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1768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李景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学 科语文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精讲教 师李景敏单 位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小学课题名称伯牙绝弦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在,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也在“备学生”上下了功夫。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的故事。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2. 引导学生借助注解读通读懂文言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挚的友情。3. 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挚的友情。教学策略:本课内容比较短小、浅显,因此,我采取了“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本课教学立足于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味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伯牙和子期的真挚情感;在创设的高山流水情境中,再一次感受友情的美好和艺术的魅力。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该平等对

3、话,有效教学。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音乐引路,揭示课题。(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三)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教师播放音乐提出朗读要求教师引领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进行词句训练,拓展课外知识。学生静静地欣赏聆听自读课文,划分停顿思考理解古诗文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联系中提升语言能力,课外知识中加深对知音的理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学习古文的情境中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从而很快地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初读感知课文,体会韵味,根据朗读停顿,配乐朗读。以读促悟,读悟结合,合作交流,加深理解。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体会语文的语用性,在课外知识链接中感悟知音难觅,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板书设计25 伯牙绝弦伯牙 所念知音钟子期 必得之分层作业设计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单位: 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小学 姓名:李景敏 日期:2016.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