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81545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漠中的绿洲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高低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一、沙漠与绿洲的比照导入:1、 板书:沙漠。出示沙漠课件,看到沙漠,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印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样子)2、 在这个不毛之地生活的人们最渴望什么板书:绿洲。理解“绿洲的意思,出示绿洲的图片,生谈谈看到的绿洲是什么样子3、找出文中

2、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或词语。分两组比照读出这两个句子叙述的不同环境。相机理解“不毛之地。你愿意生活在沙漠还是绿洲4、是啊,这样恶劣的沙漠环境,我们每个人都会望而却步,但在亚洲西部的茫茫沙漠中就有这样一个国家,出示课件“阿联酋:西亚国家,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势多为海拔200米以上的荒漠。气候炎热枯燥,年降水量仅75毫米左右。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那里几乎不长任何庄稼。所以把那里称作不毛之地,可以说那里的自然环境很恶劣。 师:就是在这8.3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生活着190万人口,你能想象到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吗则他们如何才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过渡:阿联酋人民是怎

3、样发明出绿洲这样的奇迹的二、感受壮举:1、 出示一: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2)从三个“买来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他们投入了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而在迪拜,除了买花草树苗,连泥土、灌溉用的淡水都需要买,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是多么昂贵啊!出示二: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合适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2)从“挖去“填上“埋下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培育花草树木还需要很大的精力,难度比我们这里要大很多。(

4、3)理解“纵横交错:*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的(老师板画)*从这个词体会到埋在地底下的自来水管很多。我还体会到在沙漠里种树木相当不容易,因为沙漠缺水,而树木的生长又全靠水,所以为了让树木长得好,就需要铺设许许多多的水管,从这可以看出人们花费了很大的物力。*生活中,你注意到哪些物体也像这这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用上“纵横交错说说你见到的生活中的类似现象。(4)从“源源不断体会到什么(需要很多的淡水才能撑持树木的生长,这得需要花多少钱啊!)2、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可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呀,要付出多少精力、财力和物力啊!再读一读所找的片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壮举。大家帮助装扮一下他们的绿洲吧!过渡:

5、大家画得真美,是的,画起来容易,但这一切在阿联酋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难怪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齐读: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为什么说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问:我们这儿培养一个孩子大略需要花费多少钱体会培养一个孩子花费很大,培养一棵树的代价很大。反复读这句话,体会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培养一个孩子不仅要付出钱的代价,还要付出情感、精力等,代价太大了。3、感情朗读:他们为了追求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美好生活,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

6、真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带领对他们无比敬佩的感情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跟你们一起合作读。(齐读)三、侍弄花草:1、阿联酋人民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建起了绿洲,那他们像侍弄什么一样照料花草树木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47小节,用最简单的语句告诉我。2、学习中心句:“阿联酋人民像保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1)“ 侍弄什么意思“侍是单人旁,伺候、服侍的意思,弄是关照的意思,原来侍弄是指伺候关照人的意思,在这里却把这个词用在了花草树木上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照,对它们很珍惜)前面再加上“精心两个字,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对花草树木非常珍惜,像宝贝一样来疼

7、爱)(2)那就让我们像对待宝贝一样美美地读好这一句。(齐读)3、文中什么地方写了阿联酋人民把花草树木当作孩子一样来对待把有关句子画下来。(1)生读,问:园林工人这是在给花草树木做什么(给它们洗脸,让它们更漂亮。)(2)从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3)小结:是啊,因为花草树木太宝贵,太来之不易了,所以他们才会像保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花草树木。(4)感情朗读:这段写得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4、5、6、7段吧!4、这是从一位园林工人身上看到的,你还从什么地方也看出了阿联酋人们对花草树木的呵护(1)生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生谈体会)(2)为什么阿联酋人民会这样保护花草树木呢齐读

8、: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交流:绿树、鲜花和小草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再读这一句。5、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座城市绿洲吗你怎么知道的相机理解“星罗棋布的意思,并体会阿联酋人民为改造环境付出的代价。四、总结全文:1、正是有了阿联酋人民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有这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再一起走进迪拜,去观赏他们发明的美好生活吧!(看录象)2、看完录象后,说说阿联酋美吗因为什么出示句子:人类有了绿树、鲜花,才有美好的生活。阿联酋人民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交流:阿联酋人民热爱生活,他们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树木。阿联

9、酋人民很保护花草树木。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保护花草树木因为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花草树木来之不易,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建设的。你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生答复)今天,我们阳城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在县城的周边建起了好几座森林公园,你去吗你想对自己、对同学,也可以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生答复)3、小结:是啊,爱护环境,刻不容缓,你会说一句爱护环境的话吗让我们用心去呵护这绿色的世界,让绿色与我们共存。五、布置作业仔细察看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板书: 沙漠 中的 绿洲不毛之

10、地 绿树成阴环境恶劣 鲜花遍地热爱家园 爱护环境?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爱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注意了下列几点:一、比照教学,引起震撼。一上课,我就板书“沙漠,问学生:沙漠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沙漠的句子。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沙漠当时恶劣的环境。然后,我又板书“绿洲,问学生:绿洲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绿洲的句子。同

11、样地,学生自学、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绿洲的风景如画、景色宜人。我考虑到学生对阿联酋这个国家较陌生,所以选了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继而设问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样荒凉的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的,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本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我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为什么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1、通过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词语了解到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体会到阿联酋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决。2、第

12、四到第六自然段具体写了阿联酋人是怎样精心管理花草树木的,通过读园林工人的劳动过程,学生懂得了浇水的目的还在于把花草上的尘土清洗干净,使“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从而体会到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保护孩子一样精心。三、利用文本,进行教育利用文本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问学生一句:“阿联酋人民很保护花草树木,我们的同学们呢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一设计其实也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检验。另外,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设计还延续着课文内在情感的开展过程,熏陶着我们每个学生,到达了双性统一的教学效果。四、拓展延伸,读写结合。积累是为了运用,吸纳是为了叙述。由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经验。在这堂课上,我巧妙地为学生的写找到了一条链接通道介绍迪拜街头风光,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首先从精神激发了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情动而辞发。其次,对于察看叙述的一系列指导也如响鼓句句敲在学生心坎上,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为“写好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从学生的作业反应来看,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努力探索,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