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1481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汇报材料 xxx镇作为中部乡镇,镇驻地距市区仅公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多年来,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镇容村貌焕然一新。22X年,顺利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检查验收,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主要做法是: 、科学布局,准确定位,高起点规划小城镇。20X年,我镇聘请省鲁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编制了xxx镇总体规划,规划把全镇的远景定格为镇区面积9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5.3万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在实施过程中,又聘请有关部门和

2、专家对具体功能区域和项目进行了控制性规划和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为城镇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严格规范,提升品位,高效能管理小城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土地、房屋、规划等方面,严把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避免恶性循环;在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方面,保证水电暖的正常供应,成立日常保洁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行动态管理,落实责任制,有效的促进了城镇管理的稳步有序提升。 3、创新机制,多元投入,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城镇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融资机制,通过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

3、、上级拔一点、向外引一点的方式,多元化筹措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先后累计投资2X余万元,完成了桑园大道、相顶路、平安街、山前北路、镇东路、镇西路等道路改造,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镇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对镇域内主干道两侧和商住区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实现了区净、灯亮、地绿;投资20余万元,对巴漏河相公段进行了河道整治,整砌护堤、种植树木,建成了沿河公园;在平普路、平安街两侧相继建成了样式新颖独特的商住楼,成为全镇商业集中区;通过腾笼换业和土地置换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建成了凤凰台住宅小区,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还新建了相公中学,改造了中心小学,扩建了卫生

4、院,成立了镇供水公司,新建了镇敬老院,进一步完善了城镇服务功能。 4、依托优势,主攻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xx镇作为民营企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工业优势。我们立足这一基础优势,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培植骨干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民营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以桑园民营工业园为龙头的两园六区工业格局,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余家,且(本摘至:范文大全)分布于各个经济网点,成为小区域内带动一方发展的经济引擎。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企业项目4个,新增企业项目财税贡献率逐年递增,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是着力培植发展骨干企业。通过

5、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改力度,着力培育扶持了一批本土成长型企业公司,现已初步建立起了机械锻造、颜料化工、包装印刷和石料开发四大主导产业链条,为带动城镇化夯实了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今后,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放眼长远,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在现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改造旧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建设XX县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 1、以路为媒,构建城镇建设新框架。以绣江路改造和东外环延伸、新北外环规划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加快实施,着力解决镇域内道路尽端式交通瓶颈问题:平安街向南延伸至济青路、向北延伸至东靖路,彻底

6、实现市区、镇区和北部山区的全线贯通;沿河南路和东靖路向西延伸至绣江路,实现镇域内三条横向主干道与绣江路的整体并网。在此基础上,巩固完善现有老镇区,实施镇区西扩南进,建设以东外环为轴线的东部X县区;以北外环和平安街北沿为依托的北部XX县区;以亭子、七郎社区为中心的西部X县区;以睦里社区为接点的南部X县区。通过镇区的扩张整合,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逐步实现与市区的整体对接融合。 2、工业强镇,筑牢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继续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突出锻打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产业集中和区域整合,把小型企业聚集起来;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革新,把规模企业做大做

7、强;通过改善环境和加强服务,把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引进来。在重点巩固好桑园民营工业园的基础上,在绣江路东侧、平普路南侧规划建设一处新型产业园区,重点安置一批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新型企业项目;在蔡庄民营工业区的基础上,向西规划建设一处锻打工业园,打响铁匠之乡的地方品牌。通过规划建设,使全镇形成民营工业三足鼎立的园区格局。通过发展工业,大幅度提高财政贡献能力,使我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功能配套,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3、以人为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也将更加全面,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充实到

8、里面。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势必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阵地。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我们将以村为单位及时掌握各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剩余劳动力资源库,结合镇内民营企业较多的优势,为企业和剩余劳动力牵线搭桥,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并以企业为载体,分期分批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同时,对进城镇购房、经商的农民简化办事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农民进城。 4、商业兴镇,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小城镇作为公共产品集中、农村群众生活消费的主要场所,其承载能力直观表现在它的商业繁荣程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气是否旺盛。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发展沿路商业,在平普路、镇西路等主干道两侧兴建商

9、住楼,同时在镇驻地西南侧规划新建一处新的商业居住区,按照市场经济规则,鼓励引导更多农村群众进镇落户、建店经商,从而走以商带住、以住促商、以商住聚人气的路子。另外,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镇驻地村和周边村,按照紧凑、合理、适用、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兴建农民公寓楼,按照社区化管理模式,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优美的生活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和谐的社会氛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气息,把相公建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乡村都市。 内容总结(1)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汇报材料 xxx镇作为中部乡镇,镇驻地距市区仅5公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2)对镇域内主干道两侧和商住区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实现了区净、灯亮、地绿(3)沿河南路和东靖路向西延伸至绣江路,实现镇域内三条横向主干道与绣江路的整体并网(4)通过改善环境和加强服务,把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引进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