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81600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练习一、填空题1.空气占据_,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_。 2.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_。 二、选择题3.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空气能流动4.用注射器做压缩空气的实验时,能观察到()。 A.空气可以被压缩B.空气很难被压缩C.空气可以被压缩到0毫升5.空气占据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B.空气抓不住C.空气很容易被压缩6.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 )空气。 A.半瓶

2、B.一瓶C.没有了7.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包括( ) A.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B.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C.空气是透明的。水是白色的。三、判断题。8.乌鸦喝水是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 ( )9.空气看不见、摸不到,不能占据空见。 ( )10.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啦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 ) 11.水能占据空间,夺气也能据空问。 ( )12.空气能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 四、简答题13.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胶塞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下图)。如果从B管往里吹气,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4.解决问题 根据图

3、片,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者扩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 1.【答案】空间;改变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占据空间,而且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分析】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改变的。2.【答案】压缩 【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压缩。【分析】根据空气的特性可知,空气具有可以被压缩的特征。二、选择题 3.【答案】B 【解析】【解答】题目描述的现象,纸不会被浸湿的原因是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所以题目的答案选择B。【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特性,可以解答本题。4.【答案】A 【解析】【解答】A.空气可以被压缩就是实验反应的空气的性质,符合题意;B.选项

4、正好和A选项相反,不符合题意;C.尽管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被压缩到0毫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空气的性质,可知,在做压缩空气实验时,会得到空气经注射器挤压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5.【答案】C 【解析】【解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因为空气很容易被压缩。A.空气看不见,不符合题意;B.空气抓不住,不符合题意;C.空气很容易被压缩,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可以改变,这说明空气中的分子有一定的距离,在受到挤压的时候,空气的体积就会变小,这就说明空气是很容易被压缩的。6.【答案】B 【解析】【解答】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5、要想到空气和固体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一瓶沙子倒掉一半还有半瓶,但是对于空气而言,由于空气的体积是可以改变的,而且空气是很容易被压缩的,所以当一瓶空气抽出半瓶后,剩余的空气又将瓶子装满,所以答案选择B。【分析】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当限定一个密闭的空间时,空气的体积就是这个密闭空间的体积,所以这里抽掉把弄的空气后,仍然还有半瓶。7.【答案】A 【解析】【解答】空气属于气体,水属于液体。根据气体和液体的特点,可以比较出空气与水的不同点:A.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符合题意;B.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也可以发生变化,所以这属于二者的相同点而不是不同点,不符合题意;C.空气是透

6、明的,水也是透明的,这也是属于二者的共同点,并不是不同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分析】依据空气和水的特点,可以总结出水和空气的不同点,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水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三、判断题。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乌鸦喝水的原理是利用了石块占据一定的空间,使水位上升,顺利喝到了水。并不是题目中说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根据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可知题目中描述的是借用了固体石块占据空间的原理,而空气占据空间也会被液体和固体填充满,不构成影响,所以题目的说法错误。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的性质,我们知道尽管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

7、是空气仍然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了解,我们知道我们周围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比如气球会变大等等。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一杯水中除了有水,还有空气,如果将水倒掉,还有空气的存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空气弥漫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只要有空间,就有空气在流动,所以不难思考出,当杯子里的水倒掉后,杯子里的物质就是空气。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我们知道空气和水都是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物质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它们都是可以占据

8、一定的空间的,水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所以它们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12.【答案】正确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解析】【解答】空气的性质告诉我们,空气具有流动性,也就是它一直在流动,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9、【分析】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但是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四、简答题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

10、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3.【答案】答:当进入瓶中的空气达到一定量时,水会从A管流出。瓶内的空间是一定的,向瓶内吹气时,空气不能从任何地方流出,只能占据水的空间,水有流动性,会从A管流出。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

11、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解析】【解答】如果从B管往瓶里吹气,会导致瓶里的压力变大,这时瓶里的水就会被压力压出瓶子。这是由于在瓶子中的空气,不能任意占据空间,而只能占据水的空间,让水流出瓶子,也从侧面证明了水具有流动性。【分析】根据水和空气具有流动性这一性质可以解决本题。14.【答案】解:空气是由很多微粒构成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空气中微粒的距离变小,空气可以被扩张,是因为空气中微粒的距离变大。 【解析】【解答】因为空气中的很多分子之间是有距离的,而且分子之间的距离也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就注定了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者扩张的。【分析】空气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或者被扩张,并不是由于空气里的微粒自身的大小改变了,而是微粒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