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1611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就[参照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工作总结-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牛浩琦二一四年七月十日教学工作总结-中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案例调查分析甘肃灵台城关中学 牛浩琦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当班主任也十年了。总觉得作为学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职责。想起当年自己上学时,每个周末回家的旅途就是一次彻底的心灵洗礼,看到家庭现状,自己明白除了努力学习改变现状外,再没有任何出路。但现在的中学生却缺乏这种忧患意识。最近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我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周记:认识自我。当看到这篇周记时,我的内心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担忧。社会进步了,生活小康了,学习环境更加优越了。但大部分学生动力缺乏。学习动力缺乏不同于厌学,从表象上看学生都在

2、学习,而且可能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是内心对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迷茫,对学习兴趣不高,情绪失落,思想消极,缺乏奋斗的动力。一、案例展示:他的成绩在我们班前五名,性格内向,学习刻苦努力,做事认真负责。但不善沟通,平时很少参加课外活动。下面是他的周记摘要:“小学三年级以前,是我觉得最快乐的一段时光。那时,我也是一个乖孩子,每天做的与现在都一样,不同的是,那时我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学习,而不像现在只是强迫自己去学。没错,是强迫。”“因为我考的很普通,老师当时说:我听你妈妈说你学习很好,怎么考得这么差呢。老师说了很多,但我只记住了这一句,而且是永远。那段时间,我连做梦都会梦到老师说的这句话。后来,我变了,我

3、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成绩。”“凭心而论,我觉得我做的还不错。平时我每天都按时到校,好好学习,认真上课,不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我的成绩也勉强过关。这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是,我每天所做的,我都不想做。” “为了提高成绩,我努力模仿班里其他人,学习成绩终于提上来了,但我却忘了学习的意义。”二、现状分析:经过和他单独谈心了解到,他学习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他说:“父母平时只知道批评,不会鼓励。时间一长自己就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为此我对八年级574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4.6%的学生学习动力时有时无;75.6%学生学习动力不足;9.8%的学生对学习充满

4、动力。31.7%的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于自己,他们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在努力奋斗。68.3%的学生学习动力来自父母和老师。他们看到父母日夜操劳,为了生活奔波劳累,看到老师辛苦的身影,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呼唤,就从心底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三、产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原因分析:1.自身原因:58.3%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在自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贪玩,自控能力差;懒惰,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基础差,觉得力不从心,经过努力进步不大就放弃了;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漫无目的;学习怕吃苦,不愿付出;2.学校制度和老师的原因:23.6%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缺乏的

5、主要原因在学校和老师。他们觉得在校学习时间太长,自由活动时间太少;学校学习生活内容单调乏味;课业负担重,作业多;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术水平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甚至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人格侮辱,造成学生对该老师的讨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实质上最终还是看考试成绩。3.家庭原因:6.2%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在家庭。他们觉得父母要求过高;父母关心少,沟通少,指责和批评多;家庭不和睦,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环境不理想,父母对学习干扰多;忙于工作或生意,对学习指导少,留守和单亲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4. 社会原因: 11.9%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他们认为现在

6、社会上诱惑多,尤其上网聊天、打游戏,看小说等;金钱至上理论,读书多不一定挣钱多,当看到同龄人,尤其同学朋友辍学后外出打工挣了几个钱;当今社会就业难,看到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在为就业发愁。四、解决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目标就像灯塔,指示我们前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现状的目标,切忌制定那些太大太远太空不切实际的目标。现在的中学生如果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去激励的话,对他们而言显然太苍白无力。告诉学生人生在世总要证明什么,至少要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为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奋斗是最好的借口。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爱好树立一个

7、将来的职业观,并为之而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做有担当的中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最基本的义务-将来为自己的父母养老。就为了这个目标,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作为老师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身处不同的环境,身份不同,自己的的责任也不同。要让责任感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成为自觉的行为,成为潜在的内部动力。3健全学生的人格,做阳光向上的中学生。我觉得学生在学校有两个最重要的任务:学习做人和获取文化知识。做人是首位,学习做人就是健全人格。健全

8、的人格指非智力方面的其它要素(也可以说是情商)。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兴趣爱好和高层次的人生目标,都是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具体的说就是自我控制、自我平衡和自我排除干扰的能力。有了健全的人格,就会朝气蓬勃地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做事自信认真,与人和谐相处,乐于接受社会的规范;有了健全的人格,就能淡化挫折、抑制消极心理、善于克服困难、勇于创造未来。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学会如何做人,若只顾学习不顾品德,再好的成绩也无法适应社会。4.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语言抑扬顿挫,过程

9、快慢有致,信息深入浅出,教法灵活多样。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法,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灵活性。具体操作中要做到:平时少布置书面作业,多留一些有体验性的实践作业;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游戏、竞赛和歌曲;运用展示和激励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果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现状,就会在课堂上恹恹欲睡,甚至完全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和更新教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趣味性,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5.加强学习习惯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认真听课的方法,引导学

10、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合作学习、质疑问难、规范书写、注重积累、积极自学、动手操作等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利用学习习惯带动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促进学习习惯。重点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学会看书。学习必须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默读,做到 “眼到、耳到、心到、手到”。 培养复习的习惯。一定要对学生在制订复习计划、整理复习提纲、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类和再加工等良好习惯进行培养。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比较高明的境界,只有在心境澄明、思维活跃时才能发现问题。学会如何听课、做笔记。记笔记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器官刺激大脑,有助于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社会在进步,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深入思考树立“先育人 再教书”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加强学法指导,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在教育的转型期轻松的工作,胜任这份工作。1内容作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