是水肿不明显者,也有可能迅速开展为子痫,应引起重视。此外,还应注意水肿不明显,但体重

13、于一周增加超过0.5Kg的隐性水肿。孕妇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自觉病症时提示病情的进一步开展,即进入子痫前期阶段,护士应高度重视。抽搐与昏迷是最严重的表现,护士应特别注意发作状态、频率、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神智情况以及有无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孕妇的心理状态与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孕妇对疾病的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有关。孕妇及其家属误认为是高血压或者肾病而没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孕妇对自身及胎儿预后过分担忧和恐惧而终日心神不宁;也有些孕妇则产生否认、愤怒、自责、悲观、失望等情绪。孕妇及家属均需要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相关检查

14、尿常规检查根据蛋白定量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镜检出现管型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血液检查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重症病人应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必要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等,以了解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测定血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时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肝、肾功能测定如进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等测定。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小动脉变化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眼底检查可见眼底小动脉痉挛,动静脉管径比例可由正常的2:3变为1:2,甚至1:4,或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甚至视

15、网膜剥离,一时性失明。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检查等,可视病情而定。护理诊断/问题体液过多与下腔静脉受增大子宫压迫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发生抽搐有关。潜在并发症:胎盘早期剥离。预期目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情缓解,未发生子痫及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明确孕期保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产前检查及治疗。护理措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指导加强孕期教育护士应重视孕期安康教育工作,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及其对母儿的危害,从而促使孕妇自觉于妊娠早期开场承受产前检查,并主动坚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治疗和指导。进展休息及饮食指导孕妇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以增加胎盘绒毛血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护士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富含铁、钙、锌的食物,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作用。可从妊娠20周开场,每天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