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2177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1Abstract2一、绪论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3(二)国内外研究综述3(三)研究内容及方法4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4(一)概念界定4(二)相关理论5三、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5(一)股权构成方面5(二)股权集中度方面6(三)控制权配置方面7四、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影响的假设及实证分析7(一)数据分析7(二)实证分析9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措施12(一)股权多元化和均衡化12(二)均衡配置控制权结构12(三)完善证券市场13结语13参考文献15致谢16摘要国有企业代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效率,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因此,需要进一

2、步加深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参与力度,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等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这种将具有资本优势的国有资本和具有灵活的市场机制的民营资本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极大的益处。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以提升公司治理的成效。关键词:民营资本参股;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激励机制3AbstractThe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agency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governance and hinde

3、red the reform proces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apital in mixed ownership, and realize the cross-shareholding and integration of non-state-owned capital such a

4、s state-owned capital and private capital. This will have capital-rich state-owned capital and a flexible marke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chanisms private capital can have great benefit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gov

5、ernance.Key words:Private capital participation; mixed ownership;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entive mechanism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大环境出现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公有制和国有企业的发展遭受影响,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民营资本可以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有企业中注入非国有资本,可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非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同时非国

6、有资本的进入,能弥补国有资本不适应于市场的缺陷部分,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结合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了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措施的改革,对民营资本的充分利用以及解决当前国企、民营企业不符合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解决其存在问题、提升其发展潜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从探讨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民营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冲

7、突、缺失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相关文献,收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路径。首先通过对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与股权制衡的探究,结合沪市主板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公司的典型案例据数据,分析中国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目标和考核标准,分析适合不同企业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制度。最后通过国内外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模式的比较,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实际发展出发,分析适合不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员工持股模式。最后提出优化股权结构、激励约束经理人、发展员工持股的建议。(二)国内外研究综

8、述关于民营企业参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具体的研究如下所示:Aaron(2018)认为在股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以让股东得到一定的收益,这种情形下可以让控股股东和企业中的小股东有着一样的利益目标,从而提升他们寻找信息的积极性,提升管理阶级的监督效率。所以,在这种股权非常分散的状态下降低“免费搭便车”的情况,最终提升管理公司的效果。Abner(2017)基于是否有进行公司管理时的决策投票权利把股东划分成了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两种。区分这两类的准则就是内部股东可以进行经营管理决定的投票,外部股东没有。深入分析这两种类别,得出内部股东手握的股份对于公司的价值有着更大的影响。因此,他认为可

9、以通过提升控制性的内部股东的股权来促进管理阶级的积极性,从而还可以减少代理的成本,做种提升企业的价值。Aldrich(2015)在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均优于集中化公司。这是由于控股股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缺乏外部制度的监督和管理,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将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为牺牲品,从而使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管理公司的效率大大降低。与公司原本的目标相背离。经李维安(2017)明确提出,以公司治理为根本原则,股权结构对经营和发展公司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股权结构基本反映了公司股份的类型和比例结构,除此之外,也体现了企业控制权的实际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传统企业相比变得更为繁

10、杂。对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相对性地优化,将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所有权聚集在一起,才能使得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得以实现,给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打下基础。经刘珺(2018)强调,对于混合所有制公司而言,在投资决策、管理、收益分配和管理理念中每一个股东看法都不尽相同,将导致公司在治理上存在缺陷。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追求利益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也导致了经营目标也大相径庭,自然在经营理念上也会有所不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并且自身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在公司决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选举、利益分配等方面会发生冲突,甚至会为企业的控制权而发生矛盾。这也可能会导致公司可能会做出决定十分错误,从而导致

11、利润发生严重损失。刘银国(2019)明确强调,混合所有制公司建立的基础在于现代公司体系,所有者与管理层的角色分离是其中的一种特点,也就是所谓的两权分离。这也导致了股东与管理层两者之间存在代理关系,当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关系中发生激烈的矛盾,代理问题由此就出现了。代理成本问题具体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会产生成本价格高昂。代理成本使得公司需要支付额外成本,对企业的管理效率产生负面作用。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一致,对管理者的鼓励和约束更加有效,除了能够让管理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还能够真正为股东利益服务,目前这是所有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中的重点难题。(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文章

12、主要是对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的探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数据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阅读大量理论之后,对民营资本参股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后文的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数据分析,使论证更加合理。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一)概念界定1.民营资本民营资本,一般来源于民间对以往生产的累积和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面向生产简单、技术要求低的产业,同时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相对国营资本、外企资本来说,有着资本比较小、经营活动比较小、技术升级慢、生产效率低的特点。2.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可以分为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指国家资本所占企业总资本的一半

13、以下,同时其他资本占该企业总资本比例没有国家资本占资比例高;或者是国家资本占资比例低于其他资本,但通过其他契约等使国家资本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者。绝对控股是指国家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一半以上,这里面也包括还未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企业。总的来说,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资本,国家资本是国有控股企业的实际控制者。(二)相关理论1.产权理论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时常会发现市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也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的问题。随着产权理论多年的发展,人们发现市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与资本的来源及所占比例存在关系,由于市场中两种资本来源的数量相差较大,会使社会上对社会公众福利不能有

14、效发挥作用。如何对资本进行有效分类和分配,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点。2.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的实际权力掌握者或者实际权力掌控团队,被称为委托人,拥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能够承担代行权力管理企业责任的人被称为代理人。委托人可以通过一些协定等方法,与代理人形成契约关系,选择自己的权力分配给代理人,使代理人使用这些权力对企业进行管理,委托人需要向为代理人的工作支付一定的佣金。相对于委托人,代理人一般会有更好的专业业务能力,也就是说代理人是有委托人所不具备的在企业管理上的优点。因此,委托人会选择寻找代理人代行管理企业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中“专业化”的发展及具体表现。三、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

15、的影响(一)股权构成方面1.国有股与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本篇作者所讨论研究的国有股,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国有股股东由于自身特性,在企业发展时,不同其他类型的股东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国有股股东更注重企业向公众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是否对社会有益、对公众有益,把企业的社会效益看的比较重要。因此,国有股股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起的作用比较小,而对企业的行政方面影响比较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治理效率。国有股股东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因此国有股股东会寻找代理人代行自己的权力。在国有股股东作为委托人的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选择、聘请、监督没有明确的要求,易产生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代理

16、问题。本篇为研究以上所述的理论,做出一个假设,即:国有股占企业资本比例与国有控股企业的效益有反向关系。2.法人股与固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企业法人或者是拥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等,将其合法资产投资公司从而形成的股份叫做法人股。而本文所写得法人股并不是国有法人股,而是含有民营性质的一般法人股。法人股能够限制国有股东的权限,并能够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混合所有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当所有者与管理者在委托代理中出现矛盾与分歧时,法人股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法人股也会造成别的的问题,比如当某个股东手中的法人股比例逐渐增多时,股东对于公司的决定权也会逐渐扩大,当超过现金流权时,这时候持股最多的股东如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而牟取个人利益时,不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