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1927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3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测评(三)第三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许多网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解析】A项,数罟:细网。【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B项,介词,比/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答案】C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2、项的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天下云集响应D外连衡而斗诸侯【解析】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答案】B4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B/C/D/【解析】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为被动句;为状语后置句;为判断句。【答案】C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2)七十者衣帛食肉,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_。(韩愈师说)【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黎民不饥不寒(3)吾未见其明也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

4、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征见。孝文帝受釐注,上因惑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

5、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B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C居数年/怀王骑/坠马

6、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D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解析】“居数年”为表示时间的词语,显然应该单独隔开,排除A、D两项。“无后”是指梁怀王没有留下后人,应该单独断开,排除B项。【答案】C7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廷尉” 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B“博士”在古代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也指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C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D“太傅”,中

7、国古代职官,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解析】“廷尉”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C贾谊从长沙被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向他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

8、弱他们的势力。【解析】B项,“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答案】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3分)译文:(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4分)译文:【答案】(1)(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2)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恩宠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

9、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旧时和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

10、仪法,崇尚黄色,尊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妒嫉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被召进京

11、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坐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12、。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导学号:39282113】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乾道五年举进士,授余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透,长贰同僚忌其立异。会充殿试考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路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

13、去。后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高宗山陵,百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焕亟言于安抚使郑汝谐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自如,安乎?”汝谐属焕条奏。充修奉官,移书御史,请明示丧纪本意,使贵近哀戚之心重,则茇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而须索绝矣。于是治并缘为奸者,追偿率敛者,支费顿减。岁旱,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改知婺源,三省类荐书以闻,遂通判舒州。间居虽病,犹不废读书,拳拳然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卒,丞相周必大闻之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焕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追赠直华文阁,

14、特谥端宪。焕之友舒璘字元质,奉化人。璘乐于教人,尝曰:“师道尊严,璘不如叔晦,若启迪后进,则璘不敢多逊。”(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注】长贰:指官的正副职。言路:指言官。山陵:此指营造陵墓。并缘:相互依附勾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B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C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D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先通读语段,然后再比较各选项。比较四个选项,第一个“乎”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乎”后可以停顿;但是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所以后面不能停顿,排除B、D两项;比较A、C项,“耻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耻”前停顿,排除C项,选A项。【答案】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