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振捣工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065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振捣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振捣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振捣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振捣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振捣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振捣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振捣工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振捣工艺(插入式振捣器)、振动器的振捣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为4045。如下图所示:直插 斜插二、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 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 时所造成的空洞。对于半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 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振下捣密实均匀。三、混凝土分层灌注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 25倍;在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左右,

2、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如 下图),同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上层混凝土。注:单位以厘米计四、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一振捣点的 振捣时间为20s30s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 泡、表 面泛出灰浆为准。五、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 (见下图),但不可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得超出振动棒的作用半径。六、振捣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宜大于15cm,也不宜紧靠模板,且应 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混凝土振捣方法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1、

3、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2、 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s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 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3、 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4、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10cm,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5、振捣插入前后间距一般为3050cm,防止漏振。6、三不靠:一指振捣时不要碰到模板,二是钢筋和预埋件,在模板附近振捣时,应同时用木锤轻击模板,在钢筋密集处和模板边角处,应配合 使用铁钎捣 实。混凝土振捣工的培训资料一、对人员的要求:1、上岗时必须备齐安全防护用品,否则不能上岗,违者重罚

4、。二、施工操作时的要求:振捣器的振捣方式:1、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2、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三、插入式振捣器的操作方法:1、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 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造成的 空洞。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 将振动棒重新 插入才能填满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器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 匀。2、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头长度的1.25倍,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 上层混凝土时

5、,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3、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 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每次振捣时间为2030秒,使用高频 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秒,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 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4、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即方格网式,或“交错式” 即梅花状布置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 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 3040cm。5、 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 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及各种预埋件等。四

6、、表面振动器的操作方法:1、表面振动器在每一个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 2540s,但以混凝土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 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应有3飞cm,防止漏振。2、 表面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在无筋及单筋平板中约为20cm,在 双 筋平板中约为12cm。3、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可采用两台振动器以同一方向安装在两条木杠上, 通过木杠的振动使混凝土密实。4、振动倾斜混凝土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振实混凝土二次振捣工艺一、引言在各种只在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施工措施中,二次振捣对提高混凝土的强 度、节约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以性以

7、及裂缝控制都有积极的意 义。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在一些水泥制品厂的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二次振捣工 艺不仅应用较为简便,而且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二、混凝土二次振捣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其实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重新对混凝土 进行振捣。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在 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水泥用量,而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防渗 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缝。据有关实验表明,二次振捣,可 使钢筋握裹力增加1/3,28d强度增加10%15%,在保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节 约水泥用量15%左右。三、混凝土二次振捣方法1、选择正确的

8、二次振捣时间是关键混凝土二次振捣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 键是确定合理的振捣时间。如果距离初次振捣时间间隔过短,则效果不明显; 如果时间间隔过长,特别是在混凝土初凝后,超出了重塑时间范围,则会破坏 混凝土结构,影响混凝土质量。大量实践表明,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时间应在混 凝土初凝前广4h左右进行较佳,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前1h进行效果最理想。在确定混凝土初凝时间时,考虑到一般施工工地不可能配置混凝土贯入阻 力仪,可以要求试验室在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时,同时测定混凝土的 塌落度,以塌落度值间接判定混凝土初凝时间。2、根据不同的结构选择不同的振捣方法对于T、I型预制梁,可在腹板位置间距2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

9、捣, 翼板则使用附着式(平面)振捣器振捣。对厚度不超过20cm的预制平板,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 20cm的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h, 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二次振捣在柱和墙的顶部用插入式振捣器振 捣,在梁和板得部分分别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3、二次振捣的注意事项气温: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气温升高则凝结变快,二次振捣的时间应提前,反之就要推后。另外,还应注意昼夜温差,对振 捣时间适时调整。水泥品种: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一般较纯熟料水泥凝结时间长,例如矿 渣酸盐水泥较普通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长。混凝土强度等

10、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凝结 时间短。坍落度:一般情况,凝结时间随坍落度增加而有一定的延长。但是在高 温季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受坍落度的影响很小。水灰比:二次振捣对小水灰比的混凝土增强效果好,对水灰比大的混凝 土增强效果较差。四、混凝土二次振捣的机理分析1、二次振捣对混凝土拌和物密实度以及整体均匀性的提高混凝土在振捣作用下会趋于液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振捣成型及其随后 的静停过程中,很少能实现相对稳定的状态,粗骨料在自重作用下仍会有下沉, 水分和气泡上升,这种物理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混凝土失去塑性(初凝之前止), 其结果会造成粗细颗粒上下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粗大颗粒在混凝土凝

11、结前的下沉, 就使得下部的密实度大于上部。所以混凝土下部强度总是大于上部。而且随着外 分层的发展,还会出现内分层,即粗骨料周围区域密实度发展不均匀。外分层与 内分层的共同特点都是在骨料的 下部形成充水区,充水区中也含有一部分气体, 随着水分蒸发后,就会成为空穴,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的二次 振捣,可以使本来已经接近凝结的混凝土经振捣液化,重新恢复塑性,将由于内 分层被封闭在粗骨料下部的水囊内的水和气泡释放出来,进而使得这个充水区被 水泥浆体所填塞。2、二次振捣能加速水泥颗粒的水化混凝土拌和时,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成分就会立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 的水化产物,水化产物很快溶解于水,水

12、泥颗粒又暴露出新的表面再与水反应生 成水化产物,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就使得水泥颗粒被层层剥落,直至颗粒完全与 水发生反应,水化就结束了。但是,在整个水化期间的水化速度不是均匀的,开 始阶段水化速度快,水化产物的生成速度要大于其溶解扩散速度,这样很快就会 使水泥颗粒周围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而析出以水化硅酸钙凝胶为主的半渗透 膜层,包裹在水泥颗粒的表面,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部水分向内的渗透以及内部 水分向外的扩散,减缓了水泥的水化速度。而且膜层内部水分引起的水化反应使 膜层向内增厚,经由膜层向外扩散的水化物聚集于膜层外侧又使膜层向外增厚, 这时水化反应就更慢了。此时若给以二次振捣,就可以人为加速膜层

13、破裂,使得 外部低浓度的溶液能够再次进入,与尚未水化的水泥核接触,加速水化反应的速 度,直到新生成的凝胶体重新修补破裂的膜层为止。3、二次振捣能加强水泥石同粗骨料以及钢筋间的界面强度由于自重引起的 下沉,使得其下部形成充水区,同时一部分水分也会沿着粗骨料的侧面向上运 动,使得粗骨料的侧面出现水分上迁的通道,这些通道的存在严重降低了混凝 土中浆体与粗骨料间的界面强度,同时,由于混凝土中水分和气泡的上升,水 泥浆体与钢筋之间也会出现微小间隙或是薄水膜,造成钢筋抗拔力的下降。如 果在水泥凝结前给以二次振捣,就会使得粗骨料和钢筋周围的水膜和微孔被粘 稠的浆体所填充,随着粗骨料和钢筋周围水泥颗粒浓度的增加,水泥水化生成 的水化硅酸钙凝胶的数量也会增多,水化硅酸钙凝胶的比表面积很大,表面能 很高,大大加强了界面强度。五、结语二次振捣施工工艺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二次振捣法牵涉到的施工因素也 很多,特别是二次振捣时间的确定,如果处理不当,造成振捣时间太迟,在水泥 浆体硬化后振捣,会造成无法愈合的裂缝产生,导致混凝土的水泥石结构破坏, 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试验,慎重实施。参考文献:1、冯克勤,陈耀东。混凝土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2、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