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81595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概念、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概念、习题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现象1.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_体、液_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声能_.2. 音叉的振动看不出来,可以用乒乓球的弹起反映,这种方法叫转化放大法。人们通常是通过空气听见各种声音的。人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说明液体能发声空气能传声 ,水里的鱼被岸上的声音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将玻璃罩中的气体抽出,罩内电铃的声音将变小 ,将气体放回,铃声又将变大 ,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举例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声音能使烛焰晃动。不同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 不同 。 3.

2、 响度、音调和音色组成乐音的三要素._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 决定的;响度 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是由声源振动的振幅 决定的;人们能分辨二胡、长笛等各种乐器声,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_不同.4.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 ,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 调;曾侯乙编钟大小不一,振动的频率不同,产生丰富的音调 。敲鼓时,用很大的力量是为了增大响度,在鼓面上放些泡沫小球可以转化放大鼓面的振动。“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响度 ,“高声大叫”反映了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Hz ,反映响度的单位是 dB 。用一把钢尺研究声音特性时,可通过改变 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振动的频率,

3、从而研究音调;通过改变 用力的大小 来改变振幅,从而研究响度。5.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处、在 传播途中 ,在 人耳处.禁鸣喇叭是在_声源处_处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_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塞的头盔实在人耳_处减弱噪声.6. 人耳的可听声频率范围通常在 20Hz-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波叫做_超声波_,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超声波的应用有声呐 、 B超 ,次声波常用来监测自然灾害. 第二章 物 态 变 化 1. 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 液

4、态和 气 态。水的气态是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生活中的“白气”是液 态的,它是由 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自然界中与之形成过程类似的还有雾 、露 。在水银、氢气、干冰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干冰 ,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的是 水银 ,水银是液态的金属,干冰常用于制冷 。2.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测量前,要观察并了解所要使用的温度计的量程和 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等示数稳定后,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因为有一个弯曲的缩口 ,示数能升不能降。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分度值分别是 1和 0.1。通常人

5、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3. 物态变化结构图(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物体吸收热量时能量 增加 ,放出热量时能量 减少 。4. 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另一种方式是蒸发。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水的沸腾试验中,装置应该由 下而 上 安装,石棉网的作用是 使受热均匀,沸腾时气泡变化特点是从小变大,温度特点是保持不变,沸点与气压 有关。某小组实验时间过长,可能的原因是 水量太多 , 水初温太低。某小组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说明 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纸锅也能用来烧水的原因是 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水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5.使

6、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法和 压缩体积法。人工降雨试验中在金属盘里放冰的目的是降低金属盘的温度使液化现象更明显。液化气油是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罐里的。常见的雾、露、霜、“白气”、冰花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有雾、露、“白气”。液化的条件是 放热 ,夏天室内开冷气,戴眼镜的人走出 房间时,镜面会模糊,因为 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烧开水时,壶嘴处没有白气,原因是壶嘴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医生把小镜子放火上烤热再放入口腔,是为了提高镜子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6. 有熔点的固体叫做 晶体

7、,如 冰 等,熔化时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温度 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这类固体熔化时需具备两个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温度 上升 。海波温度在熔点48时的状态是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北方的最低气温,因为 水银的凝固点高于北方气温;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的温度,原因是酒精的沸点低于沸水温度。高烧病人用冰块降温,因为冰熔化吸热。7.给碘锤加热,会发现碘锤中出现 紫色气体,降温后碘又会凝华成 黑色固体 附着在碘锤的上部,说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是升华 现象,夏天潮湿的衣服会

8、变干是汽化 现象。霜的形成是因为气温 低 ,而使 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吸热。舞台上的白雾是利用了干冰 升华吸热,而使 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第三章光现象1、 本身能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 和人造光源两种,在太阳,通电的白炽灯,萤火虫,恒星,激光,闪电,月亮,行星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通电的白炽灯 ,激光 2、太阳光通过 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等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色散现象说明 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最先由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做出。光的三原色是红光、绿光 、蓝光。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 的色光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反射 的

9、色光颜色决定。光具有光能,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成电 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成内 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 化学 能。3、红外线具有热 效应,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 的形式传播到地球上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强度越强。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使荧光物质发光 ,过度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所以要保护大气层中的 臭氧层 。4、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用此可解释的现象有: 日食月食 、 小孔成像。应用有激光准直器 、 射击瞄准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 3108 m/s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光速要远远 大于(选填

10、“大于”或“小于”)声速6、物体在平面镜中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虚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来承接到,因为 (选填“有”或“没有”)实际光线照射到光屏上7、现代生活中经常使用平面镜,归纳起来其主要作用是 、 ;但使用不当会造成 ,请举一例: 。8、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MM则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9、通过实验得到光在反射时遵循的规律(定

11、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10、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平行光线照射到 物体表面,反射光线 ,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2)平行光线照射到 物体表面,反射光线 ,这种反射叫漫反射。(3)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往往会_,这种现象叫光的_.日常生活中,在你身边有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举3例:_、_、_.2.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和反射的情形.图中的MM是水和空气两种介质的分界面,NN是_,入射光线是_,入射角是_,反射光线是_,反射角是_,

12、折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3.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两侧.(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等于_.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入射角.(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_可逆的(选填“是”或“不是”)4.按形状分类,透镜分_和_两种.凸透镜中央_,边缘_;凹透镜中央_,边缘_.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填序号),属于凹透镜的是_(填序号).5.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

13、,所以凹透镜又叫_.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平行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_,用字母_表示;这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用字母_表示.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_,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2)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叫_,用字母_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_,用字母_表示.(3)根据实验情况,完成下表填空:物距u像的位置像的性质、特点与物体在透镜的像距范围倒、正大、小虚、实u2fu=2ffu2fu=f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uf-(4)把蜡烛由远处沿主光轴移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它的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的分界点是_,他的像由倒立实像变成正立虚像的分界点是_.7.照相机镜头,幻灯机镜头及放大镜,实质上都是_镜.照相机成的是_、_、_像,幻灯机成的是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像.8.人眼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缩小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1)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方”或“后方”).应佩戴_镜制成的眼睛进行矫正,其镜片的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