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1729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配套练习: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全国卷找规律1(2015课标)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拥有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都需要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国王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故选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有较大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国王专权,排除B项。1

2、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答案:D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推陈出新,角度独特,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陈述史实,进而找到中英政治的对比项,尤其应当注意题干提示的视角“建筑与政治关系”,否则此题极容易偏离主题。第一层面注意从图文呈现出的信息归纳,第二层面要从题干的视角延伸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等开放性答案。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3、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3.(2014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

4、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解析:本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前一定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作答。首先要明确指出两则目录的某一项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原因。不同之处:

5、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历史事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答案: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

6、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规律点拨本考点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通常是在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的前提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政体进行对比考查,这对考生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方卷拓视野4(2013江苏单科)“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

7、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解析:题干强调英国工业革命,其时间是1765年至19世纪中期,A的时间是1688年,B的时间是1689年,C始于1721年,D的时间是1832年,故仅D正确。答案:D5(2012北京文综)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

8、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军事权等权力,但并未剥夺国王任命大臣的权力,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分别属于征税权、立法权、军事权,均是国王在权利法案中受到限制的权力,故均可排除。答案:D6(2015山东文综)(节选)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

9、洲大陆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解析:(2)首先看英国革命在目录中的位次,再从两个目录各自的主要内容出发进行分析,阐明英国革命在不同目录中的地位即可。答案:(2)前者强调英国革命的开创性,把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后者也承认英国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把它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