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课堂教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80783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型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任务型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任务型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型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型课堂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型课堂教学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正备受英语界的关注。它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语言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新教材Go for it 的教材编写,就是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它的美方主编David Nunan 是任务型教学的标志性人物和积极倡导者(Jane Willis, Jack Richards, Peter Skehan, Rod Ellis等

2、都是研究任务型教学法的专家)。它主要以话题为主线,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任务型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运用目的( purpos), 要能达到一定的结果 (outcome),要具有交际性和真实性,是老师在进行任务型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3、和不够理想的语言环境,对于国外专家提出的教学模式和步骤,可作适当的调整。Jane Willis 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的步骤为:Pre-task(前任务)Introduction to topic and taskTeacher explores the topic with the class, highlights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and helps learners understand task instructions and prepare. Learners may hear a recording of others doing a similar

4、 task, or read part of a text as a lead into a taskTask Cycle (任务圈)Task (任务):Students do the task ,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Teacher monitors from a distance, encouraging all attempts at communication, not correcting. Since this situation has a “private” feel students feel free Mistakes dont matter

5、.Planning (计划):Students prepare to report to the whole class (orally or in writing) how they did the task, what they decided or discovered. Since the report stage is public, students will naturally want to be accurate, so the teacher stands by to give language advice.Report(报告):Some groups present t

6、heir reports to the class, or exchange written reports, and compare results. Teacher acts as a chairperson, and then comments on the content on the content of the reports.Language Focus( 语言重点 )Analysis (分析):Students examine and then discuss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text or transcript of the recordin

7、g. They can enter new words, phrases and patterns in vocabulary books.Practice (实践):Teacher conducts practice of new words, phrases, and patterns occurring in the data, either during or after the Analysis.但是,本人在处理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发现,Willis的这个步骤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拿来套用。如果 task cycle 是这样三个步骤,我们的学生会觉得无聊,而且我们这样的初中学

8、生还达不到这样的讨论,计划和报告的水平。而任务后对语言重点的分析和实践,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回到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的套路里。因此,本人认为对于Willis 的这个步骤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task cycle 里的activity(活动)可以是语言练习(practice)(包括对话,有情景的句型训练,听别人完成类似任务的录音等),游戏(game),竞赛(competition)等,它们在语言的用法及话题的内容上为最后的task(任务)做好准备和铺垫。Willis最后一个步骤对语言重点的分析改为由老师在设计课程时完成

9、,不由学生来做,而实践部分则惨透到适当的activity当中。但是这些activity的深度和广度须逐个递增,让学生感到挑战性,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语言能力和话题范围内涉及的情境有所积累,有所思考,为最后完全任务作好准备。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在结构上和被普遍使用的 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十分相似,但两者在本质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任务型教学法在pre-task 阶段要学生说明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要求和目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PPP教学法在presentation阶段则是由老师展示当日要学习的语法结构,词汇等,比较枯燥。在第二个

10、步骤,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的是贴近真实情景的活动和任务,而PPP教学法则较多集中在对句型的机械操练。而在最后一个步骤中,任务型教学法更多是一种评估,一种反馈,而PPP教学法是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语言项目进行表达。由此可见,PPP教学法主要还是以语言形式(form)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语言情景还不够真实。H. C. Widdowson (1999,引用自方文礼,2004) 曾用下面的例子描述PPP教学法,他说我们在课堂上常见到老师指着图画教学生学习This is a nose. 的句型,接着又用类似下面的对话来进行练习:Teacher: Whats this?Pupils: Its a nose

11、.Teacher: Whats this?Pupils: Its a leg.然后又运用替换词鼓励学生学会说This is a pen / a book,等等。这种脱离语境的施教方法虽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与会句型,但因学生不知其用途,很难形成印象和联想,而且由于对话不是自然语篇,在生活中的复现率低,语言刻板苍白,激不起学习者的兴趣。H.C.Widdowson 又指出,如果老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其效果就大不相同,比如让学生模拟产品讲解员向顾客介绍产品,并简单描述其用途,引导他们生成下列的语篇:This is a thermometer. It is used to

12、 measure temperaturesThis is a hand file. It is used for removing metal from a surface.It is made of hardened steelHere we have a backsaw. The use of a backsaw is to make thin cuts in metal. Its blade is made of very tough steel通过这样简单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会了This is.的句型,同时知道了它所具有的“指定与介绍”功能(identification and intr

13、oduction)。而且学生注意到该句型之后常接: used for, used to, The use ofis 等句型介绍的用途;这类句子后面还常跟is made of等句型表明其质地等,学生通过参加类似教学活动既学会了语言的规则又领悟了它的用途。因此,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能设计一个好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Skehan (1998/1999, 引用自鲁子问,2003) 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为了让学生运用If I were you, I would 结构,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任务:你向要访问某一国家的人建议值得访问的地点,来引导学生说If I were you, I would visit ,但事实上

14、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小部分人使用条件句的结构,大部分人不使用这个结构,而是说:“When I am in X, Id visit ”。显然这个任务不具备足够的真实性,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任务。再看下面这个角色扮演(role-play) 的例子(Rooney, 2000):要求学生进行两人活动,先要他们从教室收集一些物品(如铅笔,本子,书包等)放到桌上,然后一个扮演顾客(customer),一个扮演店员(clerk)进行下面的对话练习,最后交换角色再练一遍:Clerk: Hello, May I help you?Customer: Yes. How much is/are ?Clerk: Its/T

15、heyre .Customer: .显然这个练习不能算是一个真实的任务虽然有角色的扮演,但是它的目的只在于训练特定的语言形式。Rooney对这个活动进行了改进,使它更真实,更具有交际的意义: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扮演店员,第二组扮演顾客。给学生的任务是:第一组的店员要努力销售自己的物品,以成为第一个卖完物品又挣最多钱的人,而第二组学生每人有75元,要购买老师发给的购物单上的物品,可能有不同店员在卖同样的物品,他们要向不同的店员询问价格,看谁能用最少的钱买到要求的物品。虽然才换角色再玩一次。可以想象,在第二种活动中,学生为了达到多赚钱和少花钱的任务的目的(不是掌握某种语言形式的目的),自然而然会去使用上面提到的句子来进行交际活动,这样的任务才是真实自然的,才是好的任务。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好的具有真实性的任务对老师来讲应该是很具有挑战性,作者认为平时多积累,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做好这一步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