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81919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公开课教案_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让家更美好人教版道德级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人 沟通方式多元、交流内容多样,培养遇到家庭成员产生矛盾能想办法 解决的意识和态度。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能力,协调、化解家庭成 员矛盾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现代家庭结构、规模、观念,交流方式及交流内 容的特点,懂得关心家庭建设,让家更美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提高孝亲敬长的实践能力。教学难点:体验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快乐,提高充当“家庭黏 合剂”的能力。设计意图: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 发点,帮助学生学会

2、交往,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内容由“家庭面面观”和“和谐家庭我出力”两个话题 组成。通过前两框的教学,在了解了家是生命的居所,体味了亲情的 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如何让家更美好。本框学习内容是前两框的延伸, 也是学习这一课的最终目的,前两框是明理和情感渲染,本框在于导 行。本框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交往,处理好家庭关系,提高交际水平,增强以后到高一级学校读书和踏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父母长辈的极大关爱,尤其是现在的 独生子女增多,关爱来自几代长辈,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 期,心理和智力不成熟,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家庭的关爱。对此,本节 课让学

3、生体验现代家庭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为营造和谐家庭出力,进 而孝亲敬长。四、教学方法微课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情景表演等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听一听,家庭和睦万事兴师:播放老师自己为学生演唱的歌曲 家和万事兴,提出问题: 这首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或者说, 听了这首歌,你最想表达的一 个观点是什么?生:听歌曲并思考问题师:同学们,请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生回答。设计意图:同学们边听老师演唱的歌曲,边感悟歌词的寓意:家 和万事兴是老祖宗留下的话,说明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如何做到万事 兴呢?同学们在歌词中很容易找到相关的词语,使学生有话可说,如妻贤,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礼千斤等等。播

4、放 这首歌曲既能渲染课堂气氛,增强上课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从歌词中体验到家和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让家更美好打下情感基础。同时,老师为学生演唱,主要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 的距离。(二)新知学习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家和万事兴这首歌知道了“家 和”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众人拾柴 火焰才高,那么我们如何为“家和”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家更美好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出示课题)1、看一看:现代家庭面面观 师:同学们,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 念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下面我们通过微课来学习现代家庭结构、

5、观念的变化。师:播放自制的微课生:学习微课,了解什么是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等知识。(微课解说:同学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迁,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子女减少,家庭规 模变小,家庭结构简单化等都是家庭结构变迁的突出表现。下面,我 们通过微课来认识现代家庭结构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家庭规模在经历了几次升降起伏的变 化后,从 1973 年开始进入较长时间的持续缩小过程, 1973 年,全国 家庭规模为 4.81人,1991年缩小到 3.97 人, 2000年缩小到 3.44人, 到 2010 年只有 3.10 人。我国现在有以下几种家庭结构类型夫妻家庭。

6、只有夫妻两人组成的家庭。包括夫妻自愿不育的丁克 家庭、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以及尚未生育的夫妻家庭。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有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 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 如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 家庭。其他形式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单身家庭等等。目前,我国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主要是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 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

7、是实施 了 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预示着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 大幕正式拉开,我国的家庭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了家庭结构的类型了吧,能说说你现在的 家庭是什么结构类型呢?)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的家庭属于什么家庭结构呢?生:回答自己的家庭结构类型。设计意图:家庭结构的变化,教材以“链接的方式呈现,学生只 要了解就可以了。我把这个知识设置成微课,进一步丰富知识呈现形 式,虽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能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了解现代家庭结构变化的情况。 本小节的学习 体现“现代家庭面面观”的第一点:家庭结构等发生的变化。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家的

8、实质是家里有亲人,家里有亲情。亲情是通过亲人的交流沟通形成的。 一位老奶奶说,现在通讯工具发 达了,交流方便,不像我们以前了。我很好奇,以前家人之间是如何 沟通交流的呢?现在家人间又是如何沟通交流的呢?主要交流什么 内容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师:播放自制视频视频解说:科技改变家庭生活,通讯提升家人交流品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家人间交流的手段发生了重大变迁。古时候,家人间除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外,有时通过邮驿通信, 也利用“飞鸽传书” “鸿雁传情”。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工具从电报 机,到电话机、手机、网络一步步升级,家人间的交流变得异常“便 捷”,“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想象诗,而是触手可摸的现实。

9、随着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发生了 较大的变化。在过去,生活水平低下,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 。现在,家人们从追求物质 生活的困境中渐渐走出来,转向精神层面的向往,成为家庭生活的重 要内容。今天,家人也常常聚餐,但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常回 家看看”,孝敬父母,关爱孩子,在聚会中沟通与交流;大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 在学习中沟通与交流;收看新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在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中沟通 与交流;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在社会实践中沟通与交流;你唱几首歌,我奏几支曲,在丰富的业余生活

10、中沟通与交流;爬山淌水,拥抱自然,在游山玩水中沟通与交流;搭积木,玩拼剪,在亲子游戏中沟通与交流。总而言之,现代的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家庭生活内容也 越来越丰富。同学们,你经常用什么方式和家人沟通?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 什么?生:观看幻灯片,感受家人沟通方式、交流内容的变化。师: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和家人交流,为什么?经常交流什么内 容?生:回答。设计意图:本视频展示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大变化, 从最早开始捎口信口口相传,到后来的飞鸽传书、快马送信等纸质信 息,再到后来电子信息阶段,主要有电报、电话、电脑等,家庭生活 内容从原来的“你吃了吗”到现在丰富的家庭生活。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

11、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 沟通方式和家庭生活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小节利用微课播放, 将教材第一目的“沟通方式变化”和“现代家庭生活内容变化”两部 分内容整合在一起学习,将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分享家人之间沟通方式和家庭生活内容的变化,让同学们知道, 现代家人之间首先不再关心吃饭问题了,而是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 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建立学习型家庭,积极参 加社区公益活动,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现代家庭的民主、平等氛围。这一目的设计在于让学生了解、感知、体验家庭结构、家人沟通 方式、家人生活内容的变化,为下一目建设和谐家庭奠定基础。2、演一演:和谐家

12、庭我出力 师导语: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不同的价值观 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影响家 庭和谐。所以每个家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 尤其是婆媳 之间的矛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矛盾。 假如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了矛 盾和冲突,你如何来调解呢?下面请看情景剧。师:播放情景剧(在班上招募了三个学生课前自行拍摄) (旁白)前几天,小娟的爷爷去逝了,留下小娟奶奶孤独一人在 老家生活。 小娟的妈妈和爸爸商量了一下, 决定把奶奶接到城里来一 起生活。可没住多久,小娟的妈妈和奶奶经常发生争执。你听,她们 又在吵呢!奶奶说:你们总是睡早床,晚上老是看手机,又不早点

13、睡。 妈妈说:我们通过手机看新闻,看朋友圈嘛。奶奶说:早饭做好了,喊你们吃就还要三请四催。妈妈说:以后你别做了,我们在上班的路上买一点吃就可以了 奶奶说:家里这么多,那不是白白浪费吗。我不是因为孩子爷爷 走了,是不会来这里住的,明天我还是回去吧。(旁白)小娟听到奶奶哭着和妈妈越争越凶,马上跑过去把 妈妈扶到凳子上坐下来,又把妈妈拉开小娟说,你们都先冷静一下,冷静一下。接着不停地拍奶奶的后 背,连说,奶奶消消气,消消气。接着又说,奶奶和妈妈说得都对, 但都有不对的地方。小娟专门对奶奶说:奶奶,现在时代变了,你要理解现代人的生 活方式,现在是网时代,地球就变成一个村了,要多了解信息,才能 不背时代

14、淘汰,同时,还可以在手机上学习呢!小娟又跑到妈妈身边说, 妈妈,你要理解奶奶,早睡早起身体好, 家里食物卫生健康,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奶奶说的是对的。最后,把妈妈和奶奶拉到一起说, 你们都别生气啦, 要相互理解、 体谅、包容,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别把不高兴的事记在心里。妈妈说 :”,妈,我以后改! ” 奶奶笑着说:“这就对啦!,这样我们一家才更和谐。 ” 师:同学们看了情景剧, 请对剧中小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调解家庭 矛盾的方法进行讨论,再评价。生:讨论生:评价师:同学们看了情景剧,请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分享你是如何调整家庭矛盾的(完成课前实践作业题一)生:分小组交流,分享自己调解家庭矛盾的方法或

15、小技巧。 师:参与小组交流生: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调解家庭矛盾的方法或小技巧。师:同学们,调解家庭矛盾,建设和谐家庭除了各自有小技巧外, 还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呢?老师想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验分享 几点:教师分享自己在家庭矛盾调解中的感受, 出示教材第二目中的三 方面意思。一是家庭和睦相处需要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 包容;二是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三是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以情景剧的形式, 真实的再现了如何调节家 庭矛盾,有文字叙述,有真实地情景表演,为学生分享自家矛盾调解 降低难度。同时, 在学生分享调解家庭矛盾方法的基础上,以教师分 享的方式, 有机渗透教材中关于家庭矛盾调解的三个观点, 达到依托 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对于情景剧的设计, 原计划准备课堂提醒, 由学生现场表演, 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改 为提前拍摄,为学生提供思路。2、做一做:孝亲敬长小计划 师: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文化中,孝是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也是 建设和谐家庭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将和谐家庭建 设付诸行动呢?下面我们来制订一份孝亲敬长的小计划 (完成课前实践作业题二)。分以下几步进行:A、制订一份孝亲敬长的小计划B、小组交流3分钟,运用计时器,保障交流时间。C、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