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807751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18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 为村官入职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 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枣园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枣 园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 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一、枣园村基本概况:二、产业发展现状枣园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 件积极发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参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 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 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单一,不

2、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1998年到xx年, 核桃产业连年受灾,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 导致核桃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 循环。核桃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老式 核桃树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种,矮化等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核桃树苗 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 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 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 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 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

3、生产。(三)香菇、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 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近几年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力 度,致使依靠林木发家致富的群众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支撑点,限额 砍伐直接限制了群众生产的规模,以前的香菇产业大户现在也处于不 死不活的尴尬境地。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 不背井离乡,端着金碗要饭吃,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 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 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 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 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的农村“能人

4、”,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 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 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 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枣园村的养猪产业历史悠久, 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 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 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 村民无力进行

5、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 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二)、核桃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 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多为晚熟品种,经 济效益低。新建核桃园苗木小,见效晚;核桃苗木价格较贵,群众无 力购买,导致核桃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小;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核桃 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园的管理差, 核桃苗成活率低,标准园建设不达标。(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 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 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

6、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 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 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 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 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 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围绕“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壮大畜牧,多 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 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 本村的贫穷面貌。摘要:做为水利水电工程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安排 了本次为期

7、五天的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对水工建筑物有基本认识。通 过实习让我们对水工建筑物的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很大的了解。同 时对电站的工作模式,关中地带的灌溉系统及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所 产生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从四月四号开始我们先后参 观了韦水倒虹、冯家山水库、王家崖水库、宝鸡峡渠首、钓鱼台双曲 拱坝、石头河水库、魏家堡引水工程、汤峪渡槽及电站、漆水河渡槽、 郑国渠、黑河金盆水库等水利工程。    关键词:报告& nbsp;实习报告& nbsp;      做为水利水电工程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安排了本次为期五天的认识实 习。

8、要求学生对水工建筑物有基本认识。通过实习让我们对水工建筑 物的规模,作用及特点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时对电站的工作模式,关中 地带的灌溉系统及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问题与处理方法都 有一定的了解。从四月四号开始我们先后参观了韦水倒虹、冯家山水 库、王家崖水库、宝鸡峡渠首、钓鱼台双曲拱坝、石头河水库、魏家 堡引水工程、汤峪渡槽及电站、漆水河渡槽、郑国渠、黑河金盆水库 等水利工程。     一、韦水倒虹     韦水倒虹的我们实习的第一站。韦水倒虹是宝鸡峡灌区塬上总干渠跨 越韦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输水建筑物,是由钢管和混凝土管组成的双管 桥式

9、倒虹,单管长880米,最大水头70米,进水口与出水口高差为 3.25米,设计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着塬上灌区159万亩的灌溉面 积,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 工程自建成以来已经运行30多年,我们在实习的时候工人正在更换 管道外壁的防护瓦。但经老师介绍得知管道内部经长期的高水头水流 冲刷及水中重推移质(砖头、石块等)的撞击,倒虹的钢筋混凝土管 普遍存在着内壁磨损现象,尤其管底部位最为严重工程于XX年列入 国家大中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投资4540万元,对倒虹 进行全面改造。     经过专家的分析论证工程采用外粘钢板修复。

10、在内壁先用自锁锚杆嵌 固钢板,在内壁与钢板之间的缝隙中用压力灌注WSJ建筑结构胶。钢 板在自锁锚杆的锚固力和结构胶的粘力作用下,能与原混凝土共同受 力工作。钢板补充了混凝土内部的配筋损失,同时可防混凝构件的进 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蚀及冲磨,因此,该方法具有强度高,抗冲 磨、抗空蚀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是本工程的最优处理方案。修复后 已通水运行将近一年,停水间歇入洞检查,监测数据显示一切正常, 修复加固效果良好,能确保运行安全和发挥应有的效益并满足期望的 输水能力。   实践经验证明,将外粘钢板技术和自锁锚杆锚固技术结合应用于混凝 土管抗冲耐磨修复,值得在涵洞、渡槽

11、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电工 程中推广应用。   二、冯家山水库     到了冯家山水库我们学校的一个毕业生在那里冯家山水库位于千河 下游的陈仓、凤翔、千阳三县(区)交界处,是我省关中最大的蓄水 工程。水库工程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4年下闸蓄水,同年8月向 灌区供水灌溉,1980年整个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 用。该工程是以农业灌溉及工业、城市居民生活供水为主,兼作防洪、 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库工程分枢纽和灌区两大部 分:水库枢纽由拦河大坝(碾压式均质土坝,高度75米)、输水洞、 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

12、洪道、坝后电站六项工程组成,水库控制流 域面积3232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2.5%,回水长度17。5公 里总库容4.28亿立方米,有效库2.86亿立方米。& nbsp;     灌区位于渭北高塬,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工程分布 广,战线长。灌区主要工程有总干、南、北、西四条干渠,总长为 120公里,其中总干万米隧洞长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过水量 42.5秒立方米,横穿黄土高塬区,属目前国内最长的土质隧洞。北 干渠有六座渠库结合工程,总库容2133.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82.6 万立方米,具有调蓄水量、农田灌溉、防洪减灾等功能。抽水灌区设 50

13、00亩以上抽水站22处53站,总装机162台,容量3.47万千瓦。 干渠以下有支渠97条,总长度542.7公里;斗渠1572条,总长1418.8 公里。干、支、斗渠设有建筑物60728座。可灌溉陈仓、凤翔、岐山、 扶风、眉县、乾县、永寿等七县区的农田136万亩,其中自流灌区 65万亩,抽水灌区71万亩。   冯家山水库工程运行30年来,管理局作为业主单位,承担着水库枢 纽、灌区工程维护管理、安全运行和供水服务的任务。水库自投运以 来,充分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宝鸡市区居民生活、宝鸡二电厂工业供水。虽然供水量较小(目前

14、 年XX万立方米左右),但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更显示出水库在国民经 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王家崖水库工程     水库位于千河宝鸡县王家崖,流域面积 3288 k m2, 坝 高 24m,总 库 容 9420 万 m3,有效 库容 8750万m3,坝 型为 均质土坝,坝顶通过宝鸡 峡总干渠,流量60 m3/S。该工程是我省第座较大渠库结合工 程,坝顶通过宝鸡峡总干渠,干渠水可放入水库,调蓄非灌溉期来水, 缺水时

15、再补给渠道供水,经多年运用效果显著,为我省渠库结合设计 积累了经验。   四. & nbsp;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     宝鸡峡渠首位于宝鸡市以西约11km的渭河林家村峡谷出口处,控制 流域面积30661km2,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24.0亿m3。一期工程为低 坝引水自流灌溉,1958年动工修建,1971年建成投入运用。灌区有 王家崖、信义沟、大坝沟、泔河等渠库结合水库,水库形成长藤结瓜 式引水,年可调节水量1.97亿m3。总干渠全长180km,其中98km是 著名的黄土塬边渠道。   二期工程计划在一期低

16、坝的基础上加坝加闸,以增加库容进行蓄水, 主要解决宝鸡峡塬上179.3万亩的灌溉缺水,并结合灌溉进行发电。    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主要由枢纽大坝及坝后式电站组成。大坝加 高是在原坝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坝顶高程由原来的615m加至637.6m, 加高22.6m,坝顶总长210.8m,最大坝高49.6m,坝型为重力式圬工 坝,水库正常蓄水位636m,总库容5000万m3,有效库容3800万m3。    大坝中部在坝顶615m高程上均匀布置10×8.30 m2五个 泄水中孔,坝的两端设有6.5×8.0 m2三个排沙底孔(左 端一孔,右端两孔),孔底高程与河床齐平为605m。灌溉和电站两个 引水孔紧靠左岸排沙底孔左侧,设计最大引水流量65m3/s,灌溉引 水孔口尺寸为4×5 m2,孔底高程609.5m,是水库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