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80955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热运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子热运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子热运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子热运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子热运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热运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热运动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周 第 课时班 级实 有实 到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本节的难

2、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运动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

3、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演示实验:扩散现象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分子的运动规律怎样?通过课件

4、引导学生想象、回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课题播放并提问引导对学生的回答以肯定,并说明所代表的内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说明:在第十章中已经采用拟人的方法学习了解了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运动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分子的运动规律仔细观察并回答这像是什么在运动及其相关问题二、分子间作用力演示课本实验,得出分子间规律。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一节 分子运动论1、扩散现象2、分子间作用力五、教学反思第 周 第 课时班 级实 有实 到 二、内能【教学目标】1知道内能的初步概念及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内

5、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具】上面固定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辆,试管及橡皮塞,两个相同的烧杯,内能、机械能互变演示器、硝化棉,乙醚,高锰酸钾晶体,纱带,钢锯条,粗铁丝,冷、热水,小球,火柴等【教学方法】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提问: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能是什么?什么是动能、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形式的能棗内能(板书:21.3内能)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内能?演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问:小球具有什么能?(动能)演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热水,用橡皮塞塞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

6、膨胀做功冲开塞子问:水蒸气对橡皮塞有没有做功?水蒸气是否具有能?学生:做了功,具有能问:水蒸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何特点?该具有什么能?学生:水蒸气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这些水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因此该具有动能演示:高举起小球问:小球与地球相互吸引具有什么能?(势能)问:分子间有什么力?(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演示:将两根分别固定在两辆小车上的条形磁铁,分开一段适当的距离(异名磁极相对),然后松开手,则可看到,小车互相靠近,直至两磁铁吸引在一起教师分析:两辆小车上的外力辙去后,小车之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该实验对我们有何启示?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与上述实验类似,假如分子间的斥力突然消失

7、,则分子间的引力就可以做功,势能就表现出来,即分子间有因相互吸引而具有的势能演示:按住两小车上的磁铁,使两同名磁极相对、挨近(约23mm),然后松开手,可见小车相互推开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与两相斥的磁铁类似,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即分子间也有因相互排斥而具有的势能。结论: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板书)强调: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具有的能量。说明:因分子势能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初中阶段暂不考虑它的变化,而只考虑分子动能对内能的影响2内能跟温度的关系(板书)启发:猜想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盛有等

8、量热水和冷水的两烧杯中(后面衬以白纸,以便同学们观察比较)。问: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什么?学生分析: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快分子动能大内能大;温度低扩散慢分子运动慢分子动能小内能小。小结: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板书)教师:可见内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内能改变与否关键看温度,那么如何改变内能呢?3改变内能的方式(板书)出示一根火柴,问:如何让上面的火药燃着?学生甲:和高温物体接触,如与火炉中的炭、烧红的金属块等接触。学生乙:放在煤油灯罩的上方。学生丙:太阳光下放凸透镜或凹面镜的焦点处。学生丁:在火柴盒上擦划。学生戊:用纸包着,放在石头上用铁锤砸!教师分析:火药能被点燃

9、,说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达到了燃点。甲、乙、丙三种情况其实分别是用了热传递中的传导、对流、辐射使火药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在这个过程中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结论: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实质是一个物体的内能转移给另一个物体,能的形式没变(板书)教师:显然,除了热传递,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演示:火柴在火柴盒上擦划、燃着(纸包着,放在石头上用铁锤砸,可在课后做,但要强调注意安全!12根即可)演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厚管中,放入绿豆大小的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则可见其猛烈燃烧,发出明亮的光师生分析: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人消耗机械能,使空气内能增加,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结论:做功也可以改变内能,其实质是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转化,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板书)学生实验:两手合在一起用力搓,说出感觉出示一钢锯条,让甲同学摸一下说出感觉,然后请乙同学持锯条在木块上来回急速地摩擦20次,再让甲同学摸一下,说出感觉启发归纳: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板书)演示:用“内能、机械能互变演示器”,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1、 定义2、 改变内能的方法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