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811876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合信息技术,让美术课堂绽放异彩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学资源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 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计 算机进行绘画、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把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 营造氛围 扩展空间 创作媒介 虚拟展示 网络评价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到信息量狭小、专业技法眼高手低、 工具材料不到位等等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学 生审美观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

2、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模 式,把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学生可主动地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 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表现 方式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一课教学中,我充分发 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通过接受教师所提示的信息 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 到充分的调动。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 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产生浓厚的学习动 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更利于学生高 效率、高投入的学习。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于社会阅历 较浅,参加大型活动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要使学生对文化衫迅速产生兴趣,就不 能像原有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如此便会索然无味。于是,我采用信息技术 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首先,别出心裁地找出几件2008 北京奥运会的文化衫 装饰在教室四周,营造奥运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效果。 其次,课前我搜集大量素材,制作了一个虚拟的文化衫专题网站,上面图文并茂、 视听结合的展示了各种形式文化衫:主题活动式、家庭亲情式、卡

4、通式、各地风 光式等等强大的信息量。第三,利用电子白板播放文化衫的视频。大量图片的呈 现,耳畔回荡着相应的乐曲,如此的学习氛围,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老师只要稍 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老师无需多言,放手让学生去 感受、去体味、去认识。如此教学设计,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渴求知识,自觉主动的进入到最好的学习状态 之中。二、丰富信息资源,扩展学习空间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 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 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

5、够的信息支持他们 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由然而生。活泼有趣的文化衫中,课本上只是片言只语地对文化衫进行了介绍,很 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大量渴求。要在一节课中,既让学生学到大量的有关的文化 衫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老师必须在传达给学生 的信息量上做足功夫。老师在课外要涉猎丰富的文化衫的知识,具有对文化衫一 定程度上的了解和感受,这样你才能够将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这节课要上得有 趣味、吸引人,老师一定要避免平铺直叙,而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媒体提供的信息 中自己去认识和感受。于是,老师课前制作的这个“文化衫”虚拟网站将在课堂 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登陆这个“

6、虚拟”的文化衫网站,通过眼、耳、手、 脑多感官的感受和体悟,将获得大量的信息,充分的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变老师 教受知识为自主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文化衫的创 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有关专家说过:“信息量越大,文化素养越高,思想便越开朗,创造力就越 强,创新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飞动的灵感是很难光顾一个知识贫乏、眼界狭窄、 情趣枯燥的人的。”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 受,通过动手将形象思维的形象变为可视形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可视世界,这 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作用产生的前提必须是 占有相当大信息量。三、运用创作媒

7、介,大胆创造表现传统创作方式是生硬的黑板粉笔与白纸画笔相伴,学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 单一的介质上进行比较拘谨的创作,而不能进行大胆地艺术表现和创造,而且无 法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而这与当今教学最提倡的“互动式”教学是不相 符的。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可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智慧,进行大胆的畅想和 创作。使老师能够实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构筑 学生美术作品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本节课中,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 学会用较简单的电脑画图软件和网络图片来进行文化衫的创作,有效地解决了学 生眼高手低的难题。“文化衫”主体属于对称图形,上面的

8、图案设计则自由而又 统一。平日学生用纸和笔在创作时,往往会遇到困难造型不准确、构图不适 合、颜色不均匀等。而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中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能很好 的解决造型填色构图等难题,运用网络图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解决造 型不准的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因而受到他们的喜爱。学生有了自信,当然在 创作时就大胆自如、得心应手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 系统,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监控,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对他们整个学习 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还可以将创作好的作品通 过网络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一展示方

9、式的出台,极大的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个个都想在网站上“秀” 一下,并想得到大家的称赞和认同,因而会更加卖力而认真的进行创作。四、虚拟游戏舞台,激活展示欲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 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 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成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信息技术设计的课 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让 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老师通过创设文化衫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 赏心悦目的文化衫的世界。通过学生主动设疑,激发

10、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带着疑 问到网上寻找知识,释疑解惑。在学生自主探索后,老师安排了相应的文化衫换 图填色游戏,目的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寓趣味于教学之中,从而更成功的激活 了课堂。在文化衫的创作上,老师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平时所学 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文化衫的图案设计,找到规律,并进行全班性的交流、研 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站在导演的舞台上,通过设置一幕幕剧情,让学生 这些主演们在其中用心的感悟,大胆的演绎,尽情的创造。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 要传递者、裁判者 ,教师将用更多的时间同学生交流情感、认知体验 ,共同探讨 问题 ,创造一个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

11、困难, 老师就指引其寻找“灵丹妙药”,救其所疾;当学生获得真知,老师及时肯定, 为其称道。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形成默契,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 达到最佳的契合点,形成最强大的教学合力。五、匿名互动互评,评价互动多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将更加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资 源之间彼此的交流、合作、分享的特点。个人探究、小组商议与互助、全班呈现、 交流与评价将有机结合。在活泼有趣的文化衫这一课的上网学习环节中,老 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老师根据学生在开课时主动质疑的多个 问题将他们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各小组领到各自的研究任务后登陆虚拟网站, 相互协作,查询相关的信

12、息和知识。最后,在交流时,组员们根据查询的问题提 出自己的分析,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活泼有 趣的文化衫加深了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感受。学生在这样虚拟的教学情境种学习, 实际上这是将学习过程看成是模拟科学家发现、探讨、求证、思索的过程 ,将积 累知识、传递知识转化为建构知识、尝试体验的过程。在设计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网络传输系统将自己的设计 作品上传到虚拟网站上,形成作品资源库。通过实名或匿名方式的展一展、说一 说、评一评,给与学生作品相互的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 的评价和判断,老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通过创作与评述,使学生在广泛的

13、 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了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理解与尊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排除学生的学 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改革更有目的性和针 对性,大面积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虽然时间不长,但 发展得非常快,有很多专家、同仁都做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到底该怎么做,也是 见仁见智。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虽也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要让信息技术真 正走进常规课堂,还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参考书目:丁兴富 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 曲静: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张迪梅: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