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0620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

2、)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半小时=30分钟60分钟=1小时 60秒=1分钟 30分钟=半小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3、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4、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比如:111+121和987+213)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第三单元 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 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

5、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km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mm。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0:1米=1

6、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做单位。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 1000克1千克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1、

7、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例如:09=0,099=0,0999=0, 09999=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例如:1987=987, 115234=15234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例如:3333=999,5004=2000,20

8、05=10004、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

9、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等号换成约等号()8、减法的验算方法: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9、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

10、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

11、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1、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两个圆是集合圈,交汇处满足两个圈的所有条件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千米=10000分米 1千米=厘米 1千米=毫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2.加数=和加数周长: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