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管理更有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0837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课堂管理更有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课堂管理更有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课堂管理更有效一、如何面对乱哄哄的教室。 铃声落了,教室里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会慢慢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

2、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呼呼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

3、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我的理解:从下课到上课,孩子的内心和行为都需要时间来调整。此时,教师不宜过早的干预,而应慎用三重提醒。第一重:眼神提醒,能使部分孩子安静下来;第二重:表扬提醒,通过表扬好孩子暗示没有调整好的孩子,可以使绝大部分孩子安静;第三重:点名提醒,其本质带有批评的暗示,可以做到杀一儆百。如果三重提醒都没有效果,只能说明你平时太放纵孩子的习惯了。二 、 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火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

4、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心要时,把个别学生座位调动一下。“请小勇和李丽对调一下座位。”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 对此类问题,处理要果断,快刀斩乱麻,不必说什么。 我的理解:特级教师的特别在于他们时刻关注孩子,同时能根据孩子的情况顺势而

5、导。三 、要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的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我的理解:直呼其名好处多,会让孩子感觉老师十分重视他。连名字都记不住,孩子会很失望。四 、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

6、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 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板书课题骆驼和羊,故意把前者写大,后者写小;板书课题鲸,故意把这个字写得斗大,如此,学生一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也是变化。 第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由学生参与,第二次你如果参与进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有精神。 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个词则请他们以动作表示;这个词请学生用它说句话在应用中理解,那个词请他们查查词典。 讲翠鸟、燕子的外形画简笔画;讲鲸,则让学生看图片。 这都叫“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我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

7、说的一句话很好,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的感想是,遇教先思考,你要教孩子,就先得让孩子思考思考。五 、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如是你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 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你做作业总是那么细心,很少有错误。”“你回答问题不但对,而且口齿清楚。”这样说就具体了。 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手,贴贴学生的脸蛋等。我的理解:教师要重视反馈,反馈,还是反馈。对于孩子的表现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最终会让孩子的激情慢慢

8、熄灭。六 、教低年级,可把全班分为几个组(如四个组),上课时,不论哪个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好,都在他所在的组上画一面红旗或一只苹果;有人表现不好则擦掉一面红旗或一个苹果。下课时,表扬表现特别好的组。 这个办法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我的理解:人最怕慎独,一个人很难自制。但是在集体里就大为不同,因为有同伴监督。小组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为了荣誉而互相监督。教室里就不止一个老师了,人人都是老师。七 、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时“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可不要把孩子

9、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 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我的理解:这些话很对,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但是我仍有不同意见:对于经常不经思考乱举手的孩子要限制,但是如果一个班经常不举手,就应该鼓励全体举手,只要孩子举了手就好,如果孩子敢于说话了就是进步,慢慢的孩子会说得越来越好,最终把举手回答成为一种习惯。八 、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你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10、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 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不应该也不可以有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我的理解: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老师和学生玩其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心理教育。当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了,上课也变得有滋有味;而当孩子讨厌这个老师了,他所有的教育都失败了。我们欣赏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却不知道他们在课后下的功夫。九 、上好第一节课。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如果 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 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 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 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

11、 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 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 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以上说的几个方面能做到一半,也会成功,要有信心。哪一方面不足,就努力去修炼。我的理解:教育艺术不在大道理,而在小细节。我们不妨反过来看:讲话枯燥,朗读干撇,神态冷漠,毫无生气,冷漠应付,这是大部分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体现。这也能明白为什么你不是特级教师。十 、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位老师,讲故事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当好动的学生拉着你讲故事时,你不要趁机给他提要求,更不要批评他,否则他会难堪。你可以这样说:“没想到你喜欢听我讲的故事!以后肯定有机会。”要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