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80724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中国古代城市体系 1、 都京,陪都 、州府 、邑、镇关镇,集镇 、村落等概念辨析 都:邑与都都是奴隶主的住地。二者区别“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州:多为省下一级的行政管理区划的中心,规模较大,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官府衙门也较多,一般均有设防的 城垣。 邑:邑不仅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是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是小邑。 镇:关镇,多参军事防御要求出发,供驻军或屯戍之用。集镇,一般是在农村居民点的根底上,由于交通条件较好、 商业和工业的兴旺而扩展,从农村居民点中别离出来的。有的为不定期或定期的集市贸易中心,设有一些一般居民 点所没有 的商业效劳设施,或一些政府、

2、税务等机构。镇是城乡的联系纽带。 村落:一般的农村居民点村落 2、 城与市的功能、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把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 点和军事要塞。“市是商品交换之地。有的城不一定全是市,有的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3、 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有何异同?同:1、都是在农业居民点的根底上产生的。 2、 异:南方城市特点: 1)河道为人民生活经济开展的重要命脉 2)水网地区,城市布局不规则 3)没有严格的坊里制,多是不规则街巷 北方城市的特点 1) 2)平原地区,城市形状布局方正 3)有严格的坊里制,多为规则的街巷 4、 中国古代都城,汉、隋

3、唐都城、两宋、明代都城建立 1 朝都城的城址在今以东约 20 公里处,长陵车站附近的渭水北岸 ;孝公初建城,主要以宫为主,限于渭 水之北,以后逐渐向开展 ;局部于昭王时开场拓展,建兴乐宫,始皇时又建了信宫,阿房宫,诸庙、章台, 上林也位于 ,渭北主要向东开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开展和生活的需求,有了集中的工商业区。 2 西汉都城长安汉袭制,长安城的建立也是为稳固中央集权效劳 ,邦入关后在建国之初,曾利用一处代名长安宫的离宫扩 建为长乐宫,不久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和北宫,并以此为根底建造长安城,二宫及长安城的修建均有军将出身的 城延主持,长安城墙是在宫殿等已造成后,在惠帝时三次发动民工在冬闲时修筑,

4、汉武帝时又在城西修建章宫,还 修城桂宫,明光宫. 为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共 12 个城门。通城门的大道有三条并列道路组成,中间为驰道,为 帝王专用。 3 东汉都城东汉光武帝将首都改在雒阳,南面为洛水,反面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谷水。城墙建筑为黄土 筑, 城市平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窄而南北宽,其中以宫殿为主。光武初年的主要宫殿在南宫,明帝时造北宫及诸 王府,和帝至桓帝,灵帝时增建东宫及西宫。南宫城的正门为门,亦即京城南面的正门 。南北宫之间均为方 正的闾里,街道成方格型,全城有 24 条街道,应有 140 多闾里。祭祀的建筑如太庙等均在城南,主要的官署在南 宫附近。4

5、大兴城,即长安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决定放弃原来的汉长安城,在其东南另建新城, 新城选定在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原高地,位于汉长安东南,在公元 582 年开工,宇文恺规划 。 5 唐长安唐灭隋后,仍然在长安新城建都。 1、地形: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水,灞水和汉代漕渠遗迹,城西一片平原。东北部较高称龙首原, 东南部已伸入曲江池及较大起伏的丘陵地区 2、城市总体布局 。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有“南面为王的含义, 也便于控制全城。 宫城南面是皇城,有文武官府、宗庙、社稷坛等,还有为宫廷效劳的官营手工作坊,驻有军队, 自承天门经皇城正门-朱

6、雀门,直到外城南面正门明德门,是全城的中轴线 。城的街道网也以这些干道作骨 架,形成完全对称的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使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对称。这种对称布局突出 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 局成为一个统一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立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 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布局为南北东西向,互相直角相交,道路宽度并没有完全从经 常的交通量出发,朱雀大街那样宽是为了帝王出行 东市和西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有 1618 米,路面用石子铺成 4、坊里

7、 。唐长平安城共划分有 109 个坊里 坊里面积很大,中国古代空前绝后,其原因一是坊里的划分完全由干 道网决定,二是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坊里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 ,坊里四周有夯土的坊墙,墙基厚度 2.53 米左 右 ,建城之初,只划分了坊里,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成的,坊里部布置相当凌乱。 5、市肆 。城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两坊之地,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 行 城商业需要集中城市,说明商业已较“日中为市的时代兴旺,但这样大的城市只有两个集中的市,反,映 商业不够兴旺,市民和市的关系不太密切 6、水系和绿化 。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河上游开渠分水,南

8、流到城东高地上,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在城 东南流入,曲江池和芙蓉园,东北支流流经兴庆宫北的龙首渠,一面经皇城,进宫城,到城北的御苑;另一面流入 城,南坊里;城西引水分两支经南城墙入城,东支经皇城进宫城,在宫城里聚集到苑的五个湖,在北流到城北御 苑;西支流入城西坊里,后来通到西市 7、隋唐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 直接影响长安规划的是邺城,邺城之后,北孝文帝关于的改建规划更直接影响隋唐长安城市布局上,不 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清楚确,采用严格坊里制则是为了便于统治人民 ,隋唐长安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 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 ,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

9、, 风水,八卦的观念对城市和建筑的布局有影响 6 隋唐东都1:城市规划布局 隋建时,先建宫城和皇城,皇城南面正门正对中轴线,在洛河上架桥,正对南面的定鼎门,这一中轴线北起芒 山,南对龙门伊阙,旧有根底不便建造,从而形成了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主轴线也偏于一侧的不对称 布局。 2:皇城和宫城 皇城南面临洛河,以西是辽阔的禁苑区,占了涧河以西整个冲积平原 3:坊里 4:道路系统:的道路系统和长安相似,道路宽度也较长安小 5:市肆:三个集中的市 7 北宋东京1:城市平面布局 有三套方城,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平面形状并不方正规则 ,最是皇城,也称大紫禁城 ,第二重是 里城,各城门都有瓮城,通御路的

10、四个门,门有三重,各城门正对里城和罗城外都有宽阔的城壕 。的三套城 墙,三套护城河是逐渐扩建的,反映了当时的防御要求 2:道路及河道系统 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网,也有丁字相交 的,在里城外,罗城还有几条斜街,主要是由于城市是逐渐开展扩建形成的主要干线叫御路,共四条 道路宽度 以御路最宽的街道普遍比长安,窄,主要是由于城市道路逐渐向密布店铺的商业街的方式开展,另外由于 城市人口激增,市用地缺乏,不可能形成长安,那样占地过大的街道,虽然这时城市里的交通要比过去繁复 的多 3:市肆街道面貌 的市肆街道分布和长安,显著不同,分布全城,与住

11、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商业街管 理官办手工业的政府机构总称外诸司,也分散设在城各处,因而行政区也不如过去集中 4:居住区与居民生活 当时人口比唐长安多,面积却只有长安一半,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很大,必然带来城市防火,公共卫生,防 疫,街道交通等方面新的问题。 由于人口激增,新扩建的外城,只将官府仓库军营等定出,其余交私人建造,多 是在沿街店铺和贵族宅第的后面建造院落式的住宅是全国文化中心,建筑也很多 城居住区,仍分为很多坊,但是没有坊门和坊墙 5: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 统治阶级为享乐大建园林,有非常著名的汴京八景,及宋徽宗在大东建的 岳。因为地势低下,所以有完善 的下水系统,城外

12、汴河有堤,用于防洪,还有水利工程引入宫城绿化用水。 6:的规划特点及其影响 在成为首都前就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因此与一些由于军事或政治需要新建的都城不同,不是十分方 正规则,道路划分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 。城的开展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和市民阶层的 抬头,如由集中的市开展成商业街,商业分布城市各处,为旅客和一般市民效劳的效劳行业增加,夜市的出现等等 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8 南宋临安金灭北宋,宋王朝迁都于此,改名临安 。南宋时城垣仍在吴越城的根底上增修,南宋宫城在城南凤凰,原是 吴越是府州所在的子城,建炎间改为宫城,宫殿规模较北宋时

13、小。管理宫廷供给的诸司大局部在禁城,官营手 工业则分散在城市各处 大运河在北门外,当时的城市供给主要依靠大运河,较大的仓库也都靠近北门 。全城分八个厢,城外还有两厢, 共有 68 个坊,坊与巷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一个地段的地名,厢是行政和治安管理的地区单位,城外有运河,可 直通一带,北关一带水运兴旺,城有集中的市,有些市在城门外 。临安的地形复杂,城市完全是配合地形, 城垣形状很不规则,南宋建都后,只是在原有根底上稍有改建,官署也多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道路系统也较杂 乱,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也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瓦子较汴梁多,商市也更繁荣9明代的城朱元璋进占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后来统一全

14、国,定都于此,于公元 1366 年改建,首先建宫殿于钟山之南, 并建太庙和社稷坛 。 明代的城,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三重 。皇城偏在应天府东南隅,系填燕雀湖前湖而成 ;宫城紫 禁城居皇城之中 ;应天府城即现在的城 外城主要是防御需要出发,在应天府的外围,利用局部天然土坡筑城 , 外城与应天府城之间,仍为耕地及村落 中部地形较平坦,南唐金陵城即在此一带开展,新建宫城则让开这一已形成的地区,在其东侧修建成分宫城, 居民市肆及西北部军营等三区 。的城垣极巩固 明代的城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商业区集中于淮河两岸及其附近 。明代的城也是全国文化中心之 一 ,的建筑很多。 明代迁都后,的宫殿官署一

15、直保存,在政治上有特殊地位5、 唐长安、明清与的开展沿革城市改造、建立成就及其影响,有无缺失?1 唐长安 开展沿革 :隋唐长安是继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 城市规划工整的典。1,城市总体布局 。为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 2、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道路布局为南北东西向,互相直角相交。3、坊里唐长安城划分坊 里,面积很大,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成的。4、市肆城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 两坊之地, 市中有肆和行,同样性质的店铺集中在一起称行。5、水系和绿化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 河上游开渠分水,南流到城东高地上,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建立成就: 影响: 国:东都,宋汴梁直承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承受其影响 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 缺失: 1、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2、.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过大,建城之初,只划分了坊里,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 成的,坊里部布置相当凌乱。 2 明清时代的城 开展沿革:明代的城就是晋及六朝时代的建康城,由于其在军事,交通与经济上的重要性,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